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小麦的籽粒品质、面粉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淀粉特性及蛋白质数量和蛋白质质量对馒头质量的影响做综合概述。馒头质量受小麦品质的综合性状所控制,而蛋白质数量和质量起主要作用。由于南北方地域不同,人们食用的口味不同,相对比较南方馒头要求面筋强度偏弱,北方馒头要求面筋强度偏强一些。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强度为中等水平的小麦适合于制作馒头。  相似文献   

2.
面条品质与小麦粉品质特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青 《食品科技》2005,(7):69-71
选用品质不同的小麦粉33份制作面条,探讨小麦粉品质性状和面条煮面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面条品质是小麦粉多种品质性状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小麦粉品质性状对面条外观和质地作用的方向和程度不同,蛋白质质量(面筋强度和延伸性)和淀粉糊化特性对面条品质的影响较大,蛋白质质量对面条质地有较大的正向影响,对面条外观有一定的负向影响,淀粉糊化特性对面条外观和质地均有显著正向作用,而蛋白质数量对面条适口性和韧性也有一定正向作用。面筋强度较高、淀粉特性好的小麦粉适宜制作优质面条。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活性面筋粉对青麦馒头品质的影响,以制作品质差的青麦馒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活性面筋粉添加量对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活性面筋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增加,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及粉质质量指数逐渐增加,弱化度减小;拉伸特性指标显示活性面筋粉强化了面团的韧性和筋力。同时活性面筋粉的增加使得青麦馒头的比容、感官评分逐渐变大,硬度、黏性和咀嚼性逐渐减小,弹性增加。当活性小麦面筋粉添加量为6%时,面筋网络结构清晰明显,面团特性及青麦馒头感官品质良好,综合考虑高青麦粉含量的青麦馒头活性面筋粉的适宜改善添加量为6%。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品种小麦粉的红糖馒头加工适应性,对9种小麦粉的品质特性及红糖馒头的蒸煮、质构和感官品质进行系统测定与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究小麦粉理化指标和红糖馒头品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0.20%~11.74%、湿面筋质量分数为28.7%~35.4%的小麦粉制作的红糖馒头比容达2.90 mL/g以上,硬度、咀嚼性小,黏聚性、回复性大;结合感官评分,扬麦16、烟农19和澳洲标准白麦是比较适合制作红糖馒头的小麦品种。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膨胀势、平均粒径、木聚糖酶和溶剂保持力为影响红糖馒头品质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主要食品对小麦籽粒品质的要求分析(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面包、面条、馒头等主食对小麦籽粒品质的要求。通过品质分析认为制作面包的小麦籽粒为硬质,淀粉酶活性适中,有较高的容重和蛋白质含量;制作面条的小麦品种应为白粒,硬质,灰分含量低,α-淀粉酶活性小(降落数值>300s),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较高;而馒头与小麦籽粒的千粒重、灰分、蛋白质含量,沉淀值、湿面筋含量拉伸参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32种不同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的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一次发酵法制作北方馒头,测定馒头的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探讨小麦粉理化性质与馒头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32种小麦粉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0.70%~16.19%,湿面筋质量分数为27.31%~35.79%.蛋白质含量与馒头感官评定的比容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  相似文献   

7.
小麦籽粒硬度及与制粉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的硬度、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强度(蛋白质质量)是衡量小麦品质的三个主要参数。其中面筋强度最为重要。而小麦硬度比蛋白质含量又更值得考虑,它与润麦、粉碎能耗和出粉率等制粉工艺指标关系很大。还能影响面粉的淀粉损伤度和粉粒大小。在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将硬度作为评价小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板硬的硬粒小麦用于制作通心面,软质小麦适于制作饼干糕点,而制面包、馒头和面条却要求硬度适中的小麦。因此从育种者的品系筛选、国际粮食贸易的小麦定等到磨粉作业条件的控制都将小麦籽粒硬度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考虑。  相似文献   

8.
小麦品质与馒头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7  
选用我国主产麦区71个小麦品种和38个澳大利亚小麦品种,初步研究了小麦品种特性与北方馒头品的关系。结果表明:面粉蛋白质、沉降值、和面时间、形成时间、稳定时间与馒头体积和比容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头外观呈极负相关,适宜制作馒头的小麦面粉蛋白质含量中等偏高,面筋强度中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黑小麦全粉、与对照样特精粉复配混粉的面筋数量与质量测定,对黑小麦全粉占10%、15%、20%、25%、30%、40%、50%复配混粉进行流变学特性指标的测定及制作馒头成品以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复配比例的混粉湿面筋数量表现比例越大含量越高;黑小麦全粉的流变学特性较差;复配混粉也都低于对照样特精粉的流变学指标;黑小麦全粉单独并不适合制作馒头,当复配比例在10%~15%时,馒头评价总分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小麦粉品质与馒头加工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面粉厂生产线上抽取不同品质的小麦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配成48种小麦粉,分析其主要品质参数及加工成的馒头质量,研究小麦粉品质特性与馒头品质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小麦粉品质显著影响着制成品馒头的质量,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沉降值以及稳定时间、弱化度、评价值等流变学特性指标与馒头比容二次相关系数分别为0.5185、0.4426、0.5801、0.4408、0.5658、0.7254、0.7480,与总分一次相关系数分别为0.5771、0.4866、0.4947、0.4938、0.5530、0.6392、0.7448,影响小麦粉馒头加工适宜性的主要因了为蛋白质、面筋含量、而筋指数及沉降值,通过实验得出适合于制作馒头的小麦粉主要品质指标为:蛋白质含量11.5%~13.5%、湿而筋含量27.0%~32.5%、面筋指数65%~94%、沉降值47-63ml、降落值310-450s。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比例的青麦粉替代馒头专用粉,研究青麦粉添加对面团热力学、热机械学特性的影响,并结合湿面筋含量、制作成馒头后的感官品质、质构特性考察青麦粉添加对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青麦粉后混合粉的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逐渐减少,混合粉品质降低,青麦混合粉面团糊化的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和最终温度Tc逐渐增加,热焓值ΔH逐渐减小。面团吸水率逐渐增加,面团的形成时间和蛋白质弱化度随青麦粉的添加均为先增加后减小,稳定时间先减小后增大,面团的黏度指数及回升值逐渐减小,糊化淀粉的稳定性变强,耐热性变好。当青麦粉含量小于15%时,馒头质构各指标相差较小,比容适中,感官评分与未添加青麦粉馒头评分相近。当青麦粉添加量为15%、20%时,混合粉的湿面筋含量较低,面筋指数小于70%,混合粉品质变差严重,降低了馒头制作品质。综合分析,试验范围内青麦粉添加量为10%时面团特性较好,青麦馒头制作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2.
测定8种不同面粉的基本性质、面团流变特性、发酵特性,并用其制备成荞麦馒头预拌粉制作荞麦馒头,通过测定荞麦馒头的比容、质构特性、感官品质等指标,探究面粉特性对荞麦馒头预拌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湿面筋含量在33%~34%,蛋白质含量在11%~12%的面粉其蛋白质弱化度较小,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较长,面团的持气率较好,面团开始漏气时间较晚;对应编号制作的荞麦馒头比容较大,硬度、弹性、咀嚼性适中,感官评价总分较高;灰分0.4g/100g的面粉制作的荞麦馒头表面颜色光亮、色泽均匀。综上可得:湿面筋含量在33%~34%,蛋白质含量在11%~12%,吸水率在58%~60%,灰分0.4g/100g的面粉制作的荞麦馒头品质较好,比较适合制备荞麦馒头预拌粉。  相似文献   

13.
以黄淮麦区3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参试小麦样品的蛋白质组成和面团流变特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不同品种小麦育种以及面制品品质改良提供基础理论信息。结果表明,黄淮麦区33个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为11.02%~16.01%,湿面筋含量为22.85%~37.95%,面筋指数为6.08%~99.09%,沉降值为38.75~81.00 mL,4种蛋白质组分含量为麦谷蛋白>麦醇溶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因此,黄淮麦区主栽小麦品种蛋白质变幅较广,适用于面条、面包、馒头等多种面制品的生产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IG可以很好地反映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相较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能够更好地反映小麦蛋白质质量。因此,在小麦面制品制作过程中应注重对SIG和弱化度的选择。此外,通过主成分分析,将小麦品质性状综合为4个主成分因子,即蛋白质质量因子、湿面筋含量因子、色泽因子和麦醇溶蛋白因子,可以解释该试验80.018%的性状信息。同时,通过R型聚类分析,将小麦品质性状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Ⅱ类、第Ⅲ类和第Ⅳ类性状和主成分分析中的3个主成分所包含的指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关中地区小麦品种籽粒质量及食品制作适宜性,挖掘关中小麦的食品开发潜力,通过对已发表的关中小麦籽粒质量及食品制作特性,面制品对小麦粉质量要求研究结果的系统分析,进一步探讨关中地区主栽小麦品种的籽粒质量,关中地区主栽小麦品种的食品制作适宜性。其结果对小麦育种和面制品加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析结果显示:1992~2017年间,关中小麦容重、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较高,沉降指数较低,稳定时间较短,蛋白质质量较差。关中小麦总体处于中筋水平,对面条和馒头具有较好的制作适宜性。近3年来,关中地区主推小麦品种为西农979、小偃22、西农511、西农3517、西农509、伟隆169等,除小偃22外,多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其中多数品种能够较好满足高质量面条或馒头对小麦粉的要求。目前,对关中地区新推广小麦品种的籽粒特性和食品制作适宜性的研究较少,系统性也显不足,影响新品种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选择河南省郑州市周边广泛种植的6个小麦品种,对其小麦粉理化特性进行分析,在馒头成品综合评价比较的基础上,分析小麦品种加工品质对馒头制品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适合馒头生产的小麦品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理化特性及加工品质均能满足馒头制作的质量要求,馒头综合评分均在80分以上,其中周麦17最高,矮抗58分值最低。  相似文献   

16.
馒头是我国居民的传统主食之一。随着馒头机械化生产和市场化销售比例增加,馒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在工业化馒头制作条件下,小麦品种特性及其面粉的馒头制作适宜性,尤其是面粉质量的稳定性,显著影响馒头的产品质量、消费体验及工业化生产的经济效益。选用豫西南地区生产上种植面积大、代表性较强的小麦品种为原料,分析其小麦粉品种的理化特性,研究馒头制作的适宜性及其小麦粉品种质量和馒头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豫西南小麦粉湿面筋含量较高,但面筋指数还有待改进;优质小麦占比有待提高;小麦粉色泽红绿值(a*值)、黄蓝值(b*值)、面筋指数、粉质参数的面团软化度、拉伸参数的拉伸面积及吹泡参数的面团延展性,是评价馒头粉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小麦品种郑麦119、平麦998、陕道198、郑麦1342、郑麦1860比较适合制作馒头。  相似文献   

17.
正面条是我国传统的面食品之一,目前手工制作面条的工艺已趋落后,绝大多数为大规模商业化生产。面条品质与加工该面条的面粉中的蛋白质等质量和数量关系密切。1蛋白质与面条品质面粉中的许多成分与面条的食用品质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尤以蛋白质和淀粉的影响最大。小麦面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异范围较大,一般在9%~17%之间。虽然蛋白质的含量比淀粉低得多,但它对面条品质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蛋白质吸水形成的面筋赋予小麦面团独特的物理特性,并使小麦食品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佳肴。一般而言,蛋白质含量与面条的白度等外观品质呈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过高,面筋强度过强,不适于机器加工(回缩严重),面条表面粗糙,白度下降,干燥后面条容易弯曲,  相似文献   

18.
通过添加不同量的苦荞粉配成苦荞-小麦混粉,研究混粉揉混特性、面团微观结构的变化以及苦荞馒头的感官品质。结果表明,当添加量在5%~15%时,揉混结果中的和面时间和峰值面积变化不大,微观结构中蛋白质面筋网络结构略微减弱,但当添加量达到20%后,和面时间和峰值面积都有大幅度降低,微观面筋网络结构也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时,苦荞粉添加量为15%时馒头感官品质较好。综合分析可知,添加量为15%时苦荞馒头仍具有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法国小麦(FW-P11)及4种中国小麦品种的理化品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法麦与以上中国小麦的搭配比例,研究其混合粉的品质及食品加工性能,进行了馒头、面条、面包制作试验。结果表明:法麦(FW-P11)灰分含量低、出粉率高、蛋白质损失率低、面筋含量低但面筋指数高,是一种优质的低筋小麦;与中国小麦搭配后,混合粉的湿面筋含量有所提高;法麦(FW-P11)与江苏低筋红麦按1∶1搭配时,表现出良好的蒸煮特性,可以制作出优质的馒头;法麦(FW-P11)与江苏中筋红麦按1∶1搭配时,表现出良好的面条加工性能;法麦(FW-P11)与河南豫麦34按1∶1搭配时,表现出良好的烘焙特性,能制作出品质优良的面包。研究显示,法国小麦与中国主要小麦品种合理搭配使用,可以优势互补,达到生产不同专用粉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面制品的食用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生产不同的面制食品要求面粉具有独特的食用品质:如用来制作面包、馒头、饺子的面粉,它要求蛋白质含量高,面筋的筋力强,而且稳定时间长,弹韧性好;再如用来制作饼干以及糕点的面粉,它要求蛋白质含量低,及筋质筋力弱,弹性差,但面粉的塑性好;然而国内一般小麦品种加工的面粉难以达到食品专用钳的要求;即使有一些小麦品种的面筋含量较高(大于32%),但面筋的筋力较差,也难达到各种专用粉的食用品质要求。因此只有在调整生产工艺的过程中,有效地添加面粉复合型的改良剂,以弥补原粮的工艺品质的不足,才能满足中档食品专用粉的工艺需要,从而改菩了面制品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