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延性设计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韦霞 《安徽建筑》2009,16(5):109-110
在我国现在的多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最常用的结构形式。结构抗震的本质就是延性,提高延性可以增加结构抗震潜力,增强结构抗倒塌能力。为了利用结构的弹塑性变形能力耗散地震能量,减轻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反应,应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成延性框架结构。文章主要阐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该文结合多次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情况进行分析,说明框架结构抗震延性设计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延性设计提出相应方法及要求。  相似文献   

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延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亮 《建筑安全》2009,24(7):58-60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结构抗震的本质就是延性,提高延性可以增加结构抗震潜力,增强结构抗倒塌能力.结构主要靠延性来抵抗较大地震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本文分析了结构延性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影响结构延性的主要因素以及结构延性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4.
武鲜花 《山西建筑》2003,29(8):29-30
介绍了框架结构中对抗震设计的要求,从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结构延性、节点核心区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为提高框架抗震能力,必须保证良好的结构延性和符合抗震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抗震结构延性分析的概念及抗震构造设计的延性要求,针对现行规范所采取的规定,简述了现浇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等抗震构造设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彭超 《四川建材》2010,36(3):54-55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至今可预见性仍然很低,它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严重,是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结构抗震的本质就是延性,提高延性可以增加结构抗震潜力,增强结构抗倒塌能力,结构主要靠延性来抵抗较大地震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本文分析了结构延性在抗震设计中的作用及影响结构延性的主要因素以及结构延性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7.
梁忠 《建材与装饰》2007,(10Z):46-47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与抗震性能常混为一谈,研究者较少进行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试验研究。以致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用于它的抗震设计。这种不根据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受力特点的抗震设计方法并不能保证它的抗震能力。甚至会出现不经济不合理的抗震设计.主要体现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耗能机制、延性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方面。  相似文献   

8.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廷性杭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有香 《安徽建筑》2007,14(1):48-50
结构抗震的本质就是延性,提高延性可以增加结构抗震潜力。增强结构抗倒塌能力。文章主要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概念的抗震设计方法和能力设计方法。在设计实例中对框架构件的设计采用了这两种做法,并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能力设计方法的延性设计使结构具有更加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延性,同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与抗震性能常混为一谈,研究者较少进行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试验研究,以致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用于它的抗震设计。这种不根据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受力特点的抗震设计方法并不能保证它的抗震能力,甚至会出现不经济不合理的抗震设计,主要体现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耗能机制、延性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方面。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与抗震性能常混为一谈,研究者较少进行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试验研究,以致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用于它的抗震设计。这种不根据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受力特点的抗震设计方法并不能保证它的抗震能力,甚至会出现不经济不合理的抗震设计,主要体现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耗能机制、延性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方面。  相似文献   

11.
浅谈抗震设计中影响框架柱延性的因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介绍了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影响框架柱延性的一些因素 ,并提出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提高框架柱延性、满足抗震需要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土木建筑工程界正在推广应用HRB500级高强钢筋,但是,以HRB500钢筋作为主要受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还相对缺乏.该文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最新修订稿设计了3个配置不同强度钢筋的8度0.3 g区一级抗震等级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并完成了该3个结构在多波输入下的非弹性地震响应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结构延性的概念,分析了结构延性的意义,总结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从梁、柱以及节点三个方面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延性设计做了较系统的综述和讨论,以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自然灾害在频频的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各类建筑当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非常优越的抗震能力,而其抗震效果的最大来源就是其延性的设计。因此,对其延性设计进行提高与增强,有助于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在结构基于位移抗震设计的改进能力谱法基础上建议了屈服谱加速度和屈服位移(Ay-Dy)格式的地震需求谱,其特点是:过原点的射线与不同位移延性系数的需求谱曲线相交,各个交点对应的周期都相同,从而为在结构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中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多级性能目标提供了方便。借助于Pushover分析具体给出了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不同风险水平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评价实例。  相似文献   

16.
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位移延性系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现有的试验研究成果和模拟分析结果,讨论了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和框架结构位移延性的因素,指出框架柱的轴压比、配箍特征值、剪跨比和强柱系数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国内15 0个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和框架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位移延性系数的试验结果服从自然对数正态分布,并回归得到考虑多因素的位移延性系数经验公式,该公式可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和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17.
带竖缝砌体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带竖向缝槽砌体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开展了3榀带竖向缝槽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模型、1榀整体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模型和1榀纯框架结构模型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对比试验。对比分析了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刚度退化、承载力退化和耗能性能等。结果表明:砌体填充墙的存在显著提高了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水平承载力,砌体填充墙参与了结构的滞回耗能,砌体填充墙框架的累积耗能能力明显优于纯框架;在填充墙与框架柱间设置一定宽度的竖向缝槽,减少了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延缓了填充墙和框架梁、柱的开裂,其水平承载力介于纯框架和整体填充墙框架之间,但其延性和耗能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在填充墙中设置一定宽度的竖向缝槽形成带竖向缝槽砌体填充墙框架,其水平承载力介于纯框架和整体填充墙框架水平承载力之间,其极限位移角与纯框架的基本相同,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连接方式的预制复合墙板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RC)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1榀RC纯框架、1榀普通砌块填充墙RC框架及3榀连接方式不同的复合墙板填充墙RC框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复合墙板填充墙与框架之间的连接方式分为刚性连接、半柔性连接和柔性连接3种。通过试验分析不同连接方式的墙板填充墙对框架承载力、刚度、延性、耗能能力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刚性连接复合墙板填充墙能使RC框架的抗侧刚度、水平承载力大幅提高,同时延性变差;柔性连接和半柔性连接的复合墙板填充墙RC框架的抗侧刚度、水平承载力高于砌块填充墙RC框架的,延性好于砌块填充墙RC框架;加载过程中,半柔性连接的复合墙板填充墙RC框架墙板和框架依次破坏,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建议工程应用中复合墙板填充墙与框架之间采用柔性连接或半柔性连接构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