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剩余污泥厌氧水解酸化产VF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剩余污泥的处理不仅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而且处理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有效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将剩余污泥进行厌氧水解酸化产VFA,影响剩余污泥的水解酸化产VFA的因素有pH值、温度、搅拌、SRT、污泥浓度、反应器结构、运行方式、预处理方式等,其中预处理是关键。不同预处理方式对VFA的产量和种类影响比较大,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2.
剩余污泥水解酸化过程中氮磷的释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多被视作废物而丢弃,从污水中转移到污泥中污染物氮磷没有及时分离回收,造成资源浪费。国内外针对污泥水解酸化阶段研究的报道多集中在污泥水解发酵产酸用于生物脱氮除磷系统补充碳源上。然而污泥水解发酵产酸的同时,也释放出大量的氮磷。为了回收利用污泥中的氮磷,基于污泥发酵产酸的理论提出了污泥水解酸化释出氮磷以回收资源这一污泥处理新思路,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和控制对策,指出通过适当的环境调控,就可以使污泥中氮磷大量释出。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污泥停留时间( SRT)分别为7、14、28 d时,采用微波-厌氧消化联合处理水解酸化残余污泥的效果.试验同时设置进泥为不经微波处理的水解酸化残余污泥的对照组.结果表明,SRT为14d时微波组SCOD去除率可达最高值84.91%;微波组和对照组在SRT为7、14、28 d的条件下对SS的去除率差异不明显,SRT由28 d缩短至7d时SS去除率仅下降了3.95%; SRT为7、14、28d时,微波组的污泥产甲烷率比对照组的分别高出39.09%、27.48%和26.75%.说明采用该联合工艺处理水解酸化残余污泥在SRT为14d时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微波处理可增加水解酸化污泥的产甲烷活性.  相似文献   

4.
对超声波-碱预处理活性污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造纸、印染、制药、制革和石化等工业废水的来源及特性。介绍了水解酸化工艺在工业废水的应用,并分析了水解酸化菌起到的作用。又为其他难处理有毒有机废水提供参考和借鉴,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解酸化工艺对含二甲基亚砜的化纤废水进行预处理,探索工艺的可行性及相关工艺参数的确定。结果表明,该类废水直接进入水解酸化器进行处理效果较差,需要先进行高级氧化预处理再进入水解酸化工艺。经过稳定运行,在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时间为18h、温度为30℃、进水pH在7~7.5时,COD去除率15%,废水B/C提高到0.34左右,可生化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扩大了后续处理工艺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所产生的剩余污泥作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也越来越成为制约污水处理效果的关键问题。由于污泥混合体的架构复杂且含有微生物组成的细胞和胞外聚合物(EPS)等亲水性物质,污泥脱水困难。污泥预处理作为强化污泥脱水和后续稳定化处理的关键技术能够有效改变污泥组成形态、促进污泥中细胞水和结合水向自由水的转变,是提高污泥脱水效率的主要方法。当前,主要的污泥脱水预处理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上述两种方法的组合等方式。文中主要讨论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水解酸化处理方法是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处理法之间的方法,与其它工艺组合可以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本文综述国内外应用于污泥处理中水解酸化的影响因素,主要阐述了温度、HRT、SRT、ORP和p H等对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为水解酸化与化学淋滤法脱除污泥中重金属的联用提供了方向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佳欣  张树艳  耿继光  程刚  于翔 《应用化工》2021,(8):2280-2285,2292
简述了水解酸化浸提污泥重金属的机理,从水解与酸化两个阶段出发,分析了微波、超声,水热、化学氧化,添加表面活性剂及生物酶等协同方法及其组合工艺对水解阶段的促进作用,讨论了富集产酸菌,共发酵产酸和抑制产甲烷菌3种方法对酸化阶段的优化作用.明确了各种方法协同的关键在于促进污泥溶胞,提高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产量以及降低产甲烷...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水解酸化浸提污泥重金属的机理,从水解与酸化两个阶段出发,分析了微波、超声,水热、化学氧化,添加表面活性剂及生物酶等协同方法及其组合工艺对水解阶段的促进作用,讨论了富集产酸菌,共发酵产酸和抑制产甲烷菌3种方法对酸化阶段的优化作用。明确了各种方法协同的关键在于促进污泥溶胞,提高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产量以及降低产甲烷菌对其消耗,而由VFAs快速累积营造的酸性环境则更利于污泥重金属浸提。指出了水解酸化与其他方法协同浸提污泥重金属将成为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水解酸化工艺预处理腈纶废水,通过投加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结合高效微生物对工艺过程进行优化,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处理过程中有很多影响因素对水解酸化过程的速度和效率有重要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到水解酸化反应器的出水水质及处理效果。实验中主要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进水CODCr负荷和温度等影响因素对水解酸化反应器出水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水解酸化反应器稳定运行后对废水可生化性的改善,以水解酸化反应器进出水的CODCr为主要指标进行监测,对类似的废水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搅拌速率对剩余污泥厌氧水解酸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搅拌速率大小对污泥中有机质的溶出影响较大.改变不同的机械搅拌速率,对剩余污泥中SCODCr、VFAs等的溶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搅拌越快越利于SCODCr值的生成,搅拌速率为410 ~ 430 r/min时,产生的SCODCr值明显大于较低搅拌速率,但是如此高速的搅拌使污泥处于剧烈搅动状态,可使大气中的氧不断的溶入...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22,(7):2008-2013
阐述了水热、超声、微波、臭氧、化学淋滤、生物沥浸、水解酸化等堆肥预处理方法的概念、原理和特点,分析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污泥堆肥特性、污染物的降解和去除以及肥质肥效的影响。基于堆肥的污泥预处理,可去除污泥中部分有毒有害物质、缩短堆肥时间、加快发酵速度、减少氮素损失、提高养分含量,是满足污泥安全土地利用的有效手段。还对组合预处理相较单一预处理的技术优势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高效、低耗、安全的预处理组合方法将成为城市污泥堆肥及其土地利用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水热、超声、微波、臭氧、化学淋滤、生物沥浸、水解酸化等堆肥预处理方法的概念、原理和特点,分析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污泥堆肥特性、污染物的降解和去除以及肥质肥效的影响.基于堆肥的污泥预处理,可去除污泥中部分有毒有害物质、缩短堆肥时间、加快发酵速度、减少氮素损失、提高养分含量,是满足污泥安全土地利用的有效手段.还对组合预...  相似文献   

16.
利用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液作为外加碳源研究中部曝气和底部曝气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时的生物脱氮性能。结果表明,碳源与污水投配的流量比以及是否回流对BAF生物脱氮效果影响明显,气水流量比和回流流量比对BAF生物脱氮效果有一定影响;进水NH4+-N、TN质量浓度和COD分别为43.11、45.07、29.2mg.L-1时,中部曝气BAF的NH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9.04%和78.32%,出水COD为32.4 mg.L-1;底部曝气BAF的NH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8.61%和68.99%,出水COD为28.4 mg.L-1。研究表明,BAF在2种运行方式下可获得良好的硝化与反硝化性能,且不会引起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7.
以泰安某污水处理厂侧流水解池为对象,研究HRT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及水解酸化产物用于强化生物脱氮碳源的可行性.结果 表明,污泥水解酸化脚为24h时污泥的VFA含量升高较少,72 h达到较高且维持至108h,质量浓度平均为204.8 mg/L,污泥溶胞率(DD)为3.67%;之后随着HRT的增加VFA含量增加速度变得...  相似文献   

18.
剩余污泥脱水实现减量化是后续处置的关键。利用CiteSpace分析了国内外剩余污泥脱水领域的研究方向,综述了化学调理和氧化(酸/碱预处理、药剂调理、氧化预处理等)、物理预处理(微波、超声、水热、冷融、电渗透等)及生物预处理等预处理技术强化剩余污泥脱水的机理和效果。最后,基于碳中和背景下,提出剩余污泥脱水前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污泥脱水工艺选择和研发提供有效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9.
水解酸化技术用于污泥减量与强化脱氮除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振田 《辽宁化工》2011,40(6):586-589
水解酸化工艺,可以使废水中有机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目前主要被用于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综述了水解酸化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在污泥减量化和强化脱氮除磷作用中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水解酸化复合处理技术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0.
采用内循环BAF+水解酸化工艺对高浓度炼油污水进行预处理,研究了二者在炼油污水处理中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预处理工艺能有效地降低炼油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污水经过处理后,出水COD、挥发酚、氨氮平均值分别由进水的3 197、17.7、114 mg/L降低至655、0.47、59.6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9.5%、97.3%、47.8%,预处理系统性能良好,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