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气候设计”是一种按人的舒适要求和气候条件来进行设计的基本方法,是改善建筑热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气候设计对建筑形态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同时也是创作的重要源泉,它构成建筑作品的深层结构。利用工效学的原理,对严寒地区传统建筑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了建筑形态发生、发展和成熟与特定气候条件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设计创作的地方性,并提出了我国严寒地区建筑的“气候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
卢萌 《丹东纺专学报》2000,7(2):30-31,38
“气候设计”是一种按人的舒适要求和气候条件来进行设计的基本方法,是改善建筑热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气候设计对建筑形态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同时也是创作的重要源泉,它构成建筑作品的深层结构。利用工效学的原理,对严寒地区传统建筑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了建筑形态发生、发展和成熟与特定气候条件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设计创作的地方性,并提出了我国严寒地区建筑的“气候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3.
视觉不是对元素的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在建筑形态与空间环境设计中,光线的概念应该是由眼睛直接提供的,它与科学家对光线的物理解释有着本质的不同.人对光线现象的反应是有选择的注意,人对光的特性的直觉体验结果是:轻、透、亮.同时,“光”与“影”是相伴相随的,而且光与影的具象视觉效果暗示着抽象的时间的流逝.建筑空间环境中的光视觉反应对人的行为有导向和暗示作用.基于这种观点,结合典型建筑设计案例,分析建筑空间环境的“光”视觉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筑与养生     
人的健康与建筑密切相关。建筑是人为自己建造的一种人工自然环境。按照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和自然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人应当效法自然,以自然为师。中国建筑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风水学说,是中国哲学影响中国建筑的中介理论,也是中国的建筑理论、地理环境理论和环境心理理论。按照风水理论,住宅建筑从选址、规划到设计、营造,都要周密地考虑到人的需求相关的自然因素,从而创造出良好的居住环境。住宅建筑不在于形式上的奢华,而在于功能上的实用。就人与建筑的关系而论,住宅建筑应当具有必要的卫生、养生功能,至少不应有伤生、害生之隐患。对,此中国古老的风水理论和古罗马建筑学家维特鲁威(M.Vitruii)的《建筑十书》均有记载和论述。鉴于当前的建筑在养生功能方面所存在的某些伤生、害生之弊端,理应遵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从中获取有益的借鉴,从而树立住宅建筑以有为本的养生理念。  相似文献   

5.
高技乡土--高技建筑的地域化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技乡土的基本内涵和社会根源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和比较,指出其发展历程主要创作方向,进而深入探析了再现与抽象、对比与融合、隐喻与象征、生态与数字化等“高技乡土”建筑的设计手法及其美学特征,归结出“高技乡土”是“高技建筑地域化”与“乡土建筑现代化”这两种设计倾向互融的结果,是对“高技术”建筑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最近中国建筑界盛行的“欧风”、“KPF热”等问题进行反思,认为当前建筑设计中普遍存在偏重形式,以“形”为主的设计倾向。并通过回顾西方建筑历史的发展段落,比较当今世界建筑大师的思想和作品,重新认识建筑的“形式”之争,指出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形式”艺术,“形式”只是一种综合结果的最终表现。应该摈弃先入为主的形式主义的设计方法,关注诸如技术、环境、时代、社会等相关因素的发展与变化给建筑带来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给建筑师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针对北京城市广场的“表层功能”和“潜在功能”,通过对城市广场方面存在问题的各种不同解决方式的介绍,试图将人的行为、历史性建筑和环境融入城市广场空间的设计中,并使城市广场空间的设计与旧有城市商业中心的改造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以广东医学院污水处理间设计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建筑的表现作为讨论主题,探讨了运用具体的建筑实体表现抽象的建筑意义的一种方法。确切地说,该建筑设计过程是在实体,能指与所指的交互作用约束下进行的。实体,能指与所指组成了建筑设计过程的符号三角(Sem iotic T riang le)关系。一方面,设计者运用建筑实体建立叙述场景,另一方面,又通过文脉响应和主题表达等手段强化建筑“符号”的形式(“能指”)。最终,借助具体的建筑技术手段使设计转换到建筑“符号”的意义(“所指”)。这种设计方法是建筑设计过程和符号美学研究成果的一种结合。从而,论文传递出以实体,能指与所指三者的交互作用切入设计的思想方法,赋予可持续主题建筑的设计以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建筑的转角     
建筑的转角在建筑创作中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设计的成功与失败,它是建筑设计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本文试从建筑转角“弱”、“中”、“强”等处理手法上对建筑转角的创作加以诠释。  相似文献   

10.
“复原建筑”,顾名思义,恢复已不存在的原有建筑的面貌和环境氛围。文章根据原有 建筑的历史、文物、环境价值的不同,将“复原建筑”分为三种类型:完整复原的建筑,仅外观复原的建筑,有原有建筑风韵的建筑。结合对山东医科大学研综合楼几个建筑设计方案的分析、比较、论述,探讨“复原建筑”设计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材料对传统的继承和设计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建筑方针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不同意把建筑方针定为“适用、经济、美观”的观点,主张建筑方针应为“适用、美观、安全、经济”,并阐明了这样排序的理由。认为适用与美观同属建筑学专业范畴。建筑学专业的任务就是把房子建得好用、好看,即适用、美观。“经济”虽与适用、美观、安全均有关,但它与“安全”的关系更为密切。安全与经济主要属结构专业的范畴。结构专业的任务就是要把建筑做得既安全又经济。重点强调了建筑方针中一定要包含“安全”的内容,并对此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2.
人性化设计是当代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人性化设计主要是抓住人的特性,不断满足人性的需求而不断创新设计出更加便利、舒适、节能的产品。基此,文章认为宜着重考虑“满足人们趣味性和娱乐性的需求;满足使用者情感上的需求;满足人体结构舒适度的需求;满足不同类型使用者的需求;呼应节能减排及低碳的生活方式”这几个方面,以体现当代艺术设计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13.
以"公共空间"概念梳理为切入点,从"公共"一词的语义内涵出发,探讨中西方不同语境下对公共空间概念的差异比较,对公共空间的人文意蕴的内涵进行定义并提出其特点,通过"佩雷公园"和"高线公园"为例,阐述其设计思想中蕴含的人文意蕴与审美特质.以国外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成功经验为借鉴,揭示对我国公共空间设计的有益启示,以期推动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将地域性元素融入现代建筑并非仅仅关注建筑的风格性、技术性、功能性,而是创造出适应当地人文、自然及社会的建筑形式,并以此体现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设计手法。本研究通过凝练地域性建筑的概念、影响因素、创作方法及表达方式,总结地域性建筑的文化与艺术内涵,并以某高校实验综合楼为例,解读其形式符号、空间体验、精神实质3个方面的地域性建筑设计手法,旨在解析地域性元素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适应性,并通过建立空间、思想、物质与所在区域的联系,为新时代地域建筑的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面对世界人口的激增,城市化进程加剧,人类生存环境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本文论述如何创造出健康美好的人居环境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使建筑与城市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并阐明了建筑设计是涉及是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需要建筑师和规划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以城市的观点,环境的观点看待建筑,从而明确建筑,城市设计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宏观的绿色建筑设计准则和微观的评价指标都无法作为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而供建筑师直接使用,为了绿色建筑的实践和应用推广.需要将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的设计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找出相应的绿色设计因子.本文从宏观、抽象的绿色建筑设计准则和微观、具体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入手,从建筑环境的角度简述了绿色设计因子的构成和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强调以人为本的室内空间设计 ,倡导创造与审美的完美结合 ,突出风格与个性的发挥 ,使空间环境产生特殊的意义。强调设计师高起点、高质量的追求和对空间设计潮流的倡导和实行的引导作用 ,使设计空间富有人情趣味 ,合乎人性 ,产生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双重的积极作用 ,使组成空间的各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形成最佳组合状态 ,对人的感管和心灵产生互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建筑的生态化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对生态化的研究可以从理念、方法和技术措施三个层面进行。高技术建筑的特征之一便是运用了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科技,本文主要研究高技术建筑的生态技术的运用,从而透析高技术建筑在生态化设计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城市景观中的声景观解析与设计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传统的城市景观设计通常只注重视觉要素,非常欠缺对声环境的考虑.把声景观概念引入城市景观设计,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点,并丰富了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方法.通过引入声音要素完善景观设计概念,对声景观的概念及其特征进行了归纳.进而以城市公园为观测对象,对公园内的声景观类型、特征、与人类主观感受的关联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在声景观设计要素、设计步骤和设计层次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形成了完整的声景观设计方法.声景观在城市景观的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自然声、背景声、人工声、活动声在人类对景观的认识过程中提供了重要信息,丰富和完整了人类对客观环境的认知手段和主观体验.结合环境造型艺术以及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声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更全面地满足人类活动的各种功能需求,还能够促进人与环境的相互联系,提高客观物质环境的人性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将基于范例的设计方法用于信息融合系统体系结构,将有助于设计方法改进.分析了数据融合树范例的基本概念及其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树范例的信息融合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方法,论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并应用此方法进行了信息融合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包括数据融合树的设计、融合节点体系结构设计以及处理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以分布式C^3I系统信息融合为背景探讨了基于数据融合树范例的体系结构设计实施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