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一维  张颖  汪大云  韩恩山 《电池》2011,41(4):213-215
用凝胶—溶胶法,按n( LiV3O8)∶n[LiNiO2(或LiMn2O4)]=12∶1制备了掺杂Ni、Mn的LiV3O8,用XRD、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掺杂未对样品的晶体结构产生影响;掺杂Mn的样品在1.8~3.8V以0.1C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为387.9 mAh/g,比未掺杂样品的299.9...  相似文献   

2.
F-掺杂锂钒氧化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LiF、LiOH和NH4VO3为原料.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了F掺杂锂钒氧化物LiV3F2xO8-x(x=0.01、0.025、0.05、0.1).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手段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得样品的结晶性较好、结构完整.F的掺杂能有效提高锂钒氧化物的首次充放电容量,但如果掺杂量过多,则会损坏材料的循环充放电性能.在所有掺杂样品中,理论组成为LiV3F0.05O7.975的样品表现出较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3.
刘进  张泽志  兰尧中 《电源技术》2006,30(7):552-554
以Li2CO3和V2O5为原料,采用固相配位化学反应法合成了层状锂钒氧化物LiV3O8。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观察,所得产物具有较小的晶粒。充放电结果显示,电流密度为0.5mA/cm2,充放电区间为1.5~4.0V时,首次充放电比容量达到210mAh/g,高于同等条件下传统方法制备所得产物的首次放电量,具有很好的储存性能。  相似文献   

4.
锌酸钙的共沉淀制备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绍山  李升宪 《电池》2004,34(2):114-115
以不同原材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锌酸钙.XRD分析显示:合成的锌酸钙与标准样品的结构一致,化学组成为Ca[Zn(OH)3]2·2H2O.对电池进行100周充放电后,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并未发生变化,但晶体尺寸变大.实验表明以硝酸锌和硝酸钙为原料制得的样品具有较小的粒径而显示出较好的充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5.
LiV3O8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LiOH、LiCO3和V2O5作原材料分别通过凝胶法和高温反应,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3O8.利用XRD、SEM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通过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技术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凝胶法合成的LiV3O8具有较高的嵌锂容量和良好的循环可逆性,在0.1 C倍率和1.8~3.6 V的电压范围内具有260 mAh/g的首次放电容量.  相似文献   

6.
以过硫酸钾(K2s2O8)和硫酸锰(MnSO4· H2O)为反应起始原料,采用液相法制备出了纳米MnO2.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进行结构与形貌分析,并通过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对二氧化锰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液相沉淀法,在pH等于1.0,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2 h的条件下制备出的二氧化锰为纯四方晶系α-MnO2.循环伏安测试表明二氧化锰在较小的扫描速率下有较好的电容性能.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表明二氧化锰有良好的电容性能.  相似文献   

7.
闫芳  叶乃清  田华  钟卓洪 《电源技术》2012,36(1):49-51,78
以LiNO3、Ni(CH3COO)2·4 H2O、Co(CH3COO)2·4 H2O和Mn(CH3COO)2·4 H2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燃烧法在空气中合成了LiNi1/3Co1/3Mn1/3O2.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充放电测试仪对合成产物的成份、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结晶良好,粒度适中,大小均匀,具有α-NaFeO2型层状有序结构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2.5~4.35 V电压区间充放电,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69.05 mAh/g,第5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仍有152.83 mAh/g.在深度充电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LiOH·H2O、NH4VO3、H3PO4和柠檬酸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Li3V2(PO4)3].考察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原料配比等条件对产物组成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Li):n(V)=3.2:2.0投入原料,在700 ℃下煅烧8 h,合成的正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样品在0.1 C充放电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30.0 mAh/g.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以溶胶-凝胶法合成纯相Li3V2(PO4)3晶体所需温度比固相法低.  相似文献   

9.
以FeSO4.7H2O,H3PO4,H2O2和NH3.H2O为原料合成纳米化的FePO4.1.5H2O,并将Li2CO3、FePO4.1.5H2O和葡萄糖混合球磨,在800℃下通过碳热还原合成LiFePO4/C。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CV)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相同温度下,不同合成时间LiFePO4/C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800℃12 h下合成的样品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0.2C(1C=150mAh/g)倍率下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2.7mAh/g,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0.
以乙酸镁为镁源,用LiOH·H2O、Fe(NO3)3·9H2O、NH4H2PO4为原料,通过水溶液法制备了掺杂Mg2+的LiFePO4/C正极材料.用XRD、SEM、恒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谱(EIS)方法,研究了Mg2+掺杂对LiFePO4/C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g2+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