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同步法合成了聚醚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U/PMMA)互穿聚合物网络(IPN)。讨论了不同交联缠结程度对IPN形态及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影响IPN两网络相容性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因素。增加网络的交联密度可有效地改善IPN网络间的相容性,同时,调节两网络生成速度基本同步,控制在热力学相分离发生前使两网络最大程度地互穿缠结,也能减小相分离的程度,改善IPN网络间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蔡冬梅 《上海涂料》2004,42(5):14-16
研制的环氧-聚氨酯互穿网络(IPN)防腐蚀涂料具有优异的防腐蚀性能和附着力。介绍了该涂料的制法。列举了IPN涂层的性能指标。讨论了影响涂层性能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采用梯度IPNs方法提高环氧树脂的冲击性能,设计了新型梯度组分分布数学模型描述梯度组分的分布,采用梯度因子和梯度层数控制梯度IPNs的结构变化。并采用逐层浇铸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种类的环氧/聚氨酯(EP/PU)梯度互穿网络聚合物(IPNs)材料,同时对其冲击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梯度结构的变化对其冲击性能有所影响,梯度层数越多,梯度因子越大,梯度IPNs的冲击强度越大。在质量比相同的情况下,梯度IPNs的冲击性能要高于普通IPNs和环氧。  相似文献   

4.
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互穿网络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一种新型活性催化剂,在常温下制不氧一丙烯酸酯,再与蓖麻油聚氨酯预聚体制成互穿网络涂料。讨论了不氧-丙烯酸酯/聚氨酯的比例秒同环氧-丙烯酸酯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互穿网络涂料的物理性能与耐化学腐蚀性均在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研制的环氧聚氨酯-烯类聚合物互穿网络(IPN)防腐蚀涂料是由组分I(苯乙烯-丙烯腈聚合物)和组分Ⅱ(环氧聚氨酯)组成的,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和附着力,可用于多种设备和设施的防腐蚀。介绍了该涂料的制法。讨论了组分Ⅱ的诸种因素对IPN性能的影响。列举了IPN涂层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穆中国  王源升 《塑料工业》2007,35(B06):171-173
设计了一种新的梯度组分分布数学模型,采用梯度因子和梯度层数控制梯度组分的分布,并采用逐层浇铸的方法制备了不同层数的EP/PU梯度互穿网络聚合物(IPN)材料;测试了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以及冲击性能;研究了梯度层数变化对这些性能的影响,并同普通IPN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质量比和梯度因子情况下,梯度层数越多,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越高,弯曲强度越低。梯度IPN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高于普通IPN,弯曲强度低于普通IPN。  相似文献   

7.
本文了论述了以聚氨酯、环氧、烯类聚合物互穿网络(IPN)为基础制备的耐酸涂料,并介绍了该涂料的组分选择、NCO/OH当量比,助剂等因素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聚氨酯—丙烯酸互穿网络聚合物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探索了合成聚氨酯-丙烯酸乳液的一种新方法,即先在丙烯酸酯混合单体中进行聚氨酯溶液聚合,再将合聚氨酯的丙烯酸酯单体进行乳液聚合,得到稳定的互穿聚合物网络乳液。这种乳液涂膜具有较高的耐水性、耐污染性。  相似文献   

9.
环氧—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导电涂料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以环氧-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EP-PUIPN)为基料,镀银铜粉为导电填料的导电涂料。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不同配比EP-PUIPN的两相相容性,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IPN的玻璃化温度。讨论了EP-PUIPN的结构及选择,镀银铜粉的粒度及含量对导电涂料的电阻率和使用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90/10EP-PUIPN作为基料,镀银铜粉的含量为80%、粒度为400目,涂膜的电阻率低,使用性能好。  相似文献   

10.
11.
环氧/聚氨酯IPN连续梯度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控制组分流量的机械连续法制备得到了具有连续梯度的环氧/聚氨酯IPN梯度材料.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热分析以及扫描电镜等手段表征了材料的梯度结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材料具有较好的梯度结构,组分的含量从一端到另一端梯度渐变.通过梯度材料的硬度和密度的分析,计算得到了梯度材料中各组分体积分数沿轴向的变化情况.所制备的梯度材料中存在微孔结构,并且随着聚氨酯组分含量的增多,微孔孔径变大,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12.
向前  淡晓宏 《塑料工业》1993,(6):19-21,26
冷浇注型绝缘树脂是通讯电缆、输变电力电缆附件的重要组成材料之一。由三羟甲基丙烷、蓖麻油、活性烯类单体等构成树酯基材,填充SiO2等无机填料。固化后,形成绝缘聚合物互穿网络。将这种材料按双组份配蚵以长期贮存,混合后可在室温下浇注,并可在12~24小时内完全固化。固化后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可作为冷浇注型电缆附件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3.
高稳定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选择最佳的乳化剂及乳化工艺条件来制备稳定性优良的环氧树脂乳液。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气相SiO2对环氧树脂E-44的乳化稳定作用。结果表明:气相SiO2的表面性质对环氧树脂E-44的乳化稳定作用有较大影响,未改性的气相SiO2没有乳化作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的气相SiO(2DTAB-SiO2、CTAB-SiO2)能形成较稳定的O/W乳状液,其中用浓度为1×10-3mol/L、接触角为84.1°的CTAB改性气相SiO2得到的乳状液稳定性最好。CTAB-SiO2与环氧树脂专用乳化剂EP-1合用形成的乳状液为W/O/W型多重乳液。  相似文献   

15.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以及二羟基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WPU)预聚体,在此基础上加入环氧树脂(EP,E-44)制备了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PUE)复合乳液。探讨了不同环氧树脂含量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对胶膜的力学性能、吸水率、接触角和热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量的环氧树脂改性过后的复合乳液比较稳定;随着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乳液粒径和黏度增大,同时胶膜的拉伸强度增大,水的接触角增大,胶膜的热稳定性增加。E-44质量分数为7%~9%时,复合乳液及其胶膜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环氧树脂/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共混法制备了凹凸棒土(AT)质量分数分别为1%、3%、5%、10%的环氧树脂(EP)/A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拉伸测试、SEM、DMA、TGA等测试方法对该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T在EP基体中基本达到均匀分散,与纯EP树脂相比,不同AT用量的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有所提高,表现出较好的韧性。此外,加入AT后,EP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大,热分解温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将四澳双酚地环氧氯丙烷依次投入附有冷凝装置的三日烧瓶,使溶解。55~80℃加碱(一),反应四小时。加入适量溶剂,投入催化剂,加碱(二),加毕反应l~2小时,然后进行水洗脱本等后处理最后得成品。产品有机氯含量可降低到0.00022当量/100克,而且由于闭环反应完全,环氧值也略有提高(>0.254当量/100克)。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加入低浓度的碱,很少有副反应产生,后处理也很容易进行。采用添加催化剂进行二次加碱以降低有机氯含量的方法是提高高澳环氧树脂品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工艺简单、效率高,产品…  相似文献   

18.
石钢 《辽宁化工》2006,35(11):632-633,637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酯等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环氧树脂为改性剂,经聚合得到热固性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介绍了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生产工艺过程,讨论了各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聚氨酯不饱和聚酯互穿聚合物网络体系的反应动力学,求出了PU的反应速度常数k。实验结果表明,PU在半-IPN体系中的反应为二级反应,IPN体系中PU组分与UP组分的反应相互影响:UP组分使PU组分的前期反应速度变慢,后期反应速度相对增加;PU组分使UP组分聚合的诱导期明显缩短。PU和UP的配比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是反应前期PU组分含量越高,PU组分反应转化率也越高;反应后期,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以甲基四氢苯酐和间苯二胺作固化剂时 ,环氧树脂包封料的固化放热现象 ,测定了不同固化剂体系的包封料力学性能、电性能、密度和吸水性。结果表明 ,间苯二胺的活性大于酸酐固化剂的活性 ,但填料的加入使胺固化的放热降低 ,酸酐固化的升高。胺固化的冲击强度较高 ,加入填料可提高拉伸强度。胺固化的介电常数 ,介电损耗角较高 ,但体积电阻率较低 ,其吸水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