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适应矿灯信息化和煤矿安全管理,设计和开发了矿灯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从挂灯、充电、取灯到自动统计、报表和矿工考勤等管理功能,满足了煤矿矿灯管理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及安全化的需要。首先介绍了当前系统的功能与应用,然后阐述了该系统的优点和突出之处,设计中主要增加了控制锁对矿灯的控制功能,真正达到了对矿灯的严格控制与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论文描述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平顶山煤业集团的开发与应用。详细说明了系统的硬件、软件、网络结构以及实用的功能模块,介绍了系统的应用效果。在功能上除了满足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所包含的全部功能外,还增添Web发布功能、设备管理、继电保护管理、智能操作等多项功能。  相似文献   

3.
煤矿安全集中监控信息网络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各煤炭企业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和数据的研究,建立了一种矿井瓦斯远程多级监控监管网络系统构架平台.该平台集成了系统监测监控与网络数据管理的双重能力,具有远程监控、监管、维护、故障诊断和事故预警与决策功能.详述了该系统的总体架构、优化的系统网络结构与功能、业务区管理、服务器端的开发和部署以及系统网络体系结构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安全管理体系是将煤矿生产中的调度系统、计算机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全部整合到一起,具有用户管理、在线监控与管理、瓦斯浓度监测与管理、报警及管理、人员定位与管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动态三维模型建模技术、数据信息融合技术以及协同管理技术,融合煤矿安全、生产、经营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构建了煤矿智慧矿山三维智能管控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和功能架构设计,详细阐述了包括三维数据处理、三维漫游浏览、资源储量管理、生产仿真与管理、通风动态管理、六大系统监测、事故模拟与分析以及应急救援指挥等系统模块实现的具体功能和模块设计,并对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通过在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杨伙盘煤矿等用户的实际应用表明,煤矿智慧矿山三维智能管控系统能够真实反映各管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能够实现全矿井监测、控制、管理、保障的一体化动态管理,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文中介绍了利用VB和GeoStar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大庆油田采油一厂水泡子地理信息系统的二维数据查询与维护。介绍了系统的模块组成和功能以及实现各项功能的关键技术。该系统灵活实用,功能较全,在地面水域地理信息数据计算与管理、直观显示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吴开兴  范周艳 《煤炭工程》2014,46(4):137-139
文章在对煤矿事故致因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技术与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应用ASP.NET技术和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了基于B/S结构的煤矿安全管理与评价系统,并通过实例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系统可以实现对煤矿安全工作中的安全信息、"一通三防"、事故、隐患、安全培训等信息进行管理,以及统计分析、安全评价等功能。充分发挥了信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为煤矿企业进行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根据煤矿作业规程编写与管理信息化的必然趋势,提出了基于JEE和B/S架构的煤矿作业规程管理系统,对该系统进行了功能需求分析,介绍了该系统的体系架构设计,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关键实现技术。该系统实现了新建规程、规程修改、规程编制、规程生成、规程任务分配、任务管理、审批管理以及查询统计等功能,为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写和管理信息化提供了解决方案,提高了作业规程编写的质量和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文中介绍了利用VB在GeoStar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大庆油田采油一厂水泡子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数据查询与维护.介绍了系统的模块组成和功能以及实现各项功能的关键技术.该系统灵活实用,功能较全,通过实际生产应用,反映出在地面水域地理信息数据计算与管理、直观显示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水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是根据水资源管理行政部门的需求,以Windows95为开发平台,采用“原型化”系统开发方法与面向对象编程技术,选用了新一代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VsualFoxPro3.0,开发研制而成,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管理数据的录入、编辑、查询、统计分析、报表、制图等功能,提高了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张翼 《中州煤炭》2020,(1):51-55
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通过分析煤矿安全管理现状,结合安全量化管理方法,提出以安全量化管理系统来解决煤矿当前安全管理所面临的问题。确立了系统设计目标和设计思路,设计了系统总体架构和功能结构,对综合治理主要模块、PDCA循环管理应用、智能分析、安全评估等重要环节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指出了软件开发的主要技术路线。该系统以人为本,充分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通过贯通监测监控、隐患闭环管理、“三违”管理等安全生产管理“点”,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面”,并可通过安全管理评估指导现场工作,是煤矿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信息化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玉斌 《煤炭技术》2005,24(10):5-6
煤矿生产与煤矿安全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文章主要从职工的积极性、管理制度、安全培训、矿井质量标准化、隐患整改几个方面来阐述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煤矿井下灾害救援等信息无法快速有效传递的问题,结合面向服务体系架构思想、分层构架设计思想和WCF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的煤矿信息引导发布与智能联动系统。系统借助井下以太环网实现与LED信号显示牌的通讯和信息显示,提供LED信号显示牌等设备管理、用户权限管理、应急预案管理、信息下发管理和上位机模拟显示等功能,并利用不同的优先等级,实现与煤矿其他异构系统的消息传递与智能联动显示。实际应用证明,系统稳定可靠,时效性强,对提高煤矿救灾指挥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如何更好地完善矿山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矿山企业和监督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我国矿山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尚不完善。对比介绍了国内外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矿山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并就立法、监督、管理、教育培训、应急措施和工伤补偿制度6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我国矿山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就更好地发展完善我国矿山安全监管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彭明明  李希建  徐浩 《煤炭技术》2012,31(11):81-83
煤矿安全监察综合管理系统是一个连接省、分局(地区)、县、具体煤矿4个级别的基于B/S模式的,是集网上监察、审批、综合管理和执法、网络办公等一个网页交互式软件,是针对贵州煤矿监管的特殊性提出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f mine, proposed network architecture design of the mine property. And in this framework based on the design of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mine described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management platform.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underground mine that shows the situation, the core application is through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devices (material object communication). Internet of things in the framework of mining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reconstruction of mine. On coal mine safety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human, machine and environment, control elements and their harmony and unity. 3D virtual mine management platform integrates personnel positioning, dust control, gas monitoring, roof pressure monitoring, fan-line monitoring and other subsystems. Platform through the underground mine sensing equipment to conduct various types of monitoring data integration, through the transport layer device to transmit the information to the application layer intelligence processing software platform, the system automatically handles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each subsystem and the need for safe production under the proper introduction of human factors deal with special event. 3D virtual mine management platform to mining, excavation, transport, ventilation and other safety informatio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transmitted to the ground operation control center. Underground for the first time on the linkage between systems in case of emergencies, to provide safety for management decision support.  相似文献   

17.
煤矿安全监控技术与系统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研究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瓦斯、火灾等重特大事故防治和事故调查中的作用;分析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使用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使用与管理技术要点:①甲烷、风速、风压、风筒、风门、局部通风机开停、主要通风机开停、馈电状态等传感器要按规定的数量和地点正确安装与维护;②根据被控对象的不同,正确连接甲烷断电闭锁和风电闭锁;③根据工作面和回风巷等不同地点,正确设置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区域;④每隔10 d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气样对甲烷传感器进行正确调校,同时对甲烷断电闭锁和风电闭锁功能进行测试;⑤甲烷超限报警、断电、馈电异常、停风报警后,要及时采取停电、撤人等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8.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working status of underground safety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scheduling, the importance and existed problem of underground mine radio communication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classification of leaky feeder cable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ble were analyzed specifically in depth, and the application model of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underground mine safety management was put forward. Meanwhile, the research explanation of the system component, function and evaluation was provided. The discussion result indicates that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underground mine safety management which is integrated two-way relay amplifier and other equipment has many communication functions, and underground mine mobile communication can be achieved well.  相似文献   

19.
吴忠健 《山东煤炭科技》2021,(3):182-184,186
为提高煤矿智能化工作面建设管理水平,以煤矿智能化开采及智慧矿山建设为框架,详细介绍了智能化工作面三机控制系统、视频控制系统、矿压监测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以及环境检测系统五大板块的配置、功能等基本参数,在整体结构上,构建了以智能化监测监控的智慧矿山运营体系,为智能化矿山建设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煤矿安全管理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发达国家的安全管理方法及其积累的经验,对于我国安全管理工作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列举了国内外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从安监体制、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及意识培养、技术支持等管理层面进行了深刻的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改善现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