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GPRS技术实现对灌区信息化的管理,通过GPRS可以实时采集灌区的水位、闸位、流量、流速以及泥位等信息,同时可以实现远程控制闸门启闭、流量采集和现场设备参数设置等功能。该服务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处理GPRS数据和通过GPRS传输控制指令,远程控制闸门和测流小车等设备。该服务闲时采集频率为每5min一组,控制时采集频率为每5s一组,控制指令的全程反应时间在2s以内。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测量精准度,避免因渠道敞开、过流量大的影响,提出采用多点多线布置的流速仪法测量。简述了交叉多声路超声波法在泵站现场明渠流量测量中的应用过程,得出该方法在明渠测流方面具有精度高、操作性及可靠性强等优点。该试验结果对研究明渠测流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农业和城乡的快速发展,水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民生活的重要商品,为了节约用水,渠道流量的准确计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超声波明渠流量计是一种先进的明渠测流仪器,它通过仪表同时测量渠道的平均流速和液位来计量流量,比以往的堰槽式方法计量流量精确度高,应在水利和供水工程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冯家山水库灌区二十多年的测流资料,归纳总结了引起明渠测流误差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强调了流速施测应注意的事项,提高了渠道流量施测精度,值得明渠灌区流量施测借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灌区信息化中的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引入工控技术,采用PLC为核心技术,利用高精度水位测量传感器、自主研发的闸位计采集现场数据,上位机远程控制并通过GPRS远程传输站点信号。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高效、稳定、便捷的特点,能有效提高灌区信息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由于广泛使用的明渠呈开口形状,且水渠中的水位高度又是一个变化值,这给明渠的水流量测量带来很大困难.本文介绍了一种带流速自校正的智能明渠流量装置,能根据所测量明渠中水的液位值,自动调整流速传感器在水中的高度,并自动校正出整个明渠两个截面的平均流速,从而实现明渠水位高度、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的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7.
灌区渠道流量计量大都以流速仪法测量为主,渠道断面布设较多数量的流速仪可有效保证测流精度,但也提高了测流难度。以太园泵站某段供水明渠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测线、多测点流速仪实测数据,将断面流量设定为输出、不同位置测点流速作为输入,对GA-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将验证结果与流速面积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仅需4个特定位置处测点流速可得到满足精度的计算结果,实现对明渠测点数量的优化,保证测流精度并为相关模型在渠道测流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引黄灌区缺少适用面广、使用方便的量水系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轨道式灌区明渠量水方法。结合PLC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及无线数据传输技术,通过系统集成的方法,研制了包括渠道断面自动测流车和远程控制管理软件的轨道式渠道断面自动测流系统。该系统可测量水位、水深、分层流速等多个参数,通过内置模型自动计算断面流量,使用GPRS无线网络将测量数据上传到控制软件,同时具备自主充电、自动启闭测流房卷帘门等功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和全自动测量。经在部分引黄灌区渠道比测试验,该系统流量测量结果与流速仪精测法的测量结果相比,误差在2%以下,满足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的要求。与传统的明渠量水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效率高、适用性强、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矩形断面明渠流速分布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通过对矩形断面明渠流速分布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建立了明渠沿垂线流速的分布公式和沿横向流速的乘幂函数分布公式以及相关系数的确定方法。经不同水槽、渠道流速资料的验证,表明提出的明渠流速分布律与实际分布特点一致,测点流速相对误差比较小,可以很好满足明渠流量测量的精度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明渠渠道进行流速、流量连续测量的计算方法,对简化明渠测流工作量、提高明渠测流精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信息博览     
明渠流量测量装置 一种简易方便的手持式明渠测流装置已经在英国投入使用。这种测流装置采用转浆式的流速传感器。备有一根伸缩式的工作杆,所测的流速和流量值由显示器以数字形式直接显示,这种测流杆既可测量溪流、管道、沟渠的流量,也可测量河流的流量。进行水流测量有两种操作方式,一是在小的溪流沟渠和管道中,只需将传感器探头平稳而且均匀地通过水流断面,另一是在大的溪流或河流中,可以沿数条铅垂线选定一些测点进行测量,得出断面平均流速,并从而确定水流的流量。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灌区量水需要,研究提出了一种用简易量水槛、超声波水位计和GPRS传输模块等元 件构成的明渠流量实时量测系统。文中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技术原理、主要部件、技术特点、适 用条件等。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充分融合了传统量水手段(简易量水槛)适应性强、精度高、造 价低的特点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快速、便捷的优点,可满足现代灌区管理对农业用水计量与实时监 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刘世海  尹凯阳  王猛 《人民长江》2018,49(9):107-111
为促进灌区信息化建设,针对灌溉渠道数据信息有线监测系统面临的布线复杂、施工及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在分析灌溉渠道数据采集节点分布特点的基础上,结合Zig Bee近距离通信技术和GPRS远距离通信技术各自的优势,设计了一款数据测量终端和用于远程数据传输的遥测终端。测量终端以一定采样频率获取监测区域水位、流量、水质等信息,通过测量终端将传感器数据以无线信号形式向遥测终端传输,遥测终端完成Zig Bee网络数据收集并远程传输至监控中心。利用测量终端和遥测终端构建了渠道数据监测网络,可用于灌溉渠道水位、流量及其它重要参数信息的监测。现场实际测试运行效果表明,该平台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实现了渠道流量的数据采集、传输及显示功能,并能够实现渠道多数据信息的采集及远程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为建成取用水监控体系,须对一定规模以上的取用水户进行实时监测。因此,制定取用水流量在线监测方案、提高对取用水流量的监控能力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分别描述了渠道型和管道型两种不同取水方式的取水在线监测设备构成和监测方法。同时提出了在线监测工作中的重点管理事项,为各地区在制定取用水流量在线监测方案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已安装在系统中的超声波流量计、压力式水位计等,对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渠首输水建筑物的水位、流量进行监测表明,现场实时量测数据较真实地反映了输水建筑物的运行状态。出水口总管的超声波流量计测量结果接近真值,比真值平均略大0.014 m3/s,水泵超声波流量计测量结果比真值平均略大0.113 m3/s。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水文部门对河流流速流量测量多种的要求,在转子式流速仪基础上,设计了1款智能流速流量仪系统,介绍了该仪表的原理,软硬件设计方法,设计了上位机系统。应用表明,该流速流量仪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测量数据的时效性,实现了水文数据的无纸记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水文数据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目前农村水资源量测和管理水平较低,农村用水系统效率低下的问题,介绍农村水资源自动化量测系统的研制和应用。该系统应用先进的电子量测技术、计算技术及多项专利技术,采用最新研制的新型流速旋浆传感器、多功能智能流速仪和流速流向仪同步测量大型农业灌区的渠道流速与流量。该系统在祁东县曹口堰示范区水库灌区的应用表明,渠系水利用率可提高10%,实现了水资源量测与管理的数字化、动态化、智能化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测试设备可避免传统风速、风向测试设备的精度和使用寿命低的问题,基于POE供电的超声波风速风向仪,利用超声波的传输特性,实现三维空间的风速和风向测量,并为远程监测设备提供一种新型的供电方式,解决由于通讯和供电距离长而引起的线路复杂和通讯信号衰减等问题。对基于POE供电的超声波风速风向仪的供电原理、核心控制及测量数据传输原理及可调节角度的机械结构原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调水水量在线监测问题,依据超声波时差法的方法原理,结合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调水末端测验断面水文特性,采用多声路超声波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前端数据采集,经超声波时差法流量模型计算实时流量,再通过GPRS信道传送到中心站,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存储、转录、发布,实现WEB远程实时流量、工作状态等查询功能。经两年多的运行,系统正常稳定,其监测精度满足一类精度站要求,可为河渠人工规则断面流量自动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河工模型试验测量断面垂线流速还需要通过人工定位测量的问题,开发研制出具有全自动功能特征的断面垂线流速自动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结合二维平面自动定位测桥,自动三维地形仪等先进技术,在将断面地形的测量数据用于垂线流速测点定位的基础上,增加了断面水面边界的测量,既为流速传感器定位范围提供依据,也为后续计算提供依据,同时采用多流速传感器快速定位同步测量的方法,在实现大面积流速同步测量技术上有所突破,解决了人工测量定点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适应了模型试验发展需求,提升了河工模型试验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20.
针对涵闸工程混凝土温控防裂需要,研制了全自动化数字测温系统。该系统的硬件部分由数字式温度传感器、采集单元、GPRS DTU组成,软件部分包括中心服务器软件和客户端软件。系统实现了GPRS公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无人值守、多测点远程测量和数据实时共享,具有体积小、无需布线、运行稳定、精度高等特点。经过实际工程多次应用,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达到预期性能。基于以上系统的测量数据,结合三维非稳定温度场数值计算,对特定工程的水化热参数进行了反演。规范给出普硅42.5水泥水化热参数为m=0.69,n=0.56;而根据实测数据反演的结果为m=1.85,n=0.79。根据两组参数分别进行了三维温度应力计算,得到完全不同的计算结果,前者温度应力未超标,后者多处超标需要采用温控防裂措施才能保证结构防裂安全。因此对实际工程进行温度监测和水化热参数反演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