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降低氢阱装置氢耗,提高氢气利用效率,基于分子集总对氢阱装置进行模拟与优化。以某炼厂800 kt/a催化裂化柴油改质装置为例,通过Aspen HYSYS软件对加氢反应过程进行分子集总模拟,建立了能准确反映装置现场运行工况的模型,分析了温度、压力、氢源对反应的影响以及装置的氢耗,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优化方案。在保持柴油产品多环芳烃含量不变的前提下,优化方案可降低装置氢耗5.5%,同时降低循环氢压缩机及原料加热炉负荷,共降低装置操作费用868万元/a。  相似文献   

2.
田峻 《石油化工》2021,(4):355-360
采用动态模拟技术建立了丁二烯尾气选择加氢装置的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丁二烯尾气选择加氢装置六种典型的异常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异常工况中系统状态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原因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并针对异常工况提出了改进和预防措施,以降低装置运行风险.模拟结果表明,六种异常工况发生均会对装置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其中氢气进料量失控...  相似文献   

3.
周洋 《炼油与化工》2021,32(1):56-60
为提高含硫污水汽提装置运行效率,兼顾汽提净化水质量与装置能耗.利用Aspen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塔河炼化2#含硫污水汽提装置进行建模,并利用该模型在不同条件下模拟运行,根据运行结果来确定各种变量对净化水质量的影响,旨在优化生产装置工艺操作,在满足净化水质量指标的情况下,降低装置能耗.  相似文献   

4.
三甘醇脱水装置换热网络夹点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奇  姬忠礼  张德元  詹钊 《天然气工业》2009,29(10):104-106
三甘醇(TEG)脱水工艺是目前国内外天然气净化中应用最广泛的脱水工艺。为有效降低装置能耗,应用夹点技术对TEG脱水装置的换热网络进行了优化分析,运用HYSYS流程模拟软件模拟TEG脱水流程,并从模拟工艺数据中提取参与换热的冷、热物流物性数据,应用温-焓图、栅格图和问题表格法等夹点分析技术对TEG脱水流程的换热网络进行分析,找到装置用能的“瓶颈”--冷、热物流传热温差过大,阻碍热量进一步回收。综合分析温-焓图和TEG再生工艺,发现通过提高富TEG溶液换热后温度,可以降低物流传热温差,增加热量回收。对比优化前后天然气TEG脱水装置的工艺流程,HYSYS模拟所得能耗数据表明优化后脱水装置TEG再生器加热负荷降低了39.40%,问题表格法计算优化后贫TEG溶液冷却量减少了156.20 kW。  相似文献   

5.
以中石化天津分公司20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建立了与实际工况相吻合的柴油加氢装置分馏系统稳态流程模拟模型,利用严格的机理模型,更好地理解工艺过程,掌握装置操作条件与产率和产品属性的关系。并进而优化装置操作条件,提高装置负荷、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6.
按照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将狗骨头型抑振装置引进到导管架的涡激振动上来,并采用FLUENT和ANSYS数值模拟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装置的抑制效果进行检验。数值模拟检验结果表明:该抑振装置不仅有效降低了横向涡激振动响应,而且也抑制了纵向激励。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0.9 Mt/a S Zorb装置在设计中采用了加热炉余热回收系统和凝结水低温热利用两种节能措施。根据2015年1至10月平均能耗统计表可以看出,装置97.94%的能耗集中于电、1.0 MPa蒸汽和燃料气的消耗。通过降低再生空气电加热器出口温度,每月可降低约15 000 k W·h电耗;利用RSIM流程模拟软件,对S Zorb装置的进料与脱硫反应部分和产品稳定部分进行了模拟,通过优化装置进料温度和换热网络的措施来考察装置的用能变化情况,得出优化装置进料温度比优化换热网络的措施更实用,进料温度控制在65℃时,装置整体的能耗负荷较低。  相似文献   

8.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是石化企业的重点耗能装置。为进一步提高重催装置低温位热量的利用率,降低装置能耗,对低温热水循环系统当前实际生产运行数据进行了评估计算,发现由于富气压缩机入口温度的瓶颈,低温热水循环使用了循环水冷却和蒸汽加热,操作不合理,能效非常低。因此,依据模拟优化结果,进行300×104t/a重催联合装置优化低温热水系统试验,以提高气分装置换热水低温位余热的利用效率,降低蒸汽消耗。试验结果表明,装置能耗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水力压裂过程中支撑剂在水力裂缝内的输送情况对裂缝的导流能力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室内实验装置模拟支撑剂在裂缝中的输送对实现支撑剂的高效铺置,降低水力压裂施工风险、提高压裂施工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介绍和评述了研究支撑剂输运的室内模拟方法、装置以及研究成果对现场的指导作用。研制具有分支缝的耐高温高压可视化大型室内实验模拟装置是未来支撑剂输运模拟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杨晓梅  华贲 《石油化工》2005,34(Z1):821-823
通过流程模拟与优化的手段分析气体分馏装置流程及存在的瓶颈问题,在保证产品丙烯纯度的条件下,调整操作参数,降低装置能耗,提高产品收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