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VLAN Trunk技术的作用就是让连接在不同交换机上的相同VLAN中的主机互通.对VLAN Trunk 的两种主要技术:Cisco ISL和IEEE 802.1Q协议进行分析、研究与比较,并用一个实例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
在交换技术的网络中VLAN为网络的管理与有效抑制广播风暴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在Trunk端口配置、802.1Q协议封装以及VTP配置等实施中也为黑客的攻击留下隐患。常见的攻击形式有MAC洪泛攻击、802.1Q和ISL标记攻击、双封装802.1Q/嵌套式VLAN攻击、VLAN跳跃攻击、VTP攻击等。针对以上攻击文中提出了端口安全配置、Trunk端口配置以及VTP协议的安全配置等措施,有效地防范黑客对网络的攻击。  相似文献   

3.
在交换技术的网络中VLAN为网络的管理与有效抑制广播风暴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在Trunk端口配置、802.1Q协议封装以及VTP配置等实施中也为黑客的攻击留下隐患。常见的攻击形式有MAC洪泛攻击、802.1Q和ISL标记攻击、双封装802.1Q/嵌套式VLAN攻击、VLAN跳跃攻击、VTP攻击等。针对以上攻击文中提出了端口安全配置、Trunk端口配置以及VTP协议的安全配置等措施,有效地防范黑客对网络的攻击。  相似文献   

4.
IEEE802.1Q在数据帧中填加了VLAN识别信息,使得802.1Q的Trunk端口允许多个VLAN报文通过,这为不同交换机上同一VLAN的主机通信和二层交换机实现不同VLAN的通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防火墙、VPN设备等网络安全设备都需要支持VLAN,IEEE制定的802.1Q及Cisco公司制定的ISL是VLAN的两个主要协议。文章首先讨论了VLAN的帧格式及实现VLAN需要的数据结构,之后详细讨论了VLAN的数据处理流程,最后还讨论了如何设置VLAN参数。  相似文献   

6.
采用Boson NetSim,基于Cisco ISL和IEEE 802.1Q组建了不同协议的VLAN间通信异构网络,设计了模拟拓扑图,分析了路由器的端口设置、IP地址分配以及配置命令,对虚拟通信网络进行了仿真测试,实现了不同协议的VLAN间通信,并在实际的网络设备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组建的虚拟通信网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个人电脑》2004,10(1):44-44
TFS7124E+是清华同方新近推出的一款可管理型二层交换机。其标准配置为24个10Base-T/100Base-TX自适应端口,可支持MDI/MDI-X状态的自动切换。它的背板带宽为8.8G,在其前面板上则提供了两个扩展插槽,用于安装可选购的1000Base-SX/LX/T或1000Base-FX千兆模块。TFS7124E+支持基于端口带802.1Q标记的VLAN,其最大数目为127组,并可实现GVRP动态VLAN注册和私有VLAN功能,能够有效地隔离网络流量,简化网络规划和管理。它支持4组Trunk以获取更大的带宽,其中每个Trunk最大可支持8个100M端口或2个1000M端口的组合。TFS7124E+提供…  相似文献   

8.
VLAN是什么?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网,是一种通过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为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技术。1999年,IEEE颁布了用于标准化VLAN实现方案的802.1Q协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Boson Netsim仿真软件,提出二层交换和三层路由的综合实验方案。设计了模拟拓扑结构图,分析了VLAN,路由协议RIP和802.1Q的配置命令。对虚拟网络进行了仿真测试,实现了虚拟网络的通信。结果表明所组建的网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多数仿真系统采用流量发生器等模拟l离散事件的发生,为了充分模拟网络环境中分布式系统各子系统的并发运行和彼此之间依据算法的实时交互,设有虚拟局域网VLAN的IEEE802.1Q协议。提出一种改进NS2模拟局域网分布式系统实际运行的在线仿真的集成方法,将各分布式应用对象移植为NS2的C++扩展对象,执行实际算法,构造一个模拟中心调度对象,管理各分布式对象的并发运行、转发各分布式对象之间的消息交给NS2以模拟其网络延迟,与领域仿真软件交换数据等。对NS2中共享式以太网协议模块改造,添加VLAN802.1Q协议模块,分别实现对交换式局域网和多播报文的模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在线仿真方法是有效的、所扩展的NS2模块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高等院校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充分利用校园网资 源,开发了高等院校行政财政分析与决策系统。解决了诸如数据的动态查询、自动生成报表 、网络环境下数据共享等技术问题,具有网上数据共享、图形界面友好和安全的保密措施等 特点。  相似文献   

12.
企业应用集成(EAI)不可避免的要整合各种异构的数据资源,同时还需要集成业务过程,而JCA则是一种较好的基于J2EE的解决方案。针对现有JCA规范还不成熟、难于使用的问题,主要从企业应用集成的角度对该架构作了一定的扩展,以满足EAI过程中的高可用性和松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3.
Geometer Marcus the Marinite explores how the geometric and harmonic means can be employed compositionally within a frame; how means fun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al field grids; how means work to develop linear perspective and proportional grids.  相似文献   

14.
为发现我国国家标准与国外发达国家标准法规的差距,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国家标准的总体质量,提升我国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以关键指标(因子)为核心,研究国内外标准法规比对的工作流程,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实现了国内外标准法规比对分析系统。该系统适用于所有产品国内外标准法规的比对工作。  相似文献   

15.
The deep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urrows–Wheeler transform (BWT) and the so-called rank and select data structures for symbol sequences is the basis of most successful approaches to compressed text indexing. Rank of a symbol at a given position equals the number of times the symbol appears in the corresponding prefix of the sequence. Select is the inverse, retrieving the positions of the symbol occurrence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improvements to rank/select algorithm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BWT, turn into improved compressed text indexes.  相似文献   

16.
软件项目开发中,其设计思想有以前的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程序的规模和需要处理的逻辑越来越复杂,面向对象技术有时也显苍白无力。组件化的编程思想很好地解决了以上矛盾,以常用黑白打印机为例。  相似文献   

17.
PDM产品实施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是系统集成与客户化定制。对Teamcenter Engineering(简称Teamcenter)与NX系统集成客户化定制中业务建模、属性映射等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Teamcenter与NX集成客户化定制的技术思路,并以客户化定制NX工程图纸标题栏为例,介绍了Teamcenter与NX集成定制实现的关键步骤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农业地质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遵循软件工程理论和面向对象方法,设计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并基于MAPGIS7.0和Microsoft.NET平台实现了该系统,最后研究了系统建设中的数据组织与存储、GIS数据加载与显示以及评价模型的实现三个关键问题。为其他类似GIS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或借鉴。
Abstract: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objectives of developing Pearl River Delta agro-geological and eco-geochemical survey and evalu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PAESEIS) and following the theorie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object-oriented methods, this paper generally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first of all, supports the idea that the undeniable process of ICT-based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implies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business unification of the world of media and culture. The poor performance of the megamerger is a clear indicator of the unstable ground of the convergence hypothesis. Secondly, it argues in favour of coope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expertise, skills and cultures to make multimedia products or to supply multimedia services, instead of creating from scratch a brand new class of hybrid skills and professions. Thirdly, a variety of new possible and realistically achievable professional profiles in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institutions are illustrated. Eventually a set of public policies, in the light of a new role for cities and regions, is developed. Correspondence and offprint requests to: Francesco Garibaldo, Fondazione ‘Istituto Per il Lavoro (IPL)’, via Marconi 8, 40122 Bologna, Italy. Email: f.garibaldo@ipielle.emr.it  相似文献   

20.
磨盘山水库防洪及兴利调度系统软件的开发及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设计深度要求,对磨盘山水库防洪及兴利调度系统软件开发及运行进行技术分析,并在实际项目中得到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