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石的矿石性质与可选性之间的关系,采用了光学显微镜鉴定、X衍射、MLA能谱分析等方法,对矿石进行了化学多元素、物相组成、重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及嵌布粒度等工艺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石中铜、铅和锌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属于原生铜多金属硫化矿石。矿石中金属矿物组成较复杂,而脉石矿物组成相对简单,有用矿物的嵌布粒度较细,矿物间包裹现象严重,且有价元素铜、铅、锌与脉石连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对河南某金银铅锌多金属矿石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清该矿石工艺类型、主要回收目的矿物种类、粒度特征及嵌布特征等,为其制定合理的选别流程及技术条件提供了数据支撑。根据矿石及目的矿物工艺特征,确定了原矿重选—重尾浮选金银铅—金银铅尾浮选锌的选别流程,金、银、铅及锌都得到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3.
某夕卡岩型难选钨锡多金属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工艺矿物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国际先进的MLA矿物自动定量技术,查明了某夕卡岩-复合构造型难选钨锡多金属矿石矿物组成,钨、锡的赋存状态及主要矿物的嵌布特性和解离特性。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为该矿石的有价金属回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多种手段对内蒙古敖包吐铅锌矿矿石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对矿物组成、主要矿物的产出特征、工艺粒度分布特点及银矿物嵌存状态等几方面进行描述。分析出矿物种类多,矿物嵌布关系密切,粒度不均匀及银矿物嵌存状态复杂等是矿石难选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西南印度洋海底多金属硫化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化学分析等分析手段,对该矿石的化学组成、元素赋存状态、矿物组成、矿物间的嵌布关系及粒度分布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该矿石主要由铜矿物、锌矿物、黄铁矿、脉石组成,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氯铜矿、斑铜矿和铜蓝,锌矿物主要由菱锌矿、闪锌矿组成,主要硫化物为黄铁矿和硫化铜矿物,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矿石中主要矿物嵌布关系复杂,各种矿物颗粒紧密的嵌布,大多结合成连生体,不利于彼此之间单体解离;主要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铜矿物、黄铁矿和菱锌矿的粒度总体上均属于中细粒嵌布范畴。该研究为西南印度洋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有价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辽宁凤城翁泉沟东台子硼铁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辽宁凤城翁泉沟东台子硼铁矿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定和分析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主要矿物的产出特征、嵌布特征与嵌布粒度以及主要元素的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7.
云南某高硫铁铅锌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矿物定量解离系统(MLA)对云南某高硫铁铅锌矿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清了矿石的物质组成和赋存状态,着重研究了铅、锌、铁的矿物组成、粒级组成、嵌布特征、矿物单体解离等工艺性质。原矿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白云石,少量石英、云母。最后阐述了影响铅锌选矿指标的矿物学因素。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金矿石样品,利用BPMA型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系统,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金矿物嵌布特征、解离度等影响金回收的矿物学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长石等;金矿物主要以自然金和银金矿形式存在,粒度以粗粒金为主,嵌布状态以单体金为主。研究结果对矿石分选工艺流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非洲中南部某镍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为合理有效利用该镍矿石提供依据,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多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和镜下鉴定等方法,分析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嵌布特征、矿石结构构造以及主要金属矿物磁黄铁矿和镍黄铁矿的嵌布粒度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镍含量高达3.42%,以镍黄铁矿的形式存在;硫化镍矿嵌布粒度较粗,+150 μm粒级含量为38.20%,+75 μm粒级含量达68.58%,但分布不均匀。该矿石镍品位高且含镍矿物嵌布粒度相对较粗,属于易选矿石类型,白云石、滑石等含镁脉石矿物的存在是影响该镍矿分选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对内蒙古某铜铅锌硫化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结构与构造,矿物组成,金属矿物的分布特征,解离特征,赋存状态等,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铅锌均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铜主要以黄铜矿的形式存在,且铅锌矿物嵌布粒度较粗而铜矿物嵌步粒度较细,金属硫化物之间以及硫化物与脉石之间嵌步关系复杂,会对铜铅锌的分选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甘肃冶金》2015,(4):13-17
该矿为多金属铅银矿,为典型的高氧化率多金属矿氧化矿。通过对矿石的工艺矿物研究查明矿物的结构、构造及矿物的相嵌关系和金、银赋存状态,针对该矿石主金属矿物铅氧化率较高、金银矿物嵌布粒度较细、矿物之间共生关系复杂等性质特点,进行选矿试验研究,确定适合该矿石特点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取得较好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12.
对河南东沟钼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化学物相分析法、显微镜观察法、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手段,研究了东沟钼矿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矿石结构、重要金属的嵌布特征、粒度分布及解离特性等,对影响选矿指标的工艺矿物学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的有价元素为钼和铁,品位分别为0.128%和4.73%;辉钼矿、磁铁矿嵌布特征复杂,且粒度分布不均。根据矿石工艺特性,提出了适合该矿石的选矿工艺原则流程。  相似文献   

13.
贵州织金含稀土中低品位磷块岩工艺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研究贵州织金含稀土磷块岩与矿石加工工艺有关的主要矿石类型、有用矿物含量、成分、微量元素特征、嵌布特征、胶磷矿粒度及矿物单体解离等工艺矿物学内容,为中低品位磷块岩矿物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充分依据,使其有用组分得到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为查明某贫硫化物碳酸盐型微细粒难处理金矿石工艺特性,对其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包括矿石矿物组成、主要矿物嵌布特征、嵌布粒度、金矿物工艺特征等。结果表明:矿石平均金品位15.17 g/t、硫0.65%、有机碳0.47%,有机碳吸附金占40.10%,金为唯一有价元素;矿石中有机碳含量高,而硫化物含量低,金矿物粒度微细并与脉石关系密切,脉石矿物泥化严重等均会影响金的回收。研究结果对该类型矿石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结合传统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采用MLA自动检测方法对某石英细脉型钨钼多金属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钨矿物以黑钨矿为主,并且白钨矿交代黑钨矿现象较普遍,形成有具黑钨矿外形,而化学组成为白钨矿的假象白钨矿。矿石中黑钨矿、白钨矿的嵌布粒度相似,以白钨矿略粗,嵌布粒度主要在0.02~0.32mm范围。钼主要以辉钼矿矿物形式存在,嵌布粒度较粗,主要在0.04~0.64mm范围。当磨矿细度为-0.074mm占38.17%时,钨矿物总解离度为79.61%,辉钼矿总解离度为88.34%。此外矿石中伴生铋和银,铋矿物种类复杂,并且是银的主要载体,银可随铋的富集得以回收。钨钼铋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该矿石钨的理论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乌努格吐山铜钼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祁玉海  李昌寿 《黄金》2008,29(4):42-44
对内蒙古乌努格吐山铜钼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重点查明铜矿物、辉钼矿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嵌布粒度等工艺特征;对矿石物质组成、矿石在不同磨矿细度条件下有益矿物单体解离度进行了系统考查。该研究主要是为回收矿石中有价金属,确定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及条件提供依据。对选矿产品进行了考查,以便检验选矿试验确定的工艺及条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光学显微镜、矿物参数自动分析仪(MLA)、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子探针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江西某钨锡多金属矿的矿物组成、有价矿物的嵌布粒度和解离度、有价元素的赋存状态等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为该矿区有价金属综合回收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该钨锡多金属矿中有价元素主要为钨和锡,其次为锌和铜。钨、锡主要以黑钨矿和锡石的形式存在。矿石中黑钨矿和锡石的嵌布粒度较粗,解离性较好;闪锌矿和黄铜矿的嵌布粒度偏细,解离性较差。  相似文献   

18.
使用MLA对云南某铁精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的元素组成、矿物组成、主要矿物嵌布特征、铁和磷的赋存状态等,为后续的选矿或冶炼工艺的制定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种手段对赞比亚某铜矿石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矿石的组成,粒度分布特点,主要矿物的产出特征及铜元素赋存状态等几方面进行描述。分析出矿石氧化率高,矿物种类多,矿物嵌布关系密切,铜矿物粒度细小及铜元素赋存状态复杂等是影响铜回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朱幸福  张文平 《黄金》2021,42(4):71-75
为探索某金矿石特性,采用BPMA自动测试系统、显微镜、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矿物组成、主要矿物嵌布特征等,并分析了影响金、银回收的矿物学因素。结果表明:该矿石为高硫、高砷、高钙难处理金矿石,金品位为6.62 g/t、银品位为58.90 g/t;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多呈粗—中粒嵌布,少部分呈细粒嵌布;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白云石;金主要为硫化物包裹金,占88.50%,自然金和少量银金矿粒度较细,对金的回收有一定影响;银的独立矿物粒度一般小于0.020 mm,是影响银回收的主要原因。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为该矿石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