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有大量膨胀土渠段,如何解决膨胀土渠道的边坡稳定,是水利工程设计的难题之一。通过邯邢段膨胀土渠道滑坡跟踪调查,分析滑坡原因,提出膨胀土渠道滑坡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磁县干渠膨胀土段长7.7km,对渠道施工影响大,易发生冲沟、滑坡等地质灾害,施工技术难度大.改性土是将一定比例的水泥掺入膨胀土中,改善膨胀土的性质、结构,使其丧失膨胀潜能,提高其强度和承载力.依据磁县段改性土施工监理经验,提出渠道改性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膨胀土渠坡降雨入渗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降雨入渗对膨胀土渠坡稳定的影响.研究表明,膨胀土的裂隙是控制膨胀土渠坡稳定的重要因素,降雨是诱发滑坡的直接原因.同时,还证明了降雨对膨胀土具有一定的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4.
罗冲  刘谢伶 《红水河》2011,(5):143-146
介绍了膨胀土边坡的失稳特点和膨胀土滑坡防治的原则与方法,并根据膨胀土的实验结论,总结了膨胀土边坡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绿色护坡,支挡结构和卸土反压等,对膨胀土边坡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澄碧河水库溢洪道进水渠膨胀土滑坡特征与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澄碧河水库排洪道进水渠膨胀土滑坡的勘测、设计和施工,论述膨胀土滑坡的成因、特征及对膨胀土滑坡的有效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南宁洗衣机总厂滑坡为膨胀土滑坡,对滑坡的特点作了描述,探讨了该滑坡产生的原因,结合膨胀土滑坡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对该滑坡进行了工程处理,并经过1988年~1990年3年的雨季安全运行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膨胀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和反复胀缩变形,性质极不稳定,极易造成滑坡灾害,根据GBT50600-2010、SL18-2004等规范要求,对漳河灌区膨胀土渠道滑坡边坡的整体稳定性与内部稳定性进行详细复核验算,并采用土工格栅对膨胀土渠道滑坡进行处理。将土工栅格设计方案与传统M7.5浆砌石仰斜式挡土墙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土工格栅对膨胀土渠道滑坡进行处理具有明显的经济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膨胀土地区工程滑坡危害,工程通过总结南水北调南阳膨胀土试验段工程渠道开挖质量管理经验,分别从膨胀土开挖前、施工过程中和完成后系统的阐述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提出边坡渗水和滑坡应急处理等难点的处置方式,以供渠道、建筑物膨胀土开挖建设管理借鉴。土方开挖工程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难度普遍较小,但是由于膨胀土的工程危害性,施工时要提高认识,加强预控杜绝或减少膨胀土滑坡等危害。开挖过程中重视外水引排、内水疏导,防止开挖坡面含水率反复变化,合理安排施工组织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磁县所经渠段地质条件复杂,其中膨胀土渠段长度约15.43km,膨胀土开挖卸荷后,裸露边坡遇强降雨易产生边坡失稳,依据膨胀土失稳渠段的膨胀土特性、失稳原因,采取了抗滑桩方案对滑坡进行处理,经连续3年的位移监测,变形已趋于稳定,处理效果满足设计要求。1.膨胀土滑坡段设计情况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北省磁县段总长40.056km,其中膨胀土渠底线以上分布长度15.43km,滑坡  相似文献   

10.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膨胀土试验段(南阳)一期工程试验过程出现的滑坡及拆除过程中的地质揭露情况,通过对滑坡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滑坡可能产生的原因,包括时间具有季节性、膨胀土性质、岩层产状、古地形和新地貌等,结合现场试验最后提出了预防膨胀土渠道滑坡的防治措施,包括做好排水、防渗措施,防止坡度过陡,减少渠道坡...  相似文献   

11.
对石灰加固膨胀土机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明确了石灰加固膨胀土性质变化的过程离子交换是石灰加入土中最先发生的反应,之后发生絮凝和结团、结块,使膨胀土的性质快速发生变化。现有机理研究成果表明硬凝反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能提高土体的强度;碳酸化和结晶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土体的强度;扩散和胶结是使土体内部产生变化的原因;微观结构和矿物组成的变化是石灰改性膨胀土的内因。提出了进一步从土中离子含量的定量变化、土的微观结构的定量分析、以及石灰加固膨胀土中吸力的变化等方面开展石灰加固膨胀土机理研究的新思路;并阐述了石灰加固膨胀土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基本上可以忽略。研究工作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石灰改性膨胀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膨胀土问题是引江济汉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在大量的试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经对比分析,确定适合引江济汉工程区特点的分类指标及分类方法。为适应膨胀土分布不均一的特性,采取"样本1/3"法则对单层土体的膨胀性进行判别及"厚度1/3"法则对渠道膨胀土进行界定。并根据膨胀土的宏观地质特征,进行野外快速判别,以指导工程施工。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膨胀等级的渠段进行可靠、经济合理的工程处理。  相似文献   

13.
裂隙性是膨胀土的基本特性之一,膨胀土原生裂隙因其所处环境改变时裂隙发生演化,由此引起膨胀土强度衰减和渗透性质增大.文章从裂隙产生及演化机理出发,阐述了膨胀土裂隙在水分、温度及应力作用下的裂隙演化规律,对膨胀土裂隙在宏观、细观、微观尺度进行研究方法概述,分析了裂隙演化对膨胀土工程性质的影响,针对裂隙演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室内膨胀土测试试验,对邯郸膨胀土的击实土样的胀缩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膨胀力与初始含水量、初始干密度及膨胀率与压力、初始含水量及初始干密度的定量关系,并根据膨胀土胀缩变形的物理机制对各因素对膨胀土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安哥拉Cacuaco地区残坡积的黏土、粉质黏土为典型的膨胀土,由于缺乏相关资料和工程经验,在该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具有较大的风险和技术难度。通过对区内某水泥厂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采取室内土工试验,现场原位测试等方法得出了Cacuaco地区膨胀土的膨胀率、剪切强度、固结、渗透系数等基本工程性质指标,揭示了该膨胀土含大量亲水矿物、增湿强度大幅衰减、无荷膨胀率较高等主要特点。同时,基于对拟建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和评价了膨胀土地基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该地区地基基础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膨胀土非饱和渗流的过程伴随着膨胀应变的产生。探明多场耦合作用下膨胀应变对膨胀土边坡非饱和降雨入渗的变化规律至关重要。基于有限差分渗流理论、降雨入渗模块的二次开发和膨胀应变的施加,采用C++和FISH语言编制程序,将膨胀应变引入非饱和土的流-固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膨胀应变和应力应变的非饱和膨胀土多场耦合分析法,通过算例实现了降雨入渗条件下膨胀土边坡非饱和渗流的数值模拟,并探讨了膨胀应变对饱和度和暂态面积比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膨胀应变对膨胀土边坡非饱和降雨入渗的过程影响显著,其降雨入渗深度、湿润锋扩展速度和暂态饱和区时空分布受膨胀应变的控制,考虑膨胀应变时暂态面积比变化的雨后时间滞后性强于不考虑膨胀应变时。  相似文献   

17.
引江济汉工程膨胀土区段出现了渠道边坡失稳,边坡承载力降低,混凝土渠道衬砌变形、开裂等技术问题。本文在说明现场地质条件、阐述膨胀土工程危害的基础上,总结论述了当前膨胀土区段的工程施工治理措施。针对膨胀土在水下及地下水位变动区易发生渗透变形而影响基础稳定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柔性沥青混凝土边坡的设想,以提高渠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渠坡稳定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重点分析了非饱和膨胀土边坡失稳的原因,在降雨入渗的条件下,膨胀土常发生浅层滑动,这种滑动与通常饱和土的边坡失稳的原因是不同的.为了弄清膨胀土边坡滑动(主要是浅层滑动)的机理,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附近进行了大型人工降雨试验,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由此认为,采用通常饱和土边坡稳定分析方法来校核非饱和膨胀土边坡的稳定,对于深部过于保守,而对浅部则不够安全,因此是不合适的.根据非饱和膨胀土边坡失稳的机理提出了防止边坡浅层滑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对多种类型土工格栅与膨胀岩相互作用条件下的土体变形特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吸湿条件下,膨胀岩产生明显的膨胀变形,土体产生张拉性裂缝而破坏。铺设土工格栅后,可以使膨胀岩的侧向变形明显减小,但对土体垂直沉降的影响不大。同时,格栅可以有效抑制裂缝的发生和发展,并改变了膨胀岩膨胀变形发展的模式和规律,更重要的是,土工格栅对土体吸湿后水分的运移过程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表现为在一维入渗条件下,格栅加筋使得水分更难以向土体内入渗,浅层含水量开始变化以及稳定的时间都远远大于未加筋土,土体内含水量场的分布与未加筋土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三淅高速公路李家坪隧道膨胀土软弱围岩性质,通过三轴强度试验和膨胀特性实验等室内试验研究了含水率、干密度对膨胀土三轴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和干密度对膨胀土强度影响较大,对黏聚力的影响尤为显著,但在膨胀土的干密度较大时,干密度对内摩擦角的影响不明显。较小初始含水率的膨胀土吸水膨胀时将产生非常大的膨胀率和膨胀力,因此,工程上应对膨胀土区域采取防渗措施。此外,根据收敛约束法的理念推导了膨胀土围岩特征曲线,结果表明含水率的变化会使围岩压力发生很大变化。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了李家坪隧道塌方冒顶的原因,雨季施工造成膨胀土含水量增大,产生巨大的膨胀力,而支护体系薄弱,造成隧道冒顶塌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