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工作流过程元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了工作流过程元模型的相关概念,着重分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流过程元模型,提出了一种微型的、分层结构的、易于扩展的动态工作流过程元模型MINI,一种新的工作流模式即转移依赖分支模式被实现,最后介绍了MINI工作流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3.
4.
5.
提出了一个支持复杂应用的扩展工作流过程定义模型ScopePModel,它可以描述复杂结构的工作流流程,并且能够清晰地描述任务之间的控制流依赖关系和任务的补偿信息,表达出复杂工作流程的定义;同时,本文所提出的工作流过程定义模型ScopePModel,不仅可以捕捉现实世界业务流程,具有丰富的表达能力,使工作流定义的语义更为明确,而且为工作流过程定义模型验证提供了强大、丰富的理论依据,为工作流过程定义模型验证奠定了良好基础.ScopeWork是我们自行研制开发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原型系统,它基于该模型实现了复杂业务过程的工作流过程定义以及调度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基于XML的工作流过程定义语言模型XMWPDL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像当年数据库管理系统一样,工作流管理系统互不兼客,虽然WFMC成立并制定出了一个过程定义语言的规范,但是要达到交换和互译很难.本文提出了一种描述工作流模型的过程定义语言模型XMWPDL,继承了WfMC的WPDL语言模型和XML的优点,是真正实现了通用的过程定义、交换和互译的语言. 相似文献
11.
12.
现代企业流程所固有的多变性和灵活性,凸显了工作流在处理动态不确定因素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ECA(event—condition—action)规则和活动选取一组合规则的动态工作流模型。该模型采用柔性活动对流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封装,用活动选取一组合规则来约束柔性活动的具体化过程,并设计了一种高效的活动自动选取一组合算法,来实现柔性活动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UML的工作流建模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工作流模型是对工作流的抽象表示,也就是对经营过程的抽象表示。由于工作流需要在计算机环境下运行,因此建立相应的工作流模型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工作流建模方法存在着复杂、僵化、缺乏反馈等缺点,在分析了传统工作流建模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结合工作流公共数学描述,提出了基于UML的工作流建模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它对传统工作流建模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15.
UML活动图在工作流过程建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建模语言,其引入活动图的目的之一就是用于企业建模或描述工作流。根据具体应用需要,对活动图的子过程活动、逻辑连接符、控制流边等进行了扩展,给出了扩展后UML活动图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Petri网是一种很有效的模型描述语言,不仅能描述系统的结构特性,同时还能描述其动态特性,尤其适用于描述含有并行成分的系统,而工作流技术作为实现企业过程集成的有效手段,广泛用于各种场合。在简要介绍了Petri网和工作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指出了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的优点,讨论了将工作流模型转化为Petri网模型的基本原则,并且提出了一种扩展的Petri网模型作为一种工作流建模的工具,最后对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Despite the industrial nee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on-intensive business processes, few scientifically grounded approaches exist to support such initiativ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approach that builds on concepts that are part of a product-oriented view on process optimization. Essentially, this approach allows end users to flexibly decide on the best possible way to create an informational product within the limits that are imposed by regulations and logical dependencies. We argue that this provides various benefits in comparison to earlier work. To support end users in making sensible decisions, we describe two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provide them with recommendations to this end. We formalize these alternatives and discuss their relativ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overall approach, which we refer to as Product-Based Workflow Support, is demonstrated by a workflow system that is realized using ProM and DECLAR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