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18)
小学生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而数学作为抽象性、逻辑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诸多困难。小学数学教学应当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数学语言中习得抽象的数学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
现阶段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数学素养的培养。其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学生学好抽象的数学的基础。逻辑思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更加全面。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的对象有两方面,分别是数与形。这两部分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将抽象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化,将数量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形象化。教师需要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加强小学数学各类知识的联系,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归纳能力较弱,面对比较复杂和抽象的数学知识,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性是数学教学中的重大难题。针对这一数学教学现状,立足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8)
数形结合思想有突出优势,能够将抽象数字知识变得直观化,可将隐性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将繁琐数学难题变得简单化。因而,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算理技巧的掌握,加强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唤醒学生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13)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这种方式,将重点和难点数学知识转化成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内容,使得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减少了一定抵触心理,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有效激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在课堂上采用"数形结合"思想拥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本文对"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2)
在小学时期,数学这门学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会比较高,这主要是因为数学知识会过于的抽象复杂,需要学生们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学生们没有认真的听讲,那么其根本无法较为深入的理解其知识内容。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老师们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使用分层教学的形式,不断的提升小学生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之后在借助游戏教学法,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行,合理地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们更为深刻地掌握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9)
小学数学锻炼孩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年龄阶段较小的孩子来说,抽象、枯燥的知识学习起来比较费力、难于理解,课堂教学孩子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入生活,让孩子在生活、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数学学习中提高生活技能,让数学学习和孩子的生活、游戏密切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让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专注力,而且能保证教师按时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9)
数形结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数学解题方法,它可以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主要探讨的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研究。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9)
新形势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讲解数学知识,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知识点。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电子白板展示直观立体的教学内容,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立体化、直观化,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学习,以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可见,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