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妊须放在安全工作的首位,文章从发生瓦斯爆炸灾害事故的原因及特点研究和探讨防止瓦斯爆炸灾害事故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淮南矿业集团某矿2113顺槽掘进工作面发生的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原因,提出了掘进过程中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防范措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安全生产法》将于11月1日起施行。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各类重大特大生产事故接连发生。特别是近期发生的山西吕梁交城煤矿爆炸、黑龙江鸡西煤矿特大瓦斯爆炸等事故,令人震惊,造成了人员、财产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煤炭的开采,煤炭的开采水平的深度的加大,特别是近年来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防治瓦斯爆炸事故是多方面的工作,其中对井下电气设备的防爆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该文就DW80-200(350)系列开关有着一些不安全因素进行阐述,并提出改造方案,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4月以来发生6起较大瞒报事故 据通报,4月26日,黑龙江省鸡西市滴道区桂发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事故发生后,该矿瞒报事故并转移遇难者遗体,矿主逃逸,后经通缉,现已投案自首.  相似文献   

6.
瓦斯是我国煤矿的主要灾害因素之一,从每年的事故统计中来看,绝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约占特大事故总数的70%左右。本文中笔者结合大黄山豫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瓦斯治理技术的经验,谈几点粗浅认识,以便和同行交流与学习。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难题,以西曲矿18401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工作面多个位置进行瓦斯含量监测,分析了工作面瓦斯来源及瓦斯分布特征规律,提出了本煤层预抽、高位裂隙带抽采、煤柱钻孔综合瓦斯治理技术实现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同时为类似地质条件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造成26人遇难的河南义煤集团渑池县巨源煤业有限公司"十二·七"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是河南省2010年以来发生的第七起重大煤矿事故,也是2010年第三起省属骨干煤炭企业整合或兼并矿井发生的重大煤矿事故.  相似文献   

9.
在开采煤矿时,电气设备故障容易引起粉尘爆炸、火灾、触电和瓦斯爆炸等事故,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文章通过下文对煤矿电气设备安全隐患问题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究,目的是为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0.
工作面初采期间初次来压,临近煤层由于受采动影响而涌出的卸压瓦斯,避免邻近层瓦斯大量涌入回采工作面,造成瓦斯大面积超限,易发生重大事故。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提出综采工作面初采及回采期间的瓦斯治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有效控制采空区、上隅角及回风巷的瓦斯浓度,降低瓦斯对工作面初次、回采期间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用事故树分析法,分别选取加热炉爆炸事故和煤气管道爆炸事故作为顶上事件,对蓄热式加热炉进行系统安全分析,并提出了增强其安全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芳 《冶金动力》2001,(6):37-38,40
介绍了一燃气锅炉在停炉期间发生煤气爆炸事故的经过,分析了事故原因,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罗静 《铜业工程》2012,(2):25-28
根据铜镍冶炼厂煤粉采用正压气力输送的实例,参照相关规范,采用安全技术,从设计着手排除输送系统内煤粉静电起火、自燃起火的物质条件。排除煤粉和气体混合物点燃能降低的物质条件。从设计上排除煤粉输送系统爆炸事故发生的其它物质条件。在使用浓氮作惰化气流载体时,必须采取防止浓氮窒息和保护人身安全的技术措施。针对气力输送终端气固分离的技术环节,提出了采用旋风子替代输送管路"终端箱"的改进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对钢铁企业煤气安全事故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煤气在大气中的扩散模型,分析企业常见的泄漏、中毒、火灾、爆炸事故,为企业的煤气安全运行提供指导和借鉴,为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邯钢第一和第三炼钢厂转炉的煤气柜进口煤气,采用了加装自动回收、拒收装置的技术措施,有效预防了煤气柜、电除尘器等爆炸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一次风机是转炉炼钢的关键设备,由于工作环境恶劣,风机的长时间稳定运行问题一直是钢厂设备管理的难点.该文对一次风机爆炸事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硫化物是煤气安全生产的"隐形杀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硫及硫化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提出了硫化氢腐蚀设备的机理和由于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引起煤气着火、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结合事故统计分析将转炉炉内"喷爆"事故分为材料引起"喷爆"、操作引起"喷爆"、设备引起"喷爆"、工艺引起"喷爆"、综合因素引起"喷爆"等五类,剖析了"喷爆"产生机理,并就"喷爆"事故预防原则与控制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耿丽艳 《有色矿冶》2006,22(5):45-47
在对某厂5万m3转炉煤气储存系统所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基础上,运用美国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第七版),对其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储存系统的火灾爆炸指数为97,即危险等级为中等.为降低该储存系统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进行补偿.补偿的结果表明,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0.
 高炉在喷吹高挥发性煤时,为避免煤粉着火及爆炸,保障供煤系统安全运行,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控,使压力、温度、系统氧含量、CO含量等参数被控制在所要求的范围内。为此对喷吹高挥发分煤时的供煤系统(包括烟气系统、制粉系统、喷吹系统、喷煤量计量等)进行了改进并应用到生产实际中。结果表明,喷吹煤粉的挥发分能够提高到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