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辉雄 《小水电》1999,(2):21-22
诏安县岭三水电站为早日发电要求大坝导流底孔在汛期衬封堵,经过工程建设,设计和施工各方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发期封堵成功,总结汛期封堵大坝导流底孔的经验,以利今后的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库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库设计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部分。在进行老营水库设计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大坝设计,文章主要阐述了老营水库工程大坝的设计要点。大坝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牵涉到的计算也非常复杂,要做好大坝设计,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设计要求,严控大坝的稳定性,才能保证大坝的稳定与安全。  相似文献   

3.
大坝和岩土工程中埋设仪器选型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工程设计阶段,埋设仪器的选型和布置设计是监测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仪器选型是否正确对后续工作的成败有很大影响。文中叙述了仪器选型的重要性,提出了大坝和岩土工程中埋设仪器的技术要求,分析、比较了差阻式仪器和其他类型埋设仪器在大坝和岩土工程中的优越性和局限性,认为差阻式仪器作为大坝和岩土工程中的埋设仪器,在多数情况下更为合适,并提出了这种仪器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三峡大坝左厂14号坝段安全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峡大坝左厂14号坝段及其基础是三峡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选择的关键部位。通过监测成果对运行期的左厂14号坝段及其基础工作性态进行了全面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坝体及基础变形稳定,防渗效果满足设计要求,坝体应力和温度分布合理。目前建筑物工作状态正常,应力和变形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莲花水电站的勘测设计工作始于1959年,到1992年该电站主体工程开工,共历经30多年。此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做了大量的勘测设计工作。在设计中,根据具体情况大坝和二坝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坝型;引水隧洞和导流隧洞相结合;调压井和闸门井相结合。此外,在枢纽布置中,还充分考虑并利用了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大坝安全监测的目的、要求、前期工作、内涵,指出了大坝安全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对大坝安全监测工作,运行管理单位必须特别重视,同时设计、科研单位也应随着新情况的不断出现对大坝安全监测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发新型监测技术,完善风险分析和紧急预案,以确保大坝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大坝退役工程包括规划、设计和实施等阶段。结合美国多个大坝退役和拆除案例,介绍了大坝退役设计中的关键点,包括确定结构物拆除范围、设计数据的采集和特殊设计要求等,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大坝监测自动化的目的和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要求入手,从监测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方面,对实现施工期和运行期大坝监测自动化时存在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章从分析我国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现状入手,指出监测工作应加强设计、施工、运行等各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和监督,要严把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关。针对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对青铜峡原有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进行改造,1993完成更改设计,1994年完成施工安装,1995年元月投入正式运行。实际证明,仪器及系统可靠,满足了大坝形监的要求。该工程的成功也为今后有关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基于Internet的远程健康诊断系统的实现成为可能。本文论述了基于分布式开放体系结构的大坝远程健康诊断系统构架,阐述了基于Internet的大坝远程健康诊断系统所需的网络技术、Web数据库技术、系统研制所需的技术模型等关键技术,据此开发大坝远程健康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DEM和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李致家  张珂  姚成 《水利学报》2006,37(8):1022-1028
本文采用GIS地形分布技术和栅格技术,对TOPMODEL和新安江水文预报模型进行基于GIS的技术改造,构建了基于DEM栅格的TOPMODEL水文模型和基于GIS的TOPMODEL和新安江分布式水文模型,并将3个模型应用于黄河支流——洛河卢氏以上流域的水文模型的参数率定和模拟比较,以探讨 GIS技术的应用和模型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该研究流域上,3个模型都能很好地进行水文过程模拟,其中基于DEM栅格的TOPMODEL模型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水利空间信息共享和业务系统集成关键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开源REST架构的水利信息服务平台架构原型,提出了集监控技术、池化服务管理技术和空间信息管理于一体的弹性服务聚合技术。基于开源REST架构实现的水利信息服务平台具有很强的伸缩性,支持海量水利空间信息服务发布,并能够将其快速部署在云计算环境中。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水利空间信息共享和业务系统集成关键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开源REST架构的水利信息服务平台架构原型,提出了集监控技术、池化服务管理技术和空间信息管理于一体的弹性服务聚合技术。基于开源REST架构实现的水利信息服务平台具有很强的伸缩性,支持海量水利空间信息服务发布,并能够将其快速部署在云计算环境中。  相似文献   

15.
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质量GPS实时监控系统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晓铭 《水力发电》2002,(10):30-32
为适应高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需要,通过对堆石坝填筑施工质量管理参数和依托技术的分析,提出了以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无经数据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分析技术为基础的堆石坝填筑施工质量GPS(全球定位系统)实时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并对系统的功能,组成等进行了分析论证,为系统研制与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无过滤强化混凝技术是建立在循环混凝技术、滴加药/气技术和表面重复絮凝技术基础上的一种间歇式水处理净化技术,辅以紫外线杀菌技术和现代电子控制技术,实现了对原水适应性强、设备小型化、运行低成本化、处理工艺方便可调等优点。这种新技术对研发新农村建设中所需的农村家用自来水处理设备、小型救灾应急水处理设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水工隧洞施工情况复杂,目前的施工仿真计算大多只考虑开挖而缺乏衬砌和灌浆因素,故没有体现隧洞完整的施工过程;施工动态仿真一般根据仿真结果采用预制动画的形式实现,其实现过程复杂,模型不易修改,隧洞施工过程中结构状况例如围岩稳定、锚杆等支护的安全难以直观地确定。考虑隧洞施工各个工序结合系统仿真的方法,调用开挖、衬砌及灌浆的CYCLONE模型得到更为准确的进度计划,基于BIM技术实现施工动态可视化。针对目前较少涉及隧洞结构安全与进度计划耦合仿真,提出基于映射概念与反馈技术的隧洞施工期结构安全仿真方法,基于二次开发技术与数据库技术,采用VB.NET+PYTHON语言编制了一套水工隧洞施工仿真系统,实现与工程施工进度相结合的结构安全判断,为工程师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在总线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基于USB接口的虚拟仪器系统的模型,并在LabVIEW7的平台上实现示波器等仪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对Fabry–Perot干涉测量技术的原理及基于该技术的光纤传感系统作了介绍,分析了Fabry-Perot干涉测量技术原理并推导了有关计算公式,展望此类技术在大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保障大坝安全是确保水电站长期稳定运行的首要任务。在水工安全运维数据资源整合技术、基于BIM的多源异构空间信息融合技术、基于实测数据的测点快速评判与大坝工况综合评价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重力坝型水电站大坝安全诊断与决策支持系统,并在西南某水电站投入实际应用,有效提升了电站在大坝安全数据共享融合、分析诊断、综合评判和异常预警等方面的能力,为同类坝型水电站提供了参考和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