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柴油做捕收剂,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作起泡剂,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进行了浮选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柴油可作为石墨浮选实验的较好捕收剂.考察了矿浆酸碱度、捕收剂的用量、起泡剂的用量、分散剂和抑制剂的种类及用量对回收率的影响.当矿浆浓度为2.0000g/40.00mL,pH为6.00,0.15mg柴油做捕收剂,0.5mg六偏磷酸钠做分散剂,1 mg草酸做抑制剂,0.84mg MIBC为起泡剂,负极材料石墨浮选效果最好,回收率可达98.56%.  相似文献   

2.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推进,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爆发式的发展,这对电池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进而对锂离子电池洁净厂房的建设条件也变得越来越严格。电池生产车间内,水汽、灰尘的存在轻则会使电池品质下降、报废,重则带来安全隐患,如爆炸,因此环境控制成为锂离子电池生产车间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洁净度、湿度和NMP废气回收三个方面来阐述锂离子电池洁净厂房环境控制的方法,为锂离子电池洁净厂房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主要集中在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的分离回收,采用的方法可分为火法冶金法、物理分选法以及湿法冶金法.应用最广泛的是湿法冶金法,其中最主要的是用酸浸出联合溶液萃取法,其次还有沉淀法、电解法等,对于离子交换法分离方面也有相关报道.根据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和未来的环境要求,今后的回收利用将朝综合处理和...  相似文献   

4.
梁新成  张勉 《电源学报》2022,20(4):86-91
车载退役锂离子电池内部包含贵金属和有毒物质,且与其他电池相比优势明显,故挖掘其潜能有重要意义。分析了锂电池老化的机理,指出性能衰退的必然性。对锂电池回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延长锂电池使用寿命的可能方向,梳理了现阶段我国在相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电池正负材料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可充电电池,发展速度极快,在各个行业都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发展状况,综述了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进展情况,并结合前期的研究认识和各种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发展前景,对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电池中贵重金属的回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王晓峰  孔祥华  赵增营 《电池》2001,31(1):14-15
新型储能器件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中含有大量的钴 ,镍等贵重金属元素 ,尝试将传统的络合法与离子交换法相结合 ,实现了对材料中的多种金属元素的分离和回收 ,其中钴镍两种金属的回收率分别达到了 84.9%和 89.1%,工艺流程简单 ,是一种可行的回收工艺 ,对其他工业产品中的类似金属的回收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锂离子电池回收的必要性,综述了近年来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的主要方法。对未来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陈亮  瞿毅  赵鹏飞  唐新村 《电池》2011,41(2):59-61
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的钴,通过草酸铵[(NH4)2C2O4]沉淀-固相法制备钴酸锂(LiCoO2),考察了(NH2)2C2O4用量、沉淀反应温度及时间等的影响,最优条件为:n(C2O42-):n(Co2+)=1.15:1.00,在40~50℃下沉淀10 min,相应的钴回收率为99.2%.将CoC2O4和过量5%的Li...  相似文献   

9.
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钴的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溶-液流旋分,将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富钴粉料分离,在H_2SO_4-H_2O_2体系中对该粉料浸出.采用先低液固比再高液固比浸出的方法,效果优于传统的连续高液固比浸出,钴的总浸出率约为98.23%.低液固比浸出最优条件为:2 mol/L H_2SO_4、H_2O_2用量1.5 ml/g、240 min、95℃、液固比4 ml/g,钴的浸出率为58.46%,终点pH=3.44.  相似文献   

10.
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有镍钴金属的废旧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主要采用"放电→热解→破碎→分选→湿法冶金"工艺,得到高价值的镍钴产品。为了缩短三元材料制备路径,对湿法冶金得到镍钴锰溶液直接共沉制备三元材料前驱体。对于体积较大的废旧磷酸铁锂(LiFePO_4)动力锂离子电池,一方面,开发自动化的拆解分选工艺和设备是电池回收处理的难题;另一方面,将报废电池中的正极材料再生为电池级的LiFePO_4和碳酸锂(Li2CO3)电池材料是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 L iNixCo1-xO2 --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i(OH)2、Co(OH )2及LiOH*H2O为原料合成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Nix [ WTBZ〗Co1-xO2(0≤x≤1).XRD测试表明,随n(Ni)∶n(Co)的逐渐降低,晶胞参数a、c、V明显减小,原因是LiNixCo1-xO2晶胞中有部分Ni3+和Co3+取代部分Li+应占据的位置.SEM分析表明,产物颗粒基本均匀,一次粒子颗粒间的边界较明显,粒径分布为 1~10 μm,平均粒径为4.62 μm.合成材料的充放电性能较好,LiNi 0.3Co0.7O2的首次充电容量达到156 mAh/g.  相似文献   

12.
尹立辉  高俊奎  杜萍 《电源技术》2006,30(3):187-188,223
采用复合电镀法在铜箔上首先沉积镍-二氧化硅镀层,然后再电镀锡制备镍-二氧化硅-锡复合电极,用作锂离子蓄电池阳极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测试。首次充电(合金化)容量为801mAh·g-1,首次放电(去合金化)容量达到706mAh·g-1,初次充放电效率为88.1%,2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仍保持在465mAh·g-1。Ni-SiO2-Sn复合电极的循环性能明显好于Sn-Ni合金电极和电镀Sn电极。  相似文献   

13.
详细讨论了由镍、钴、锂锰氧化物制作的高倍率型18650LiMnxNiyCozO2锂离子电池在常温下的高倍率电性能、安全性能和贮存性能,发现由该材料制作的18650锂离子电池不仅容量高,大电流循环性能好,而且安全性优于钴酸锂,贮存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4.
层状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提出以碳酸盐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Ni1/3Co1/3Mn1/3CO3前驱体,再和锂源混合高温固相合成了锂离子蓄电池层状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扫描电镜(SEM)对Ni1/3Co1/3Mn1/3CO3前驱体和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SEM测试表明LiNi1/3Co1/3Mn1/3O2的形貌近似为球形,且颗粒分布均匀。并对其进行了充放电性能和循环伏安研究,实验结果表明:LiNi1/3Co1/3Mn1/3O2在25℃、2.5"4.6V电压范围,0.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82.97mAh/g。  相似文献   

15.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Co1/3Ni1/3Mn1/3O2的安全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LiCo1/3Ni1/3Mn1/3O2(L 333)作为正极材料,MCMB(中间相炭微球)作为负极材料,制成AA型锂离子蓄电池.对电池进行了热稳定性、过充、短路、穿钉等安全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L 333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耐过充性,在短路和穿钉实验中也可以满足安全性的要求.L 333正极材料资源丰富、价格较低、高温和安全性能优良,是锂离子动力电池有优势的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16.
汤宏伟  徐秋红  常照荣  李云平  齐霞 《电池》2005,35(2):133-134
将前驱体CoOOH(通过自制的连续式反应器,采用湿法合成制备)和LiOH·H2O,通过固相反应法合成了结晶度好的LiCoo2.差热-热重分析表明:650℃就已经反应完全;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合成的材料具有完美的层状结构;扫描电镜显示:CoOOH在焙烧过程中,边缘开始球化;IR分析说明:LiCoO2中Co-O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17.
从不合格锂离子蓄电池中直接回收钴酸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一种从不合格锂离子蓄电池正极片中直接回收钴酸锂的新工艺。先将LiCoO2从铝箔上分离开,然后再在高温下除去正极片中的聚偏氟乙烯(PVDF)和碳粉等杂质,得到最后的粉末样品,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技术对最后得到的样品进行了微观形貌与晶相结构的研究。结果发现,最后得到的钴酸锂中只含有少量的Co3O4杂质,经分析碳和氟的含量分别为0.018%和0.021%。SEM表明,样品表面光滑,颗粒细小均匀。  相似文献   

18.
杨固长  崔益秀  孟凡明 《电池》2004,34(5):366-367
介绍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正、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蚀刻与顸处理及热压与直接涂布两种电极制备工艺.主要概述了电极各组分配比、电极孔率、正极前后膜厚度比与电性能的关系.优化电极参数可以提高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  相似文献   

19.
刘云建  沈湘黔 《电池工业》2010,15(5):284-288
采用商品化的LMnO4和石墨作为正负极材料制作锰酸锂动力电池(347080-16Ah),并对其进行热冲击、穿刺、短路和过充安全等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电池经过热冲击、穿刺和短路测试后,未发生爆炸、起火现象;但是3C/10V过充后,电池发生爆炸,并放出大量黑烟,电池表面最高温度达到290℃;黑烟的主要成分是CO2、CO、H2、CH4、C2H6、C2H4和炭黑,爆炸后的粉末主要成分为C、MnO和Li2CO3。  相似文献   

20.
闫芳  叶乃清  田华  钟卓洪 《电源技术》2012,36(1):49-51,78
以LiNO3、Ni(CH3COO)2·4 H2O、Co(CH3COO)2·4 H2O和Mn(CH3COO)2·4 H2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燃烧法在空气中合成了LiNi1/3Co1/3Mn1/3O2.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充放电测试仪对合成产物的成份、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结晶良好,粒度适中,大小均匀,具有α-NaFeO2型层状有序结构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2.5~4.35 V电压区间充放电,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69.05 mAh/g,第5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仍有152.83 mAh/g.在深度充电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