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伟 《中国酒》2001,(3):10-12
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里,中国啤酒工业无论在产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的统计报表反映,千禧年我国啤酒产量已达到2231.32万吨。然而,由于我国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各地啤酒工业的发展差距很大,高的如山东、北京,产量达到296.48万吨和177.18万吨;低者如西藏、青海,年产量仅有2.5万吨和0.56万吨;位居中游的则如东南沿海的福建,年产量为  相似文献   

2.
3.
于正文 《新食品》2007,(12):104-104
在烟台啤酒市场上,烟台朝日啤酒是相当的强势。这种强势表现在:不远之处的国内啤酒巨头——青岛啤酒望着烟台也只能干瞪眼,就是啃不下来这根“硬骨头”。  相似文献   

4.
5.
岳蕾 《新食品》2005,(10):32-32
一向战火纷飞的深圳啤酒市场突然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因长期争夺深圳市场而僵持不下的青岛啤酒和金威啤酒,日前爆发了一场大型械斗事件。  相似文献   

6.
吴英  郭斌 《新食品》2006,(13):31-31
随着国内啤酒企业全国布局的进一步展开,因汉斯啤酒一枝独大而略显平静的西安啤酒市场,也即将迎来变数,金城的进入就拉开了这个变数的序幕。[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五月,将是啤酒人的五月,五月的啤酒市场将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而增温;五月,将是啤酒企业忙碌的五月,生产热气腾腾,销售日渐红火;五月,将是啤酒市场转折的五月,夏季的天气炎热必然给啤酒市场带来蓬勃生机,仲夏之夜豪饮啤酒成为时尚。那么,今年夏季啤酒市场将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8.
韩永奇 《啤酒科技》2007,(10):13-15
近年来,我国啤酒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了良好的势头,但在产量和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的同时,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个令人十分不安的问题,就是企业价格战此起彼伏,降价竞销的现象十分普遍和突出。进入2007年后,这种势头有所好转,如今,在啤酒旺季即将结束之时,今秋啤酒价格战也开始预热,在全国食品的涨价浪潮声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蝴蝶兰 《中国酒》2004,(1):48-49
中国巨大的啤酒市场空间一直让洋啤看得眼睛发绿,继上世纪抢滩中国跌倒之后,2003年又挟着资本的牛气卷土重来,不过这次不是直接抢食,而是与国内一二线啤酒集团分享,主要形式是购买股份。吃一暂长一智,洋鬼子也变得鬼了。  相似文献   

10.
十五届燕京啤酒节于6月6日至8日在燕京啤酒总部所在地——北京顺义举办。据燕京集团介绍,啤酒节重点在加强与消费者和经销商的沟通。 燕京集团董事长李福成表示,尽管我国连续三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生产国,但远非啤酒消费大国,我国人均消费量只有25公升,而欧洲人均消费87公升,德国是115公升,美国107公升。“正因为中国啤酒市场仍蕴含着巨大消费潜力,才吸引了世界啤酒巨头纷纷登陆中国市场。”李福成这样说。2005年,燕京完成产销量512万千升,以有形资产96亿元,品牌价值总计152亿元的业绩,迈入世界啤酒行业前十强。李福成表示,到2010年,燕京将形成年500万吨的产销规模,逐步向世界特大型啤酒企业迈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秋风萧萧,火热的啤酒市场在萧杀的晚秋里渐渐地凉了下来。这预示着啤酒市场的消费淡季降临了,可是,在这个同样的淡季环境里,不同的营销思想和理念,不同的营销策略和手段,则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在笔者所在地区,就有两家这样的啤酒企业:甲啤酒企业是一个年销售额过亿元、在旺季曾经雄霸70%的当地市场老品牌国有企业,可一进入淡季,就出现了冬眠的征兆,生产停止,销售中断,整个企业冷冷清清;  相似文献   

12.
观点     
李强 《新食品》2006,(11):6-6
跨国巨头并不像大家所猜测的那样.会尽快占据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至少目前还看不出谁已经取得绝对的领先优势。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会长肖德润近来业内外均对外资纷纷进入中国啤酒市场的情况非常关注.肖德润分析.外资对市场的冲击不是致命的.而且大家在很多区域都是势均力敌。任何一个在中圆参与竞争的啤酒企业都长期面临严酷的考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啤酒产业稳步发展,啤酒市场容量逐步扩大,啤酒产销量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地位。今年一季度,啤酒产量达到592.44万千升,同比增长19.10%;5月份达到1240.76万千升,同比增长15.14%,预计2006年将要达到3200-3300万千升。2006年以来,我国啤酒市场波澜起伏、竞争异常激烈,上演了一幕幕惊险的啤酒竞争话剧。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啤酒市场已接近饱和,而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所以外国的啤酒商对中国啤酒市场虎视耽耽,梦寐以求地希望通过中国的销售网络与相对较低的产品成本,能帮助他们进入这个世界啤酒大市场,于是,国际品牌与知名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啤酒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我国啤酒市场的未来走向将会如何呢?  相似文献   

14.
映澜 《啤酒科技》2004,(6):74-74
近20年来。世界啤酒消费量虽然并没有大幅度增长,但市场规模却不断稳定扩大,平均年增长率为2%左右。2002年世界各国啤酒产量合计为14407万 KL,比5年前的1997年13154万 KL 增长9.5%。与10年前的1992年的11780万 KL 相比,增幅为22.3%。与21年前的1981年的93820万吨相比,增幅为51.6%。全球居民人均年啤酒消费量为36大玻璃瓶(23升),捷克是全球啤酒豪饮冠军,人均啤酒消费量高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2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下发了税委会[2003]28号文“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04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各酒类产品的关税调整中,啤酒的关税税率在“2004年最惠国税率”、“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优惠关税”以及“曼谷协定”里率先降为零。  相似文献   

16.
岳蕾 《新食品》2006,(18):24-24
在中国啤酒市场,西安无疑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市场。一直以来,在这个市场中,除了百威等少数几个品牌能打入高档啤酒市场外,绝大部分主流啤酒的市场都牢牢控制在汉斯的手中。目前,汉斯是青岛啤酒52家子公司中效益最好的公司之一,也是青啤旗下的第二大子品牌。  相似文献   

17.
思雨 《中国食品》2016,(5):134-135
正从2015年宣布关闭5家门店开始,近期嘉士伯在2016年其官网的投资者栏目中表示,还计划在中国关停2家工厂。不过,值得思考的是,在多家啤酒企业应对行业寒冬,不断摸索寻求突围的同时,嘉士伯通过关厂、裁员真的能去除其中国市场发展缓慢的病根吗?仅仅两年时间,嘉士伯首席执行官郝瀚思(Cees’tH art)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还要从中国业绩从重要引擎突然转换成"包袱"说起。  相似文献   

18.
随着消费方式的变化。罐装啤酒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而随着啤酒行业微利时代的来临。罐装啤酒也成为啤酒企业新的利润点。两者的合力之下。罐装啤酒市场的竞争热度将不可避免地提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方刚 《中国酒》2007,(9):38-39
青啤老总金志国预测:青岛啤酒2007年产量510万吨。而在2006年底,青啤高调宣布2007、2008两年内在山东及苏北扩产100万吨。如果能实现,那么青岛啤酒在山东苏北的产能就会是300万吨。 山东,一个拥有380万吨消费量的啤酒市场。业内人士公认的啤酒大省,得山东者得天下。 但是,环顾四周,一种深深的悲凉油然而生。银麦、三孔、无名、济南、烟台……十几个企业的总产量仅仅相当于青啤的1/2。即使比较强势的银麦啤酒,虽然号称山东第二大啤酒企业,但也仅仅是年产30万吨而已。 将山东市场打造成自己的基地市场,聚焦、聚焦、再聚焦……这又是金志国在内部高层会议上的明确指示,山东市场上70%的占有率已经使青岛啤酒在竞争中成长为一头超级雄狮。[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计伟 《中国酒》2002,(6):30-31
如果你稍微留心,就会发现,在众多成功人士的书架上近来又增添了一本新书,这就是《发现利润区——战略性的设计,为您带来明天的利润》。在这本书里,大卫·J·英里森如是说:“价值被不断地创造出来,同时也在不断地消失,但它始终是从输家转移到赢家。”。这本书表达了一个中心理念:成功的企业设计必须建立在“以客户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