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屈丹安  卢明 《石油机械》1998,26(9):35-36
过电缆低压井口防喷装置,是一种在使用电缆进行井下作业时用来密封井口压力低于6MPa的油水井井口的装置,以防止油气外溢造成的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装置由手动盘根盒、防喷管、液压盘根盒、手压泵和放空阀等组成。手动盘根盒和液压盘根盒的组合,可对电缆实施双级密封。由第一级密封即手动盘根盒处泄漏到防喷管内的流体,通过放空阀排放到地面容器内;第二级密封即液压盘根,可借助手压泵在地面进行控制,免除了高空作业的困难与危险。冀东油田的矿场应用情况表明,这种防喷装置完全可以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2.
根据油水井小修作业现场需要,研制应用了小修作业配套井控装置,包括轻便快速防喷锥阀和小修作业防喷井口.轻便快速防喷锥阀由多用加重接头、提升短节、开/关变扣、锥阀体、密封圈、复位弹簧、油管挂、锥阀芯及多用变扣组成.小修作业防喷井口主要由防喷器主体、闸板密封总成、丝杠密封总成、端盖密封总成4部分组成.应用表明,油水井小修作业配套井控装置结构紧凑,尺寸小,质量小,安装方便,操作快速,可以及时解决油水井小修作业中的井控防喷问题,还可以有效降低井口高度,使工人在井口操作更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3.
试油作业施工中,抽汲、排液、求产是必不可少的施工工序,而防喷盒就是在抽汲时用于密封抽汲钢丝绳和井口的一种专用密封装置。防喷盒的好坏,对保护环境降低劳动强度,以及节约试油成本都有着相当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型经济环保的试油气动防喷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彬红  田明 《石油机械》2006,34(4):52-52
防喷盒简介 防喷盒是抽汲时用于密封抽汲钢丝绳和井口的一种专用密封装置,常用的有盘根式和液压式。  相似文献   

5.
根据井下试油施工无钻台作业防喷装置在现场使用方式的不同,详细介绍了几种防喷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实例对比分析了几种防喷装置的优劣,指出防喷总成C不适应现场操作,推荐使用多功能防喷装置的防喷方法,它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省时省力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起下油管过程中原油溢出井口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带有防喷装置的双卡杆式抽油泵。这种泵主要由阀杆、支撑总成、支承座主体、柱塞、泵筒、外管、筛管以及防喷装置等组成,它采用顶部机械+皮碗双密封杆式泵结构,提高了密封可靠性,同时在泵的底部增加了防喷装置,阻断油层与井口的连接通道,达到防止原油溢出井口的目的。现场应用表明,这种泵在井底压力不大于20 MPa时,可有效防止起下油管作业过程中溢油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在欠平衡测井环境和条件下,如何保证安全、环保、高效地完成测井任务,成为测井面临的首要难题。所介绍的欠平衡测井防喷装置系统主要由法兰盘、电缆封井器、防落器、大直径防喷管、电缆控制头等组成,在该系统下建立了一套欠平衡测井施工步骤。经对多口井的欠平衡测井施工证明,利用该欠平衡系统能够获得合格的测井资料,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文留油田自喷转抽井抽油作业过程中敏感性地层易受入井液污染,导致渗透率下降,采收率降低的问题,研制了新型可带压作业抽油泵。该泵主要由泵上接头、泵筒、柱塞总成和防喷装置总成等组成,是在普通泵的基础上增加了带压作业防喷装置,能够较好地防止下泵过程中出现的井喷及溢流。文留油田的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该泵施工成功率100%,具备操作简单、施工省时省费用、减少洗井液对油井污染等特点,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孟军 《天然气工业》1998,18(3):89-89
油气井测试井口防喷装置的改进和提高四川石油管理局机运处孟军针对井口防喷装置存在的井口密封压力小和密封脂消耗量大的特点,设计出了一套新的井口防喷装置,可使井口密封压力超过50MPa,且密封脂消耗量大为减少。该装置价格仅为进口同类装置的1/3,是高压油气...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防喷盒自身影响其密封效果的因素,设计出气控液压抽汲防喷盒。该防喷盒采用气控液压方式、双级滚动导向扶正系统、剪切销钉安全机构、高弹性耐磨胶筒、双级密封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抽汲过程中井口防喷问题,最大限度降低抽汲所造成的井场污染。现场应用表明,该防喷盒具有设计结构合理,使用维护方便,胶筒寿命长,密封性好,成本低,防顶、防偏磨,安全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新型多功能液压钢丝绳防喷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各油田现场使用的各种防喷盒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液压钢丝绳防喷盒,该防喷盒采用液压控制方式、可旋转的球接头、剪切螺钉、将胶筒切成斜口、增大三通管的尺寸以及在其底部安装套管抽汲采油环保井口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井口防喷、防碰撞、防偏磨以及现场环境污染的问题。现场应用表明,新型防喷盒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靠,消除了安全隐患,降低了成本,提高密封胶筒的使用寿命3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田明  胡兵  朱贵山 《石油机械》2012,40(2):93-94
针对液压抽汲防喷盒在使用中存在的排量小、起压慢,不能瞬间密封井口的问题,研制了用通井机压缩空气作动力的气控密封抽汲防喷盒。这种防喷盒主要由扶正块、密封胶筒、缸套、活塞、胶筒心轴和回位弹簧等组成,能瞬间密封井口,有效降低抽汲作业对环境的污染。通过采用双级气缸、上置式密封胶皮以及三级扶正,防喷盒密封效果好、操作简单、使用灵活、更换胶皮方便,且可防止井口偏磨。  相似文献   

13.
(1)结构。注蒸汽测试井口防喷装置如图l所示,主要由压帽、园柱状密封圈、填充室、防喷管主体、油任帽、密封头、带锥面的园筒状密封圈、接箍、连接管、卡箍头等组成。  相似文献   

14.
欠平衡测井技术在吐哈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欠平衡钻井配套工艺技术的核心是在地层压力大于泥浆柱压力的条件下实施钻井、测井、试油等系列施工作业。对于欠平衡测井,如何在井口密封、带压条件下进行测井施工作业是欠平衡测井的技术关键。井口电缆防喷装置的可靠动密封技术和欠平衡条件下测井资料质量控制问题是取得施工作业成功的关键,文章介绍了欠平衡测井技术在吐哈油田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油井井口防喷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孤岛油田部分油井油稠、出砂严重,抽油机井交变载荷加重,容易发生光杆断脱,致使井喷,造成大面积原油污染.孤岛采油厂根据深井泵工作原理,研制了一种油井井口防喷装置.一旦光杆断脱掉入井口以下,凡尔球可利用井下油流上喷的压力坐在球座内,关闭井口油流出口,实现防喷,避免原油大面积污染.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多功能修井防喷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功能修井防喷器具有自封、全封、内置油管悬挂、油管倒扣背钳、过采油树悬挂器等功能,实现了防喷、抢喷及井口循环功能一体化.其结构由壳体、全封总成、悬挂器总成、自封胶芯总成四部分构成.装置通过室内试验及16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其功能齐全,性能可靠,满足了修井井控的需要,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普遍应用的抽汲设备是筒状抽汲胶筒和胶皮密封的防喷盒 ,以钢丝绳为抽汲绳。由于纲丝绳表面有较深的凹槽 ,靠胶皮密封不可能使出井的抽汲绳保持清洁 ,而且筒状抽汲胶筒不能控制载荷 ,往往给设备增加危险 ,同时漏失严重。而FHE工具抽汲心轴采用“V”型胶筒 ,在流体作用下可以张开 ,从而减少漏失 ,提高抽汲效率。FHE防喷盒可以安全有效地密封流体的喷溅 ,使工作环境免遭污染。FHE抽汲工具主要包括液压防喷盒、防喷管、防喷器及抽汲心轴等。1 .液压防喷盒(1 )设计规格 :工作压力 2 0MPa ,重量 9kg ,长度 35cm ,最小内…  相似文献   

18.
根据油井和注水井的结构特点及不同井型的不同施工方式 ,研制并配套了相应的防喷工具和作业施工过程中溢流的回收装置 ,实现了油水井作业过程中污油污水的回收利用。对于油井管柱内孔防喷 ,研制KG—Ⅱ型帽形活门、KQG—FP型防喷脱节器及Y341— 114型封隔器工艺管柱 ;针对油套环空控制 ,改进了自封封井器胶心成分 ,其密封性能提高。为便于对油套环空溢流处理 ,研制了回收装置 ;针对注水井作业施工特点 ,研制成功污水地面回收装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常规光杆密封装置存在盘根密封效果不好、盘根安装和拆卸不方便、更换盘根必须停井、不能实现调偏斜和防喷等问题,研制了一种采用普通传动V带作密封盘根的新型有杆抽油井口光杆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从上而下依次由盘根盒、密封盒、防喷机构、角度调偏斜机构4部分组成。其特点是盘根来源广、成本低、密封性能好,密封盘根装拆方便,防喷机构简单可靠,可实现抽油机不停产加盘根作业,还具有角度调偏斜和防喷功能。现场试验表明,该密封装置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在注水井分层测试过程中,由于普通防喷盒在设计上的不足,当测井钢丝从上方通过时,从钢丝外侧间隙和下部丝扣处都存在刺水和漏水现象,不仅影响环保和测试工的工作环境,而且也增加了注水工维护井场规格化的工作量,浪费了为采油树防腐刷漆的费用。为此,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防喷盒,在原有防喷盒的基础上,在压帽上部加上一道盘根,在盘根下端加一个卸压装置,可将刺出的少量的水通过卸压装置和外接的塑料软管引到水桶中,避免了从防喷盒顶部压帽处刺水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