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与现代主义盛行时期对城市公共空间有所忽视的大不相同,从70年代起,与城市未来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公共空间越来越引起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的重视,城市地下空间通过整合城市街区、广场及外部空间,可以形成充满活力的城市外部公共空间,通过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分析,和对城市形态与功能的特征分析,从理论上探讨地下公共空间的作用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以实现让城市公共生活回归城市新空间,新公共空间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2.
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一种,是满足大型活动集散、娱乐休闲、科普教育等的公共交流场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日趋成熟,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在满足整合现有城市空间和景观要素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营造一个多元化的居民公共生活中心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太和县祥和广场的规划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城市广场的多元发展性。  相似文献   

3.
广场与城市整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济威 《城市规划》2002,26(2):55-59
城市广场是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 ,在广场中可进行各种民俗活动、纪念活动、文化活动 ,组织交通集散 ,提供市民休息、交往空间 ,还可作为商贸场所。除此以外 ,广场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 ,就是整合城市环境。论文介绍作者近年来的几个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 ,探索广场对城市环境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临海市崇和门广场的城市设计为例,阐述了以广场这一重要的城市要素为核心,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段进行城市整合,具体探讨了新老整合、开放空间整合、视廊整合、核心与周边整合、行为与空间整合等.  相似文献   

5.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涵盖多种学科的研究视角,是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有效方式。城市广场作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毫无疑问也可以通过城市设计视角来研究。文章从城市设计的不同维度出发,分析了不同类型广场的现存问题,探讨总结了相应广场空间设计策略,旨在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从"意义"的角度谈广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环境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精神功能.广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是城市公共生活发生的主要场所,还是表达城市文脉和城市精神的主要场所.从意义的角度出发,探讨广场环境的特征,在分析形式、意象、意蕴等不同层面在广场环境中所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广场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整合、融合自然和历史再生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从微观的城市设计层面出发,建立由行为分析、需求分析、制定策略三个步骤组成的研究框架。以南京市鼓楼广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行为场所观察法、实地访谈法三种调查方法,了解公共开放空间内活力要素的运用,探讨环境行为对公共空间的影响作用,根据研究结果确立整合设计的策略,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服务生活品质,为规划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各地城市的不断快速发展,广场已逐渐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广场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活动、集会、游憩等重要活动的场所.文章以昆明市西寺塔广场为例,以使用后评价(POE)理论作为基本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查询、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该广场的使用现状、使用者的体验及感受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文章旨在通过对该广场研究为基础,为今后此类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魏景 《中州建设》2004,(5):61-61
城市中的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空间的变迁往往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形态,城市的文化以及城市观念处在全面深刻的变革之中。城市不再仅仅是对人的地域归属的表达,而是从真正意义上归属了本位主体:居民。因而城市的公共空间也越来越体现出这种归属的变化。城市的市民生活摆脱了从居所连接办公室以及连接到极少数个人节点空间的点线游戏,开始在公共中伸展。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广场见证并影响着这种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曦 《山西建筑》2010,36(11):48-49
通过分析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及构成,探讨了建筑、街道、广场、绿地系统等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要素,阐述了这些基本要素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作用以及体现出来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李源 《山西建筑》2012,38(17):35-36
通过对上海人民广场和北京西单商业区的公共空间整合分析,提出实现具有复合性、多样性、和谐性特征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关键是整合公共空间中的城市地面交通空间和地上地下建筑空间。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0,(1)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tock planning,fine planning promotes intensive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to become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urban space utilization.The three-dimensional development of urban public space promotes the emergence and gradual growth of urban sunken square.However,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urban sunken square.In order to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between the sunken square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 the domestic mega city,the Shanghai Wujiaochang Sunken Square was selected for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understand the main problems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is case.The common problem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lack of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sunken square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were obtained and the role of integration of the two was clarified.It is expected that the design points of sunken square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tegration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follow-up design.  相似文献   

13.
李新海 《山西建筑》2008,34(17):70-72
结合目前城市广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从城市广场的定义及分类出发,提出了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要点及原则,并指出现代城市广场的设计应"以人为中心",力求创造出一个与人密切联系、富有生命力的广场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4.
白雪锋  许浩  江文琪 《中国园林》2023,39(7):133-138
近代南京是中国最早开启近代化建设和提出绿地系统的城市之一,园林类型主体由私家园林向公共绿地扩展,绿地的功能与权属发生变化。基于Arc GIS平台,结合空间句法和分形理论,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下南京近代园林的类型和分布演变。研究表明:1)近代园林数量呈倒“V”形生长,清末主要为私家园林和宗教园林,民国以别墅园林、城市公园、公建附属园林为主;2)清末集中于城南,民国向城北扩展;城东园林较少,近代园林南北方向扩展能力远大于东西方向;3)近代园林主要分布于城北住宅和文教区及路网整合度较高、公共交通发达且地价小于30元/方丈的区域。总结了近代园林类型、分布与城市近代化转型背景、社会生活的变迁及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影响关系,为划定近代园林保护范围、塑造“民国文化看南京”的城市品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史琼 《建筑与环境》2013,(5):136-138
对中国而言,城市广场是一种来自异国的文化现象.但它正极大的改变着中国传统公共空间状况,同时也改变着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正由于中西文化、观念、习俗与政治的不同,造成中西广场的发展不平衡.并使中国古代城市广场的发展呈隐性发展状态。本文试通过观察从空间和历史人文的角度分析民族潜意识及所存现状对中国城市广场的传承、整合与嬗变进行思考。以上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城市总是应该向前发展的,会随着人们不同时期的需求而改变.但是这个过程不应该都是自上而下的控制,那么城市将失去活力:而单纯的依靠无数个体的自发将难以应对长期性问题,城市广场会失去了其聚集效应的积极作用。广场就是用来促进公共性与交流和协作的场所的一种存在形式.而非城市摆设。  相似文献   

16.
地下综合体公共空间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下综合体伴随着城市立体化再开发的进程正在迅速发展,地下综合体内的公共空间设计对城市生态化、集约化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着重阐述了城市地下综合体公共空间的概念以及公共空间一体化的必要性,并从平面功能布局、交通流线组织、开放空间整合、文化意象协调、室内装修布置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进行系统化、以人为本的设计,从而建立完整的地下空间秩序,优化城市整体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7.
张文 《建筑与文化》2014,(7):162-163
早在人类建筑文明形成的古希腊时代,容器一类的城市公共空间场所就随着人的行为活动的需要诞生。原始的公共空间活动场所如神庙、广场、浴场、甚至教堂的都为人日常的祭祀,集会,交谈提供了空间需求。建筑发展到近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的自身发展,城市具有了无限蔓延和无序的特质。单一的城市公共空间场所不能够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多元性的,以人为本的符合当代城市居民身心需求的公共容器空间才是解决城市归属感有序性缺失的唯一途径。本文以武汉天地的空间场所营造为例,阐述一二。  相似文献   

18.
文霞蔚  李铌 《城市建筑》2013,(10):208-208
在城市设计中,城市广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块。本文以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广场的演变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广场的社会品质(非物质要素)和空间品质(物质要素)两个方面,阐述了神心态到大众审美需求的转变。最后提出了对现代中国广场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容积率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大。当城市的集约化发展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必须通过城市再开发加以缓解。因此,城市的一部分交通功能和市政公用设施与商业、娱乐等建筑功能综合在一起,被布置于城市地下空间中。本文针对地下综合体空间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北京中关村购物中心设计案例,提出对于地下城市综合体在空间构成整合上的设计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