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风系统是井下矿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生产实践中对其进行安全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的主要因素归纳为风量(风速)合格率、风源风质合格率、井下作业环境空气质量合格率、矿井有效风量率、主扇装置效率和风量供需指数等6个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通风系统评价的可拓模型,然后利用变异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得到上述指标的权重,再利用博弈论对以上权重进行综合,用综合优化后的权重对通风系统进行评价;最后结合某矿井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出:该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评价等级类型为中等(D3),综合评价值与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2.
煤矿井下所用的通信网络必须能够满足井下生产、应急指挥调度以及日常管理等各方面的通信需求。因此,煤矿井下必须配有专业的、高效的通信系统。同家梁矿过去所用的通讯系统是无线通讯和有线通讯分别独立运行的2套系统,在实际使用中有很多不便之处,需要对此进行改进。为解决这个问题,利用数字程控智能调度系统的中继多频互控(即MFC系统)对井下无线通讯和有线通讯系统进行了互通连接。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同家梁矿井下无线电话和固定电话互通互联。这样的双边交换方式,可以为类似矿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煤矿安全》2015,(12):98-100
针对王坡煤矿井下无线通讯现状,引入了KT130型矿井无线通讯系统。介绍了系统采用的网络技术和组网结构,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按生产需要对地面和井下工作面进行了基站分布设计,基本实现了井下采掘巷道内无线信号的全覆盖。通过环网传输的无线信号,增加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应用效果表明,KT130型矿井无线系统在使用功能上能够取代原有的小灵通通讯系统。该系统的应用为王坡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通讯保障。  相似文献   

4.
在广泛调查分析影响矿井通风系统运行的主要因素基础上,采用多目标决策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矿井通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综合评价模型,从而定量化地解决了矿井通风系统通风效果的评价等级。以唐山沟煤矿为例对其进行了评价,通过该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
王振飞 《矿业装备》2022,(3):104-106
基于煤矿井下通风实际情况,构建井下通风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体系中具体指标进行了量化评价和分级处理,通过层次分析法的运用得出各指标权重值。最后进行了该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稳定性仿真预测分析,并结合煤矿通风实际提出仿真参数,预测出此后2年该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稳定性变化趋势,得出该煤矿安全投入持续增加的实际情况下,井下通风系统稳定性水平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金属矿山井下空气品质综合评价困难的问题,基于物元模型理论,选取CO、NO2、H2S、SO2及粉尘5种主要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标度指数作为矿井空气品质评价因子,建立金属矿山井下空气品质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依据行业标准得到评价所需的经典域和节域,根据测得的各有害物质浓度并转化为标度指数得到待评物元,在此基础上建立关联度函数,并结合相应权重得到关于井下空气品质标准等级的关联度,最终求出评价结果。应用该模型对某金属矿井下空气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相符合,为解决金属矿山井下空气品质综合评价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对通风系统进行失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综合运用直觉模糊集建立通风系统失效可能性分析评价模型;为揭示模糊信息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机理,采用直觉模糊加权集成算子(IFHGA)集成模糊信息,再借助博弈论确定组合权重;最后通过灵敏度分析比较3种距离算法下综合排序的稳定性,进而合理确定最优方法。结果表明,直觉模糊集对指标分值的处理结果更为准确,可应用于矿井通风系统失效可能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对地下铀矿山井下空气质量传统评价方法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空气中有害物浓度成等比变化、它们对空气质量造成的危害程度成等差变化的原则,确定了铀矿井空气质量的评价指标,建立了铀矿井空气质量的广义对比加权综合标度指数评价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主要从辐射危害的角度进行评价的局限,能综合评价铀矿山井下空气的质量。采用该模型对某铀矿井4个用风点的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获得了4个用风点空气质量综合评价等级和应采取的相应的对策。评价结果能为铀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和空气质量的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复杂的通风系统网络降低了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影响并制约着矿井下一步的开采进度。首先,运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构造数学模型,结合矿井实际从环境、设备、监管及经济技术可行性4个层面构造14项指标评价体系,并对各指标作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行等级划分,得出该矿井通风状况隶属一般;最后,利用上述数学模型为安全评价计算机软件建立评价系统,且提供界面设计参考,为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评价软件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吴炳胜  徐芮 《煤炭技术》2012,31(6):100-102
矿山矿井的安全评价对于矿山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首先依托峰峰羊渠河矿的系统开发的实际经验以及有关研究,建立了系统、科学的矿山矿井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客观地确定影响安全综合评价的各指标权重,而后利用未确知理论模型对矿山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说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煤矿安全》2017,(8):69-72
在综合考虑安全监测、火灾报警、信息反馈、消防联动等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了矿井火灾事故预警系统。系统分别应用指标气体分析、光纤温度传感和红外图像技术实现了矿井内外因火灾的预测预报;同时将泄露电缆通讯系统应用于该系统中,实现了控制室对井下人员的火灾状况反馈功能;最后,将井下消防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均压灭火系统连入矿井火灾预警系统当中,实现了矿井火灾自动灭火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朱集西矿井下巷道采用锚网支护,介绍了WK400型空冷器在煤矿井下锚杆、锚索吊挂安装技术,对煤矿巷道支护进行分析,验算了吊挂安全系数,经过实际应用,该技术符合安全实际需要,满足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静  刘剑 《矿业工程》2004,2(6):44-45
针对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这一内涵明确、外延模糊的问题进行综合判定,给出了判定模型和解算方法,并举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深井开采中通风系统普遍存在的通风不足问题,提出了深井环境下应用基于大风流综合净化技术的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分析了可控循环通风的技术特性,设计了大风流综合净化方案,将其应用于承德某铜矿,对实际风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建立了对比加权综合标度指数评价模型,对循环风质进行了安全等级评定,最后进行了节能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增加了井下的有效风量,矿井空气质量等级为II级,属于“较安全”的级别。基于大风流综合净化技术的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可较好地实现净化降尘、增风降温、节能降耗的目标,极大地改善了矿井气候条件和井下作业环境,是一种经济合理地解决通风不足难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ImPact综合通讯系统在地下矿山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矿山通讯技术综述的基础上,对ImPact综合通讯系统的原理和技术方法进行了初步介绍.对该系统在云南某铜矿的井下综合通讯系统平台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建立基于无线和有线结构网络的ImPact综合井下通讯系统的可行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刘兴 《煤炭技术》2012,31(4):127-128,134
文章重点分析了无线市话PHS系统相关问题,论述了以无线市话PHS系统为核心技术的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先进技术特点及经过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后在矿井生产中实际应用的案例,对于矿井开采中的井下通讯技术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研究矿井通风系统失效模式得出:通风网络、通风动力、通风设施、灾变为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评价数学模型。运用该模型对黔山煤矿通风系统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黔山煤矿通风系统得分为81.373,通风系统较稳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交互式序贯多目标决策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体系,就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分析。该方法的特点是允许决策者参与模型分析和调整,通过多次信息反馈和系统迭代计算,最终获得决策者满意的解。文中提出了决策与评价的系统框图,并将此模型体系应用于云锡老厂锡矿井下通风系统的合理性研究等课题中,获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井下供电系统常出现的供电事故类型,结合屯兰矿井下供电系统实际情况,确定出高压防爆开关数字综合保护器的功能,并基于微机保护的应用现状,设计出DSP芯片TMS320LF2407和单片机(AT89C55)协同工作的双CPU智能一体化高压防爆开关数字综合保护器系统,同时制定了该系统应对干扰的各项措施。应用实践表明,该综合保护器具有工作并行,分工明确的优点,既大大提高了保护装置的数据处理速度,又使该保护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实现了保护、测量、控制、通讯等功能的智能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对照金煤矿的电力监控系统进行设计,并对其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设计采用了目前国内先进的井下工业以太环网,通过以太网实现井下各供电监测分站与地面监控中心的通讯,以及矿井下供电设备的遥控、遥测、遥信、遥调、遥视等"五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