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来西亚巴贡水电站大坝为面板堆石坝,作为200m级的超高面板堆石坝,在施工上采用了混凝土挤压边墙护坡、大规模铰接式自卸汽车运输上坝技术;填筑方面采用了“后抬头”,中后期简化填筑分区,大面平层上升填筑,护坡块石全部采用反铲堆砌技术,这些成功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2005年12月10日,马来西亚巴贡水电站堆石坝大坝一期面板开始浇筑混凝土。巴贡水电站大坝为面板堆石坝,坝高205m,是目前在建的世界第二高面板堆石坝。大坝总填筑量为1728万m^3,坝顶高程235m。自巴贡工程开工以来,经过施工单位夜以继日的紧张施工,目前堆石坝坝体总的填筑量已经达到647万m^3,大坝堆石坝坝体填筑已经达到126m高程。大坝混凝土面板从高程34.40m至高程229.00m共计194.6m高,共分三期施工。  相似文献   

3.
巴贡水电站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水电工程,面板碓石坝坝高205 m,土石方开挖及填筑工程量较大,作好土石方平衡的设计,对坝体填筑质量及节约工程投资具有重大意义.在土石方平衡设计中,采用科学的,有效的方法,运用电算求解,在满足大坝填筑料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建筑物开挖料,作好存、弃料场的规划.  相似文献   

4.
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挤压破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实例,对面板挤压破坏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坝体变形过大且不协调以及面板的局部脱空是造成面板挤压破坏的关键原因。根据已有工程实践经验,提出在设计阶段将堆石体与面板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做好变形控制和变形协调控制;避免水平施工缝面不按垂直于面板施工等造成结构缺陷;在面板上游面的底部一定高程设置粉煤灰或者粉细沙铺盖,取代黏土铺盖,增加整个系统的淤填自愈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巴昆水电工程包括高205m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和装机容量为2400MW的电站,工程即将完工。介绍了工程的枢纽布置及建筑物组成,着重介绍了堆石坝分区、趾板和面板施工以及监测仪器的布设情况。为了防止混凝土面板破坏,在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某些大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新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在巴昆坝的设计和施工中采取了特殊的面板防裂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的水平向挤压破坏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介绍了当前高面板坝中的挤压破坏特别是非施工缝的水平向挤压破坏情况.通过一个简化的钢筋混凝土柱受压屈曲模型,对水平向挤压破坏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发现,当柱子长度达到十几米以后,其钢筋的临界失稳应变不再随柱长的增加进一步降低;提高混凝土对钢筋的侧向支撑刚度是提高钢筋临界失稳应变最有效的途径;钢筋直径对其临界失稳应变没有影响.根据以上结论,就未来应对挤压破坏的工程措施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接缝挤压破坏预防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随着面板堆石坝坝高的增加,在工程中开始出现接缝混凝土挤压破坏现象,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Mohale面板坝坝面变形情况的分析,对面板混凝土挤压破坏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挤压破坏是坝面变形过程中压性缝顶部混凝土的压力集中造成的,并可以通过在缝中设置厚度合适的塑性衬垫材料加以避免.研究还给出了衬垫材料厚度的设计方法,其中顶部坝面的跨河向位移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面板堆石坝面板挤压破坏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泽平  郭晨 《水力发电》2007,33(9):80-84
近些年来,国内外的一些面板堆石坝工程相继出现了河床段面板挤压破坏现象,通过对面板挤压破坏机理的分析,表明造成面板挤压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堆石的变形,它与坝高、河谷形状、以及堆石的压实状况等因素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严格控制坝体的总体变形,特别是控制蓄水运行后的坝体变形,是避免出现面板挤压破坏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徐耀  郝巨涛  陆希  王利娜 《水利学报》2023,54(9):1038-1046
本文针对面板堆石坝面板顺坡向挤压破坏的钢筋压曲凸起问题开展了试验研究,采用了配有单根立筋的混凝土柱受压试验来模拟面板顺坡向的挤压破坏。试验结果证实了以往研究中无箍筋钢筋混凝土立柱抗压强度低于素混凝土柱、且钢筋保护层厚度越小强度越低的推测。与素混凝土柱相比,保护层厚5 cm钢筋混凝土柱的强度降低约10%。根据试验的破坏荷载结果,通过已有理论解反推出了立柱的侧向支撑刚度k,对于保护层厚5 cm和8 cm立柱k值相应为0.841 N·mm-2和1.032 N·mm-2。经过试验结果分析,发现钢筋混凝土立柱各截面不服从应变平面假设,受压中钢筋没有同混凝土一起协调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相互作用强烈。本研究结果再次说明,限制钢筋的侧向变形是防止面板顺坡向挤压破坏的根本措施。应开展可模拟混凝土中钢筋压曲的挤压破坏数值模拟研究,为这些措施的量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巴贡水电站位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中部拉让江支流巴鲁伊河上。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为235.00 m,最大坝高202 m,是目前已建和在建的200 m级以上面板堆石坝之一。坝高库大,填筑材料主要由杂砂岩和部分页岩(泥岩)组成,坝体变形尤其是后期变形,坝体材料分区、压实标准及变形控制,适应坝体变形的止水结构,面板设计,大坝填筑施工期间雨季时段长,降雨量大,解决大坝施工期反渗排水问题等是设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已有的监测成果表明:在巴贡面板堆石坝的设计、施工中所采用的技术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1.
面板堆石坝面板开裂机理与防止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孙役  燕乔  王云清 《水力发电》2004,30(2):30-32
针对面板堆石坝面板在施工过程及蓄水时的实际受力变形特点,对面板的开裂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分析发现,混凝土干缩和温度应力是造成面板早期细小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而坝体变形所造成的对面板的剪切挤压力、面板的自重以及施工期反向水压力则是造成面板后期呈规律性开裂的主要因素。为改善面板的受力条件,提高面板的防渗能力,同时方便施工,从材料、结构和施工三个方面提出了防止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刍议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安全监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安全监测的设计,分析了设计任务和设计原则;阐述了监测项目的选取和变形监测、渗流监测、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的布置。  相似文献   

13.
陈忠伟 《水力发电》2000,(10):45-46
在我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已得到迅速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混凝土面板厚度小,垫层基础变形大,再加上在干缩和冷缩的联合作用下,存在着面板混凝土裂缝的问题,严重地影响面板混凝土的防渗效果和使用寿命,珊溪水库工程从裂缝控制理论,混凝土设计、原材料使用、混凝土配制、浇筑和养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在蓄水前,一期面板混凝土没有发生裂缝,从而确保了工程质量,为面板堆石坝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为了避免面板浇筑后堆石体的大量或不均匀变形,最新提出通过对堆石体填筑施工初期的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对比邓肯模型、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及清华非线性K—G模型在堆石坝应用的优缺点。结合施工初期的实测信息,确定在特定条件下最能反映堆石体真实情况的本构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反演模型的最优参数,再正分析计算预测的堆石体施工期的沉降变形情况。将预测得到的沉降变形资料与堆石体填筑完成的实测沉降变形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预测的堆石体沉降变形情况为参考数据,结合工程的实际要求,合理安排预留沉降期,进而确定合理的面板浇筑时机,避免堆石体较大的前期沉降变形对面板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改善面板受力和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15.
我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与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蒋国澄 《水力发电》1999,(10):45-48
我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1998年底已建成42座,在建32座,待建的更多。目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居世界前列,在技术上也有所创新和改进、主要表现在对地形地质条件的适应性,枢纽布置考虑土石方平衡、泄洪建筑物布置、坝体分区和筑坝材料应用、面板混凝土、接缝止水结构和材料、施工导流与渡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简单介绍了公伯峡面板堆石坝面板应变应力监测概况,采用实测资料详细分析面板应变、应力状况,结合结构有限元计算成果,对面板运行性态做出评价,为大坝安全定期检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广西罗城县宝坛水电站陇或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构造、软岩坝料填筑、坝基处理、坝肩滑坡体处理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8.
结合引子渡工程特点介绍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布置和分区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梨园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与面板通过周边缝止水相连接,是该坝防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高温,工期紧等难题,施工采取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合理分缝分块、细化混凝土运输方式和入仓手段、加强混凝土振捣、保温养护和止水保护、设置后浇带、先浇筑找平层等保温和防裂措施。这样,不但减少了对趾板混凝土的约束,预防了裂缝,而且混凝土浇筑质量也确保并满足了其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对同类型的混凝土施工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根据保尔德面板坝坝面溢流的模型试验,阐述了钢筋砼衬砌护面的设计特点及稳定条件,为该工程提出了较合理的护面体型布置、陡槽边墙分段的连接形式及其稳定性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