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水利》2011,27(11):7-8
近年来,大同水文分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分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新跨越,为大同市"转型发展、绿色崛起"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主要做法如下:1优化思路强管理2009年4月,大同水文分局新领导班子调整到位,承载着大同水文事业继承和发展的重任,新班子围绕水文工作创新发展的主题,开展了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经认真研究,提出了大同水文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发展重点: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强化"大水文"发展理念,坚持以防汛水文测报为主线,以"三个发展"为主导,  相似文献   

2.
水文现代化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必须围绕和服从水利现代化和整个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而推进。文章分析水文现代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结合湖南水文现状,提出"四大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对湖南水文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山西水利》2011,27(11):6-6,12
从2008年"大水文"观的提出开始,三年来,在省水文局"三个发展"方针指导下,太原分局在新一届班子的带领下,开拓创新,扎实进取,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新路子。 1提升理念,思想认识科学化清晰的发展思路和明确的发展目标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太原水文分局积极贯彻省水文局提出的优化"两个环境",确立"一个方针",实现"三个转变"的指导思想,通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  相似文献   

4.
《山西水利》2011,27(11):9-10
三载春秋稳起帆,风鹏正举写辉煌。2009年春,忻州水文分局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新班子在省水文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技术立局、人才兴局、服务强局"为方针,以"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构建和谐的内部环境"为中心,以防汛水文测报为主线,紧紧围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能力发展"的总目标,不断夯实基础,拓宽服务领域,为忻州市防汛减灾、水资源保护以及大水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山西水利》2011,27(11):11-12
近3年来,晋中水文分局真抓实干、团结奋进,始唱响了水文转型跨越发展的主旋律。1想实招,形成齐抓共管的硬拳头2009年5月,晋中水文分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成立。新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省水文局"两个环境"、"三个发展"作为晋中水文分局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着力破解制度瓶颈,找准管理薄弱环节,抓好制度建立健全,严格加强落实监管,在工作实践中进行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6.
建维 《水利天地》2011,(5):I0005-I0005
4月14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进一步推进全省水文系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省水文局在哈市举办了全系统首届"水文风采杯"知识竞赛活动,之后还举办了纪念建党90周年朗诵会,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优质服务为宗旨,抓改革、促发展,上台阶,使陕西省水文事业呈现出发展快、变化大、面貌新的喜人局面。  相似文献   

8.
2012年7月21-22日,北京房山、河北保定等地普降特大暴雨,导致山洪暴发、河水猛涨。造成房屋倒塌、农田被淹、道路冲毁、通讯中断。然而,战斗在第一线的水文职工,历经艰险,饱受磨难,坚守岗位,观测雨量,掌控水位,测洪取沙,传递汛情,充分发挥"耳目"职能,切实起到"尖兵"作用。在与洪水搏斗中,取得辉煌战果,立下汗马功劳。其精神可嘉,其业绩可贺。鉴斯场景,触动交感神经,激起创作欲望,遂就水文一赋,献给可歌可颂的水文战士。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数据驱动发展、计算无所不在的新时代,大数据正在成为科技研究的第四范式。文章从水文信息获取、水文信息处理和水文信息应用等方面简述了大数据对水文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当前大数据技术发展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水文工作创新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山西水利》2011,27(11):13+54-13,54
从200 m2的危房到2 040 m2的现代化水文基地,从电话层层报汛到水情信息自动传输实时报汛,从单一的工作方式到多方面拓展业务,从思想封闭到观念改变……从2008年至今,阳泉水文分局上下一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能力发展"的工作思路,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使阳泉水文分局各方面工作都实现了创新跨越发展。1加快基地建设,推进跨越发展2008年,对于阳泉水文分局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  相似文献   

11.
卫平 《山西水利》2011,27(11):4-5,15
近3年来,省水文局党委按照厅党组要求,坚持建设学习型政党,把党、政、工、青、妇、老干部、纪检监察及各种活动方式融入党建主题,针对水文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和不易集中管理等特点,坚持以创新精神推进党建工作,紧扣"三个发展"和"两个环境"主题,加强机关党组织和各分局支部建设,推动水文事业跨越发展。近年来,省水文局先后获得省水利厅"庆祝建国60周年歌咏比赛一等奖""、祖国颂演讲比赛一等奖"、"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公安保卫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2.
拟建的亚布力水库工程是在蚂蚁河流域上游的尚志、一面坡、青云水文(位)站测站监测流域面积内新建的蓄水工程。工程集水面积407 km2,占尚志水文站集水面积的16.3%,占一面坡水位站集水面积的17.4%,占青云水位站集水面积的30.5%。根据水文技术标准《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规定,为"蓄水工程集水面积占水文测站集水面积比值在15%~50%,属受水工程中等影响程度,调整要求:作辅助观测及调查。"。工程改变下游河道水文测站径流形成过程、流域水量时程时空分布,流域水量平衡。影响水文测站水文测验、水文情报预报、水文资料系列连续性、一致性、完整性。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规定和水文技术标准规定针对工程影响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丽江市玉龙县西部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生物资源,其主要河流冲江河、金庄河、新主河等均发源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而这一区域内仅在冲江河流域设有水文监测站,因此分析冲江河流域的水文特性,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将有益于玉龙县西部无资料地区的水文特性研究,为该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水文信息保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文章对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对水文信息化可能带来的机遇,怎样提高水文数据的收集整理能力,以及数据公开的安全性等做了初步探讨。水文信息经加工处理能给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重要的是保证水文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加工能力,以及找到新的外部需求点。通过数据的合理共享,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水文,关心水文,从而扩大水文行业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大水文"是落实全国《水文条例》具体职能的体现,是水文服务于社会与经济领域的具体定位。根据"大水文"的实质,要实现"大水文",关键是人才。本文根据陕西省水文事业的特点,围绕水文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与任务,结合实际情况,就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强化职工队伍,尽快培育出能够适应"大水文"要求的职工队伍,为陕西省水文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战略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水文监测系统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是实现导流明渠封堵、形成三期基坑,为枢纽围堰发电创造蓄水条件的关键性工程.它具有流量大、流速大、落差大、能量大、抛投量大等特点.水文部门设计了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发布与反馈等4个子系流的明渠截流水文监测系统.运用先进的水文仪器设备与技术措施,开展水位、流速、流量、流态、水下地形等项目观测,为明渠截流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实时水文信息.  相似文献   

17.
正2009年,水利部陈雷部长要求水文工作要牢固树立"大水文"发展理念。2010年全国水文工作会议上,刘宁副部长要求各地要积极践行"大水文"发展理念,在根植水利、依托水利的基础上,面向全社会做好服务,让水文真正融人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在拓展领域中求发展,在扩大服务中求壮大。目前"大水文"理念已牢牢根植于陕西水文事业方方面面,"大水文"理念经过五年的发展和实践,效果如何?我们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已有插延系列部分各项"数值"的计算方法出发,对乌鲁木齐地区的水文资料加以修正,来验证此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水文     
<正>积极践行"大水文"发展理念成效显著2010年,全国水文部门积极践行"大水文"发展理念,不断探索与创新,取得了很多好的成效和经验,水文事业呈现繁荣发展的新景象。防汛抗旱水文情报预报工作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20.
盘光能 《中国防汛抗旱》2012,22(4):21-22,50
崇左市地处于广西西南部,属于广西的四大旱片之一的"左江旱片"。受气象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及工程性缺水影响,2009~2010年崇左市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冬春连旱。在概括总结崇左市2009~2010年冬春大旱特点的基础上,从气象水文、地形地貌、水利工程等方面对干旱的成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崇左市未来应对和防御严重干旱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