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在航道整治工程中整治建筑物可靠度设计分析方法相对落后的现状,通过原型观测和水槽试验分析,将丁坝水毁近似看作由不同洪峰流量的洪水交替作用产生的结果,提出了三参数威布尔丁坝水毁可靠度分析模型,并在水毁体积等效的基础上,推导出受年际洪水交替作用后丁坝剩余寿命计算式.经过实测资料验证,该式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计算出在遭受一定的洪水冲击作用后丁坝的剩余使用寿命,为整治工程设计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冻融损伤可靠度分析及剩余寿命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玉普  冀晓东 《水利学报》2006,37(3):0259-0263
本文基于宏观损伤力学理论,分析混凝土冻融损伤的可靠性,把混凝土结构冻融损伤近似看作由不同正负峰值温度差顺序作用产生的,提出了三参数Weibull损伤可靠度分析模型,并在混凝土损伤等效的基础上,推导出冻融循环作用后混凝土剩余寿命计算公式。结合混凝土冻融的定量化分析,得出了在遭受一定的冻融损伤后混凝土结构的剩余工作年限。  相似文献   

3.
河口治理和洪水风险管理是黄河三角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几十年来,黄河三角洲在基础设施、水利工程、河堤及海堤建设以及组织、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确保了整个三角洲的防洪安全。然而,洪水风险依然存在,黄河在三角洲地区淤积、延伸、改道的自然属性没有改变,并且随着经济的增长以及气候的变化,洪水风险有增大的趋势。气候变化将导致更多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如洪水、洪水引发的黄河改道以及强海暴潮等。针对目前黄河三角洲面对的洪水风险问题,提出加强水沙调节和河口减淤、延长现有流路行水年限、合理规划备用流路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2012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滦河中下游发生了十几年以来最大的暴雨洪水过程,通过对桃林口水库洪水调度及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水库群联合错峰调度进行分析,发现滦河下游存在防控洪水能力不足问题,从调度实践经验出发,提出开展桃林口水库防洪功能、流域洪水预报、水库群联合错峰调度研究等提高流域防洪能力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闫强  李瑞丽  武鹏林 《人民黄河》2013,(7):26-27,30
针对中长期径流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小波分析技术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利用小波函数db(5)将年径流序列进行尺度为3的分解,得到相应的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然后对各级分解信号利用ARMA(2,1)模型进行预报,最后将各预报结果叠加合成原始径流的预测值,并与ARMA模型直接预测的年径流值比较,通过实例得出前者预测模型要比后者预测的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从而验证了该中长期径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历史洪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黄河河源区洪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黄河河源区洪水具有涨落平缓、历时长、峰值低、洪量大等特点;每年多有两次洪水过程,一般从6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为一次洪水过程,8月底或9月上中旬至10月中下旬为一次洪水过程;其洪水年际变化不大,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平均周期为3.4 a;河源区黄河沿—玛曲区间洪量约占唐乃亥站洪量的65%,玛曲—唐乃亥区间约占30%,黄河沿以上区域洪量仅占5%左右。  相似文献   

7.
梅雨历为湖北暴雨洪水频发多发危害期。2013年的梅雨具有新的特点,也增加了应对工作的难度。从2013年梅雨特性分析入手,从应对梅雨的决策部署、适时预判的分类指导、强化一线的现场指挥、民生为上的综合防控、维护生命的有效避险、统筹雨洪的科学调度、梅雨之后的反思与部署等7个方面描述了湖北省科学应对梅雨暴雨洪水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河南地处中原,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对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极大的影响。水旱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灾情的大小除受制于雨水情以外,往往取决于人类的减灾措施。河南省2009年抗旱夺丰收行动使夏粮不减反增,即是对这个观点的一个佐证。要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需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9.
以受交通荷载作用的地下埋管为研究对象,考虑交通载荷的非平稳随机作用特点,假设交通荷载作用下管道的疲劳损伤积累速度均匀,以及与不同强度的应力荷载作用次序等因素无关的情况,采用工程中常用的Miner宏观唯象定义——线性累积损伤模型,并结合可靠度分析方法对我国目前实际存在的混合交通荷载情况下管道的剩余寿命进行了预测计算,提出了一套简便的分析方法,从而为交通荷载下管道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一种明确的计算方法及思路.管道工作到某一服役期的车辆荷载作用次数N(即工作应力的循环次数)为一已知统计数值。  相似文献   

10.
目前许多溃坝事件中都存在人因失误,在水利工程中对溃坝事件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工程因素方面,而对人因失误的研究很少.对我国1954—2010年的3 500多座溃坝事件中的人为因素进行研究,并挑选板桥水库、沟后水库及小海子等14座水库典型溃坝事件进行具体分析,研究探讨其内在规律和联系,得出导致人因失误的主要原因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不够、违反操作规定、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以及缺乏预防意识,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水库的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排湖入江工程是安徽省望江县武昌湖流域防洪安全保障的重要工程。工程建成后武昌湖流域各圩口和周边地区的防汛抗洪压力得到很大缓解,确保了沿湖各千亩以上圩口安全度汛,通过核算,工程效益效益显著,为沿江平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提高综合防汛抗旱效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受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影响,我国受干旱灾害的影响日益加剧,近年来,为应对日益严重的旱灾,每年都会实施一批抗旱应急工程。通过分析抗旱应急工程的特点,结合项目管理理念,提出了针对抗旱应急工程区别于其他建设工程的关键环节的项目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东莞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迅猛,加上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降雨影响,东莞城市洪涝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东莞城市和经济发展。通过调查收集东莞城市下垫面历史变迁、排水设施和历史内涝资料,认为气候变化、地面硬化、蓄水设施被填埋覆盖、排水设施陈旧、非工程措施缺失等是内涝主要成因,提出拓宽河道和排水管道断面、修建排涝站、制定城市防洪减灾规划、建设内涝应急响应管理体系、加强宣传教育等防治内涝灾害措施。  相似文献   

14.
1引言随着广东省佛山市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公路网日趋发达,而且当中有不少隧道,遇到大雨或暴雨天气,低洼路段及隧道区域往往会因排水不畅或因排水泵站故障而形成大面积积水,轻则会引起周边交通堵塞,重则会导致车辆被淹、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事故。我国目前用于抢险救灾的移动设备,基本上是用普通的农用机械设备或工程机械设备的理念进行设计和配套,而这类设备在实际应用当中往往因不适应抢险救  相似文献   

15.
对无锡市中心城区运东大包围河网15条骨干河道进行概化,建立了无锡市中心城区河网区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并采用实测水位资料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根据20年一遇典型降雨条件计算产汇流过程,采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在枢纽泵站抽水、管网自排区、圩区和排水片同时启用时对大包围调度方案进行了研究。河网水位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大包围内河道水位西低东高,水面比降较大;中心城区河网中心区水位较高,各泵站前水位较低,部分河道断面过流能力不足;最高水位出现时间一般处于最大降雨量时段的最后10min内;中心城区一维河网模型可以为防汛指挥部门提高中心城区大包围控制工程的运行效率以及防洪排涝联合调度方案优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石桂萍 《人民黄河》2013,(7):31-33,36
以黄河东城提水工程首部的定期冲洗式沉沙池为研究对象,应用一维超饱和输沙法计算了泥沙的沉降历时,分析了泥沙恢复饱和系数、极限吸出高度、出池含沙量等泥沙沉降特性。结果表明:①泥沙恢复饱和系数随泥沙粒径的增大呈指数递减趋势,工作段上游泥沙恢复饱和系数随沉降历时呈指数递减趋势,工作段下游恢复饱和系数随沉降历时呈线性减小趋势;②随着沉沙池的运行,出池泥沙粒径逐渐变大,淤积泥沙粒径则逐渐变小;③在沉沙池运行期内,溢流堰极限吸出高度随沉降历时呈线性递减趋势;④溢流堰前分组含沙量参考点的相对水深均小于0.5;⑤在0~0.500 mm泥沙粒径范围内,出池平均含沙量参考点的相对水深与泥沙粒径呈对数递增。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4.20"芦山地震对四川省水库造成的影响,对震损水库的应急处置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芦山县沫东水库、天全县始阳水库两个高危险情水库的应急处置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受台风"达维"和"布拉万"影响,2012年汛期,辽宁省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面对台风灾害,辽宁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科学决策,全面部署,主动防御,有效应对,确保了全省所有水库、主要江河堤防安全,实现了无群死群伤、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的防御目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汛期特别主汛期,江苏省部分城市接连遭遇局地突发强降雨袭击,造成城市积水内涝灾害。针对城市渍涝,一些城市虽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渍涝问题,但仍暴露出一些问题。结合地方实际和工作实践,介绍了江苏部分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现状,分析了造成渍涝原因,提出了编制规划、理顺体制、加强管理、完善预案、加大基础建设、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洪涝灾害除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外,同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为了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四川德阳市政府每年都投入经费用于防汛减灾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河堤建设工程、病害水库治理工程、城市内涝治理工程以及防汛指挥系统建设。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成长,特别是"5.12"汶川地震后,城市迅速发展、人口聚集,很多原有防洪设施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通过对德阳市过去10年间防汛减灾治理工作的回顾,并对近期防汛工作重点、防洪治理工作可能遭遇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未来防汛工作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