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重整C+10重芳烃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爱莲 《辽宁化工》2004,33(9):527-530
重芳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对近年来催化重整C 10 重芳烃的综合利用进行了介绍 ,介绍了用C 10 重芳烃生产高沸点芳烃溶剂油、均四甲苯、石油萘、石油甲基萘、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 ,并对C 10 重芳烃深加工工艺进行了简单介绍 ,对国内与国外重芳烃轻质化技术进行了对比 ,建议在C 10 重芳烃利用方面 ,加快技术创新 ,使C 10 重芳烃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C_(10)~+重芳烃的产量大幅上升,对C_(10)~+重芳烃的有效转化利用技术需求日益迫切,开发了一种将加氢饱和C_(10)~+重芳烃转化为轻质芳烃的高效轻质化催化剂及工艺。采用气相色谱和全二维色谱对加氢饱和C_(10)~+重芳烃进行了组分分析,研究了反应温度、氢气压力、质量空速、氢油比等工艺条件对轻质化的转化率和选择性等结果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长周期稳定性和再生性能。在考评温度380℃,氢气压力5.0MPa,液体质量空速1.5 h~(-1),氢油体积比1 000的条件下,C_(10)~+的转化率达到75%以上,轻质芳烃,包括苯、甲苯、二甲苯、C_9和C_(10)的选择性65%左右,得到的轻质化产品中,苯、甲苯和二甲苯(BTX)的占比达到75%以上,苯产品纯度大于98%,二甲苯纯度大于99.2%。研究表明,所用的轻质化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长周期稳定性,在300 h的连续反应中,C_(10)~+的转化率和轻质芳烃,包括BTX,C_9和C_(10)的选择性保持稳定。长周期运行后失活的催化剂经过简单的焙烧可以再生,再生催化剂的活性与新鲜催化剂的活性相当。将加氢饱和和轻质化技术进行耦合,从C_(10)~+重芳烃生产轻质芳烃,能够极大地提高C_(10)~+重芳烃的利用价值,具有很好的技术可行性和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综述重芳烃轻质化技术的研究进展,重芳烃轻质化技术包括针对侧链的脱烷基技术、烷基转移技术和针对双环芳烃的选择性加氢开环技术,介绍脱烷基和烷基转移催化剂与工艺及选择性加氢开环催化剂,分析贵金属和非贵金属催化剂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概述各种轻质化工艺及组合工艺,未来重芳烃轻质化工艺技术发展应针对单环芳烃和双环芳烃的不同加工路线,对单环和双环芳烃选择分离,采用多种轻质化技术配套形成高效组合工艺,提高重芳烃综合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4.
重芳烃轻质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秋 《辽宁化工》2001,30(4):154-156
介绍重芳烃轻质化制取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的工艺及催化剂,研究Cr2O3/Al2O3催化剂对其反应及产品的影响,提高重芳烃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重芳烃轻质化技术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芳烃是生产轻芳烃的重要资源,重芳烃轻质化涉及加氢脱烷基、歧化和烷基转移等反应。TAC-9、ATA-11、Transplus等有代表性的国内外重芳烃轻质化反应工艺具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未来重芳烃轻质化工艺技术发展应针对重芳烃轻质化反应的特点,开发以小颗粒、大孔径的分子筛作催化剂活性组元,增产附加值高的二甲苯。  相似文献   

6.
C10+重芳烃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楼军威 《浙江化工》2003,34(6):11-13
对PX装置副产物C10^ 重芳烃的综合利用进行探讨,提出了先进重芳烃轻质化并分离出均四甲苯、萘等产品和直接将重芳烃分离成高芳溶剂油、均四甲苯、萘等产品的两条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量的芳烃联合装置、乙烯装置兴建及扩建,以及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使得重芳烃的来源变得更加多元化,副产的重质芳烃变得越来越多,而有效地利用这一资源将能极大促进化工行业发展,这在推动国家经济和能源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梳理了近年来重质芳烃轻质化和重质芳烃分离的工艺方法,阐述了石油基和煤基重质芳烃的利用现状和高值化相关研究,重点介绍了几种成熟的重质芳轻质化和分离工艺,例如:脱烷基、选择加氢开环以及烷基转移等轻质化工艺,萃取精馏、烷基化反应精馏以及吸附等重芳烃分离工艺。虽然重质芳烃分离与轻质化工艺均能提高重质芳烃资源的利用率和附加值,但均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轻质化工艺存在转化率低、副产物较多以及催化剂效率低等问题,而重质芳烃分离过程存在分离能耗高、设备投资大、萃取精馏溶剂选择难以及结晶分离收率低等问题,因此2种重芳烃再利用方法均需要在工艺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对此,最后对重质芳烃资源轻质化和分离工艺给予了展望,为重质芳烃资源再利用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重芳烃轻质化工艺和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重芳烃轻质化反应及催化剂和比较有代表性的工艺技术路线。重点阐述了催化加氢脱烷基和烷基转移反应特点和有关催化剂的研究以及国内外主要工艺发展现状。认为,重芳烃轻质化发生的反应所用催化剂多属于酸型,开发以小颗粒、大孔径以及良好抗积炭性能的固体酸催化剂,尤其是催化加氢脱烷基和烷基转移反应催化剂,对提高C+9重质芳烃利用价值和增产附加值高的二甲苯和苯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季静  柴忠义 《化学工业》2013,31(4):25-27
介绍C9芳烃和C10芳烃转化为苯、甲苯和二甲苯的各种工艺技术。提出催化剂是重芳烃轻质化技术的核心,既提高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和抗积炭能力,又不过度加氢导致芳烃损失,是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分析探讨了重质芳烃类物质重苯、洗油的加氢轻质化利用的工艺技术、经济性及市场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管式反应釜共振反应装置,研究了某焦化厂重苯200℃后馏分的加氢轻质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氢初压等工艺条件对重苯轻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钼酸铵、Ni-Mo催化剂时,均能起到加氢轻质化的效果,其中Ni-Mo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优于钼酸铵。最佳的工艺条件为使用Ni-Mo催化剂、催化剂用量2%3%、氢初压7 MPa、反应温度450℃。  相似文献   

12.
针对洗苯和脱苯工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工艺改进和设备改造。改进后吨轻苯能耗指标明显下降,塔后净煤气含苯显著降低,轻苯收率提高,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浓硫酸洗涤轻苯深加工工艺生产中,通过对原料轻苯的焦炭吸附处理、未洗混和分的温度指标控制、酸洗反应时间的调整、浓硫酸的2次利用等措施,使每t轻苯浓硫酸的消耗由75 kg降低到45 kg,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保护了环境。  相似文献   

14.
李祝涛 《山东化工》2014,(6):141-141,143
焦化剩余氨水经预处理去除大量酚类、煤焦油等,预处理后剩余氨水仍含有少量的油类物质,在蒸氨时不断积累,如不分离这部分油类,则影响蒸氨运行,且造成苯系物损失。本文主要介绍了焦化剩余氨水预处理脱酚后溶剂油的回收工艺。实验表明,此工艺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5.
重油催化裂化工艺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重油催化裂化工艺的新进展,如毫秒催化裂化工艺、下行床反应器催化裂化工艺、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多产轻质烯烃的催化裂化新工艺、催化裂化汽油改质降烯烃新工艺等,并对重油催化裂化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王爱萍 《山西化工》2009,29(4):45-46
分析了焦化轻油的组成及主要成分,确定了利用现有生产装置生产焦化轻油的优化操作条件,通过实际生产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该法既利用现有装置,不增加设备和人员投资,又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7.
柳培德 《煤化工》1998,(3):51-53
介绍轻苯初馏工艺的生产改进。实践证明,这些改进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焦化粗苯加氢的工艺,根据焦化粗苯与焦化轻油的指标分析,提出了用焦化轻油和焦化粗苯按一定比例配合,进行加氢精制的可行性。按照工艺技术设计要求以及原料的行业标准,调整相关参数,产品质量能符合国家标准。这样可以解决粗苯原料不足带来的问题,对拓宽原料市场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稠油/水乳状液表观粘度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窦丹  宫敬 《化学工程》2006,34(9):39-42
通过实验研究稠油/水乳状液的表观粘度与分散相液滴直径、含水率和温度的关系。分散相液滴直径越大,表观粘度越小;与轻质油/水乳状液不同,稠油/水乳状液在较低的含水率时即表现出很强的剪切稀释性;温度变化对稠油/水乳状液的表观粘度有显著影响而对相对粘度影响很小。在考虑了剪切率的相对粘度预测模型中,Pal(1989)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值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