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坝1井复杂条件下固井工艺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河坝1井在钻进过程中,先后遇到了大段的盐膏层、低压漏失层、高压天然气层等复杂地层.地层压力层系复杂,而且井眼深、封固段长.固井作业难度大。该井综合应用了多种固井工艺技术,根据全井固井施工的突出特点,从长封固段固井、高压气层固井和防止水泥浆污染的技术措施3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固井施工的难点以及采取的固井工艺技术措施,包括双级固井、应用防窜高密度水泥浆体系、膨胀管封隔高压气层、平衡压力固井等.并对固井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该井固井施工顺利.固井质量合格,对复杂条件下的深井和高压气井的固井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川西地区高压天然气深井钻井完井技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川西地区天然气储层埋藏深,纵向上普遍存在多个产层和异常高压气层,钻井过程中易出现井喷、井漏、井眼坍塌、卡钻等井下事故和复杂情况。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开展了技术攻关和现场试验,逐渐形成了包括深井井身结构设计、深井钻井液技术、储层保护技术、高压井控技术、深井长裸眼井段固井技术的深井配套钻井完并技术,并试验应用了包括螺杆钻具+PDC钻头、深井PDC钻头、旋冲钻井技术、涡轮钻具等提高深井钻井速度的新技术、新工具。近年来,该地区高压天然气深井钻井速度、固井质量不断提高,井下事故及复杂情况不断减少,未出现井喷失控的重大事故,加快了该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速度。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深井超深井尾管固井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峰  张守钦 《钻采工艺》2000,23(3):96-98
深井、超深井尾管固井是固井施工中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工程,固井质量难以保证。文中分析影响深井、超深井固井质量的主要因素,剖析其固井施工难点,全面阐述保证深井、超深井尾管固井质量的方法和技术措施,对保证固井质量和减少施工风险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深井固井难点分析与技术对策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准噶尔盆地深井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和井身结构的限制,固井作业存在井眼不规则、高压流体窜、封固段长、环空间隙小、存在不同压力体系、水泥浆抗盐侵性能要求高等技术难点,在技术攻关和现场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适应不同区块的深井固井技术,例如:高压防窜固井、长裸眼长封固段固井及盐膏层固井技术等,全面提高了该区深井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5.
川东地区深井及大斜度井固井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德平 《钻采工艺》1995,18(1):13-17
本文针对深井,大斜度井的固井特点,提出了深井、大斜度井固井下套管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和下套管技术要求,同时论述了如何有效提高深井,大斜度井固井质量的技术措施,通过在川东地区深井,大斜度井固井作业中的推广应用,解决了川东地区深井,大斜度井的固井难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6.
深井固井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分析了深井超深井固井存在的技术难点、影响固井质量的主要因素以及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环节,提出了提高深井固井质量的技术措施。结合设计井深7000 m的中国石化重点深探井——胜科1井,讨论了超深井固井的技术难点、固井方案和现场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目前,胜科1井已完成φ339.7 mm技术套管和φ244.5 mm×φ250.8 mm复合尾管的固井施工,工具附件和水泥外加剂全部采用国内产品。第一只国产φ339.7 mm大尺寸分级箍的成功和四套水泥浆体系的应用保证了固井质量,为继续安全钻进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深层超深层是油气增储上产重要接替领域,正向9 000 m及以上特深层迈进。针对超深特深井上部大尺寸井眼固井面临的大尺寸套管安全下入及大排量施工等技术难题,下部深层井段固井面临的高温、高压、窄安全密度窗口、窄环空间隙等技术难题,经过持续技术攻关与实践,超深特深井固井技术取得显著进步,尤其在大尺寸大吨位套管安全下入技术、大排量固井施工技术、窄安全密度窗口精细控压固井工艺技术、抗高温固井水泥浆与前置液技术、高温高压固井配套工具、提高固井密封质量配套技术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该套固井技术在四川、塔里木、准噶尔、渤海湾、柴达木等盆地的超深、特深井固井中进行了应用,在亚洲最深直井PS6井、亚洲最深水平井GL3C井、国内首口“八开八完”HX1井、中国石油近年最高温度井JT1井等应用效果显著。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目标日趋复杂,超深特深井固井仍面临诸多新的挑战,需持续加强超深特深井固井基础理论、超高温固井关键材料及工作液体系、高温高压固井工具及配套固井工艺等研究,为超深特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顺北一区超深井窄间隙小尾管固井面临水泥环薄弱、注替泵压高、顶替效率低、井下温度高和高压盐水层发育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固井质量难以保证。为解决该问题,在总结前期固井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完善了井眼准备技术,优化了抗高温防气窜弹韧性水泥浆体系,开展了水泥石密封完整性研究,进行了固井流变学设计及压稳防气窜工艺优化,形成了顺北一区超深井窄间隙小尾管固井技术。该固井技术在现场应用3井次,固井质量良好,后期施工未发生水侵,保证了窄间隙段的长效密封性。顺北一区超深井窄间隙小尾管固井技术,不但解决了该区块的固井难题,还保障了该区块的安全、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深井、超深井短尾管固井施工的可靠性,针对深井、超深井摩阻大、短尾管固井悬挂尾管短和质量轻等原因造成的丢手不易判断的问题以及摩阻大造成的丢手困难的问题,通过采用尾管牵制技术及尾管悬挂器卡瓦内嵌技术,使尾管具有反向锚定锁紧及解锁功能,为短尾管提供附加载荷,便于现场施工安全丢手;制定了现场施工工艺流程,通过合理设计各级动作启动压力值,最终形成了适合于深井、超深井的短尾管安全丢手关键技术。该项技术已在塔河油田、青海油田及冀东油田等地区累计应用了72井次,成功率100%,应用最深井深为7271 m,最小规格为177.8 mm×Ф101.6 mm,尾管质量最轻仅为4.4 t。应用结果表明,该项技术有助于实现尾管悬挂器坐挂、丢手操作一次性成功,提高了短尾管固井施工的可靠性,为深井、超深井短尾管固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施工保障。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油田克深井区超深井固井存在井下盐膏层发育、窄间隙、高压、高温、大温差等固井技术难题,固井质量无法保证。为解决固井难题,完善了井眼准备通井技术,修正了刚度比计算公式,控制套管下放设计,通过室内实验开展加重材料的优选及合理配比、优选抗盐抗高温添加剂体系、采取针对性技术措施提高水泥石抗高温强度衰退性能,研究出了超高密度抗盐抗高温防气窜水泥浆体系,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水泥浆体系流动度为18~22 cm,水泥浆上下密度差为0.03 g/cm3,其具有流动性能良好、稳定性较好、防窜性能良好、早期强度高、长期强度无衰退等优点,形成了克深井区超深井盐膏层尾管固井技术。该固井技术在现场应用5井次,测声幅固井质量良好。克深井区超深井窄间隙盐膏层尾管固井技术,不但可以解决该区块固井难题,还封固了高压盐水层,保障了该区块的安全、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1.
2008年8月26日、9月2日,大庆油田钻探钻技一公司经过二次固井作业,顺利完成大庆油田最深井——古龙1井的技术套管尾管固井施工。该井各项施工参数均达到设计要求,得到了美国威德福公司现场质量监督的认可,标志着大庆油田在大尺寸套管尾管固井方面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对于超深井小间隙来讲,注水泥施工设计较为重要,直接影响固井质量。由于井眼深、环空间隙小,在固井施工过程中摩阻大、泵压高、顶替效率差,易诱发井漏、污染等诸多实际问题,严重影响注水泥施工安全。针对以上难题开展技术攻关,提出了优化环空浆柱结构设计,抗污染先导浆设计,高效隔离液设计,防污染实验设计,结合浆体流变性对注替排量参数的设计等技术。该技术的运用,不仅保证了注水泥施工的安全,还提高了超深井小间隙固井质量。以双探1井?127 mm尾管悬挂固井为例介绍了超深井小间隙安全注水泥的技术措施与实施效果,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是适用的,能够保证注水泥时的施工安全,且固井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3.
高压深层井段地层岩性对固井质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井施工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固井质量总不够理想,特别在高压深层井段问题更为严重。为此,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JHT—02高温高压固井质量评价仪(物理模型按10:1缩小,并制作了相应的缩小换能器),模拟高压深层井段不同孔隙度与渗透率的砂岩与泥岩,进行了水泥与不同岩性地层胶结性能的试验,对比试验结果及现场测井曲线,发现:对于深井中存在异常高压的井段,地层岩性和孔渗性能影响水泥与地层的胶结强度,随着孔渗性能的变化,水泥与泥岩和砂岩地层的胶结强度变化规律一致,随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增加胶结强度下降;在高压常温环境下,水泥与砂岩地层的胶结强度要低于水泥与泥岩地层的胶结强度;对于相同渗透率的泥岩地层,高压带较低压带胶结更理想;建议在高压常温井段选择合适的钻井液体系,防止水泥浆在高渗地带过多失水,以提高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14.
旋转尾管固井工艺在深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解决深井尾管固井的技术难题和提高深井固井质量,深井尾管固井时可采用旋转尾管固井工艺。分析了旋转尾管固井工艺提高顸替效率的原理,介绍了尾管悬挂器的工作原理和旋转尾管固井的优点,提出了旋转尾管固井所需条件和注意事项。以YK8井为例介绍了旋转尾管固井工艺在深井中的应用情况,该井的固井实践表明,采用旋转尾管固井工艺既能解决尾管固井环空间隙小的技术难题,又能提高深井尾管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15.
旋转套管固井工艺技术在LG-A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渝气区深井超深井普遍具有高温、高压、高含硫的特点,保证优质的固井质量是杜绝气井生产过程中重大安全隐患和保证气井有效开发的关键之一。针对目前四川LG气田气井固井作业中采用常规固井工艺而造成的普遍固井质量较差的现状,提出采用旋转套管固井工艺技术来提高气井固井质量的技术思路。介绍了旋转套管固井工艺技术的基础原理、优点及其所需适用条件。旋转套管固井技术在LG气井的首次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试验井LG-A井固井质量合格率为86.52%,其中优质率为73.5%。由此证明了旋转套管固井工艺技术能大大提高顶替效率、改善界面固井质量、有效防止气窜发生,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川西深井固井技术措施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西近年来部署深井较多,提高深井固井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难点问题。为此,从固井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着手,分析了影响固井质量的因素--钻井液、套管居中度、前置液、水泥浆性能以及长裸眼段和易漏失等情况。 然后分别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提高深井固井质量的技术措施。通过试验,前置液达紊流顶替是可以实现的,而采用塞流顶替施工时间太长、采用水泥浆紊流顶替受设备限制和易冲垮井壁;通过调整钻井液性能, 降低粘度和动(静)切力,可有效地改善第二胶结面的质量;保证良好的套管居中度、设计优良性能的水泥浆体系、研究高温水泥浆体系,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深井固井质量,为后期开采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川西彭州海相超深井井深5 800~6 600 m,通常四开采取165.1 mm钻头完钻,悬挂139.7 mm尾管至193.7 mm套管内200 m左右,其目的层气层活跃、地层构造复杂、井眼不规则,漏失严重且具有高温、高压、高含硫的特点,因此尾管固井施工难度高、风险大。通过分析防窜防漏、含硫高温高压、小井眼等影响固井质量的主要因素,从优化固井工艺、水泥浆体系、提高地层承压能力、套管居中度和改进固井工具与附件等方面,针对性的阐述了提高固井质量的可行性和建议,并结合现场尾管固井情况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旋转尾管固井可以有效提高该地区的尾管固井质量,为该区提高固井质量和减少施工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川西地区勘探开发井的深度不断加深,将面对更加复杂条件下的固井,其中深井固井中的尾管固井是我们面对的突出难题。为了解决深井尾管固井的难题,主要从井眼准备、下套管作业、前置液设计、水泥浆设计、顶替设计、旋转尾管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提高深井尾管固井质量的目的,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现场施工的新501井、新206井等的尾管固井均达到优良。  相似文献   

19.
塑性水泥体系在川西固井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军 《天然气工业》2005,25(11):72-75
针对川西地区天然气高压、超高压气藏特点,在固井过程中解决环空气窜和层间互窜是川西地区固井的核心技术。为此,文章提出了在川西地区固井中使用塑性水泥体系的基本方案,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研究和设计出适合川西地区的深井、超深井塑性水泥体系,通过在川西地区多口井固井中的应用,获得成功,对提高固井质量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川渝地区“三高”气田超深井固井隔离液应用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钻井液和水泥浆的理化性质存在本质差异,超深井固井作业时,二者极易发生化学污染,不但影响顶替效率,而且危及固井施工安全,这在"三高"(高压、高含硫、高危)气田超深井固井作业中尤为突出。为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超深井固井隔离液的设计原则和配制工艺,并对相容性实验以及现场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现场固井实践认为:①隔离液的使用是保障"三高"气田超深井固井作业安全和提高顶替效率的重要举措;②应对隔离液的沉降稳定性与钻井液、水泥浆的化学兼容性予以充分重视,确保隔离液不沉降,对水泥浆的稠化时间无不良影响,防止发生井下复杂情况;③前后隔离液防污染技术可有效防止尾管固井工程事故的发生。隔离液的正确使用可有效地防止化学污染、保证固井作业安全和提高顶替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