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通过分析推力滚子轴承垫圈挡边的受力情况,根据疲劳强度理论,建立此类轴承挡边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阮巍巍 《轴承》2007,(7):13-14
以圆弧挡边圆锥滚子轴承公称宽度的计算公式为基础,通过分析圆锥滚子轴承各参数间的几何关系,推导出不含滚子参数与含滚子参数的直挡边圆锥滚子轴承公称宽度计算公式,实例计算分析后认为:计算直挡边圆锥滚子轴承公称宽度时,应采用含滚子参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用推力圆锥滚子轴承代替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并应用于盾构机主轴承,根据接触力学理论,用有限元方法对应用于盾构机主轴承的推力圆锥滚子轴承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接触分析,分析了套圈和滚动体的接触力、接触应力、速度和摩擦损耗等。针对轴承的特点和应用工况,重点研究了滚子和动圈的速度、接触力和接触应力,滚子和套圈挡边之间存在的滑动摩擦。研究结果表明:滚子与套圈接触应力在滚子两端存在由"边缘效应"引起应力集中;轴承的摩擦损耗主要来自于滚子和套圈挡边之间存在的滑动摩擦,并计算出了相应的摩擦损耗量;为推力圆锥滚子轴承应用于盾构机主轴承提供了研究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机电工程》2021,38(7)
针对双列球面滚子轴承出现滚道异常磨损的问题,对风力发电机组主轴承游隙、轴承滚子密合度、轴承滚子修型和轴承跨距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轴承参数对轴承滚子接触状态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滚子接触状态的有效方法,避免了滚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利用Romax软件建立了三维主轴传动链模型,并对轴承滚子接触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轴承游隙对轴承滚道接触应力影响较小;可通过降低轴承滚子的密合度或对滚子进行修型,避免因轴承滚子边缘应力集中导致轴承滚道出现异常磨损的情况;降低轴承滚子密合度或对轴承滚子进行修型会增加轴承滚子的接触应力;轴承跨距对轴承接触应力有较大的影响,跨距越短,轴承滚子接触应力越大,滚子应力集中现象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轴承》2020,(4)
针对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大挡边形状会影响轴承寿命、承载能力、挡边强度、摩擦方式、润滑性能等问题,以32013圆锥滚子轴承为例,对比分析大挡边形状对轴承接触应力和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凸型挡边接触应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以国外某工业齿轮箱满装圆柱滚子轴承NCF3056V为研究对象,借助齿轮箱分析软件ROMAX和有限元软件ANSYS对滚子端面进行强度有限元分析。轴承在承受轴向、径向联合载荷情况下,分别对滚子端面在直面和球基面两种形式下进行残余应力和接触应力的对比。结果显示,滚子端面采用适当球基面时残余应力以及接触应力均最小,可有效提高轴承寿命。  相似文献   

7.
根据滚子的受力和变形关系,建立了轴向力及倾覆力矩作用下多排圆柱滚子组合转盘轴承的力及力矩平衡方程,用Newton迭代法对轴承的变形量进行了求解,进而计算了各排滚子的最大接触载荷及轴承中滚子的最大接触应力,对轴承的静强度进行了校核。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了圆柱滚子轴承疲劳寿命的经典理论计算方法.然后运用Hertz接触应力理论计算出圆柱滚子轴承的最大接触应力,结合三参数幂函数公式确立疲劳寿命曲线方程计算出轴承的疲劳寿命值.通过改变轴承滚子数目、径向力大小以及径向游隙等参数,将基于接触应力得到的疲劳寿命结果与经典理论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并分析了在考虑离心力作用下高速圆柱滚子轴承疲劳寿命与转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圆锥滚子轴承轴向定位预紧刚度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为民 《轴承》2004,(5):1-3
研究轴向定位预紧状态下圆锥滚子轴承的刚度计算方法。首先,由轴向载荷作用下轴承内外圈相对位移及力平衡关系,推导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刚度计算公式;其次,由轴向定位预紧轴承受径向载荷时各滚子的变形,推导出轴承的径向刚度计算公式;并且,经合理近似给出上述径、轴向刚度公式的简便计算公式,最后,将公式的计算结果同实验数据作对比,表明公式的误差较小,可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满滚子向心圆柱滚子轴承有关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滚子向心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子圆周间隙和保持滚子不散落的径向自锁条件是设计计算的主要问题;文中推导出滚子圆周间隙和滚子径向自锁条件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弧面凸轮机构诱导曲率与强度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弧面凸轮机构的强度和可靠性,基于啮合原理和微分几何的理论推导了弧面凸轮廓面方程,进而推导了弧面凸轮诱导曲率的表达式,提出了弧面凸轮与滚子接触应力计算力学模型,给出了弧面凸轮静接触强度与疲劳接触强度的设计校核方法,为弧面凸轮机构的强度与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精确化定量手段.通过设计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12.
弹流润滑圆柱滚子轴承径向刚度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昊  安琦 《轴承》2008,1(1):1-4
针对滚动轴承刚度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对圆柱滚子轴承受力和弹性变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静态工况下滚动轴承的刚度计算式.在此基础上,将有关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引入轴承刚度计算过程,以Dowson-Higginson油膜厚度公式为依据,研究了油膜厚度对轴承刚度的影响,推导出了用于计算圆柱滚子轴承径向刚度的数学公式,实例计算表明,该计算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3.
汪洪  李颖  田仁 《轴承》2012,(2):8-11
以Hertz弹性接触理论和Lundberg-Palmgren的疲劳寿命理论为基础,结合多排滚子转盘轴承特殊的结构形式和受载条件,导出了接触强度校核及寿命估算的理论公式,并介绍了动、静承载能力曲线的绘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Hertz弹性接触理论为基础,推导出对数修形圆锥滚子与滚道之间的接触变形公式,依据弹流润滑理论,建立对数修形圆锥滚子轴承滚子-滚道接触副等效刚度分析模型,通过实例对对数修形圆锥滚子轴承进行有限元静力学接触分析,得到滚子、滚道接触变形分布。结果发现:接触变形随滚子有效长度和等效曲率半径的增大而减小;等效接触刚度随着接触载荷的增大而增大,等效接触刚度随着滚子有效接触长度增大而呈线性增大,随着修形量增大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两弹性体的弹性接触模型,推导出了滚针轴承的弹性趋近量计算公式,并分析了滚针轴承在滚针偏斜角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其接触应力和表面层Mises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并推出了滚针轴承疲劳寿命降低20%时滚子的临界偏斜角公式。结果表明,当滚针偏斜角为0.04°时,滚针轴承端部开始出现局部严重磨损;当滚针偏斜角为0.07°时,滚针会发生断裂;并且随着偏斜角的增大,滚针轴承寿命会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6.
A typical roller bearing system consists of five contact parts: the housing, outer ring, inner ring, roller set, and the shaft. A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procedure is described to analyze a five-body contact roller bearing system. If an analytical solution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deformations of the roller and the ring/shaft combination, a semi-finite element governing equation can be derived by simplifying the five-body contact bearing system into a three-body contact system. The semi-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results correlate closely with the test results obtained in Part I of this paper (1).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initial gap between the housing and the outer ring and the loading positions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load distribution in the bearing. By optimal design of the housing, the load distribution becomes more uniform and the fatigue life of the bearing can be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7.
以某型外啮合高压航空燃油齿轮泵为研究对象,推导齿轮理论强度校核计算公式及校核流程,对其齿轮进行强度校核;通过计算机CAD技术建立齿轮泵三维模型,基于ANSYS进行齿轮的动态啮合过程、静态接触应力、静态弯曲应力仿真;将3种仿真结果与理论校核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该仿真技术能够有效实现该型泵的应力仿真分析。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齿轮动态啮合过程中,最大应力发生在中心距中点位置和啮合线末端,且通过对2个位置的静态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仿真获取相应的齿面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的啮合性能参数,再次验证齿轮的受力规律,对新一代航空发动机主供油泵的设计及仿真研究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将繁琐的线接触等温全膜弹流最小油膜厚度计算公式中的各参数,转化成与圆柱滚子轴承密切相关的参数,得出简化的、方便实用的圆柱滚子轴承最小油膜厚度计算公式,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在对迄今为止所出现的各种线接触问题弹性趋近量分析方法进行全面阐述的基础上,就一些主要的弹性趋近量算式及其在滚子轴承载荷分布计算中的应用进行了求解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三体接触时采用H.Zantopulos公式的结果最差,而在滚子轴承载荷分布的理论分析体系中,G.Lundberg、A.Palmgren、Luc Houpert以及改进的切片法等理论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可以根据需要选用。  相似文献   

20.
将UG三维建模软件和ADINA软件相结合,分别建立了大载荷滚轮推车的整体和双滚轮的有限元模型.基于非线性接触算法对滚轮接触面的接触应力进行分析,对比2种情况下的计算结果,得到双滚子的有限元结果与传统的赫兹理论较接近.同时对滚轮推车的结构静强度进行了计算,为大载荷滚轮推车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