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7)
生命教育还没有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纳入学校的必修科目,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科渗透和各种课外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融于思想品德教学中,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思想品德课程面临的一项任务。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对珍视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等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整合与渗透,让学生深切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5)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要尝试从多种教学方式,渗透生命教育;增多课程资源,提升教学效果;从法律角度,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旨在促进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让学生明确生命的意义,生存的方法,对生命本身的关注,热爱生命并且实现生命的价值。根据对初中生思想现状的调查,提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并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4)
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物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生命,树立关于人类与自然的正确世界观。要实现该教学目标,必须在生物教学中推行生命教育。为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初中生物教学中,我认为应把握以下策略:拓宽课本内容,发现生命之美;巧妙设计教学内容,体现生命教育主题;举办校本讲座,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热情;合理布置课后作业,渗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31)
关注生命,唤醒和培养学生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与人文关怀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能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语文人文性的有效体现,更是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强烈召唤。作为护校的一名语文教师,笔者认为生命教育的渗透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靠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染学生,靠语言文字的动力推动学生,靠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地渗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17)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需有效渗透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文章联系实际,首先简要分析了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就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机渗透生命教育提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
在初中教学体系中,生物学科占据着重要位置,生物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可以深化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使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为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具体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针。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门思想理论课,它的开展能够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思想,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的生命状态是决定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思政课为学生的生命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活力和生命质量,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教育价值。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思政课渗透生命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2)
主要以新时代小学生命教育与数学教学有效渗透实践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生命教育与数学教学渗透现状为主要依据,从符合新时代教育需求、符合新课改所提要求、符合学习实际发展需求、深挖数学教材,高效开展生命教育、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重视学生生命情感体验培养、同生活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体会生命教育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4)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不论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对学生只重视应试教育,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对生命教育才处于起步阶段。初中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三观正处于培养和树立阶段,情感问题往往得不到学校和家长的注意,学生很难发现自己的生命的意义和所处的位置,时而也能遇见学生不尊重自己的生命的现象。这就需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增加和渗透对生命化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以提升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3)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模块,在开展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小学数学学习也要与劳动教育相互渗透,通过劳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