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原玲 《无线通信技术》2003,12(4):27-31,39
移动性是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特征。本文介绍了移动性的概念 ,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宏移动性和微移动性管理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 ,提出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移动性管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移动性指的就是终端移动性,而移动性实际上具有多重含义,还包括个人移动性,会话移动性等等.本文分析总结了Mobile IP, SIP等技术在内的现有网络对各种移动性的支持和研究,包括从OSI的不同层次对终端移动性支持的各种方案,然后分析了下一代网络中对移动性的要求,提出个人环境移动性,研究了对下一代网络尤其是移动网络中支持移动性的虚拟归属环境.  相似文献   

4.
网络对移动性的支持及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移动性指的就是终端移动性,而移动性实际上具有多重含义,还包括个人移动性,会话移动性等等。本分析总结了Mobile IP,SIP等技术在内的现有网络对各种移动性的支持和研究,包括从OSI的不同层次对终端移动性支持的各种方案,然后分析了下一代网络中对移动性的要求,提出个人环境移动性,研究了对下一代网络尤其是移动网络中支持移动性的虚拟归属环境。  相似文献   

5.
下一代网络的范畴还没有统一定义,但有一个特征就是通信环境是异类的,就是有不同的种类的蜂窝系统并存,不同种类的无线接入网络,并且使用各种不同的服务。先进的移动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实现全球性的无缝的漫游,这就意味着不仅仅要实现传统意义中的终端移动性,还要实现更高层次的个人的,会话的和服务的移动性。本文中讨论的移动性管理包括前面的,目前的,以及将来的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6.
宁鹏  孟旭东 《电信快报》2009,(12):30-32
未来网络是支持多种不同接入技术的异构网络,为满足用户的移动性需求,移动性管理成为异构网络中的关键技术,移动性管理协议可以在网络的不同层次(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实现,无论在哪一层实现,都有优缺点。文章对异构网络中移动性管理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在权衡比较后指出SIP将在未来异构网络的移动性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下一代无线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武旸 《电子学报》2004,32(F12):123-126
在4G全IP无线网络环境中,提供无缝隙的移动性支持是严峻的挑战之一.移动性管理协议可以在协议栈的不同层(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及应用层)进行实现,无论是在哪一层实现,都有其优缺点.从结构上看,网络层是最适当的层,但它需要修改协议栈;而应用层上的移动性管理协议由于对低层特性是透明的,似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它会引入较大的时延.因此,一个真正开放的、适应性强的、高效的移动管理方案是下一代无线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下一代网络(NGN)对业务移动性管理的需求,文章给出了实现业务移动性管理的关键性问题,对其中如何实现切换、注册、定位管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使用SIP协议的应用层业务移动性管理解决方案并对其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移动IP是IETF支持因特网上主机透明移动性的一种参考协议,在向全IP蜂窝网络演进的过程中,移动IP提供了域之间移动的解决方案,即宏移动性管理,但它不能解决在蜂窝网内移动时所遇到的问题。移动IP的种种缺陷导致了近年来各种微移动性管理协议的出现,分析了几种典型的IP层微移动性协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设计新的微移动性协议的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10.
移动管理是下一代网络NGN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对无线环境中为节点的移动性提供支持的SIP和MIP协议作了介绍分析,并提出了如何结合两种方案实现通信优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 Mobility management is a key technical aspec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e main purpose of mobility management is to enable mobile terminals or users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continuously while moving—— while minimizing data…  相似文献   

12.
赵琰  许明 《信息技术》2006,30(7):82-86
首先介绍了A5020软交换的基本结构和七号信令的三级结构。重点介绍了基于新一代电信网络的信令系统的两级容灾保护机制:系统级的保护和网络级的保护。并详细介绍了两级容灾保护机制的实现方法,通过上述的两层保护机制,信令系统在下一代网络中的可靠性得到了充分保证。  相似文献   

13.
The original Mobile IP (MIP) protocol does not perform Route Optimisation but uses Home Agents to forward traffic. Thus, it does not have problems with simultaneous mobility, that is, the special case when both end hosts are mobile and move at about the same time. However, MIP for IPv6 (MIPv6) uses binding updates that are sent directly to a correspondent nod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based mobility management (SIPMM) and MIP with location registers (MIP‐LR) also use direct binding updates between a mobile host and a correspondent node. Thus, MIPv6, MIP‐LR and SIPMM are vulnerable to the simultaneous mobility problem. In this paper, we analyse the simultaneous mobility problem and solution mechanisms, and propose new ways for MIPv6, MIP‐LR and SIPMM to handle simultaneous mobility.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With developments in voice over IP (VoIP), IP-based wireless data networks and their application services have received increased attention. While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of mobile nodes are served by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as a signaling protocol, the mobility of mobile nodes may be supported via Mobile IP protocol. For a mobile node that uses both Mobile IP and SIP, there is a severe redundant registration overhead because the mobile node has to make location registration separately to a home agent for Mobile IP and to a home registrar for SIP, respectively. Therefore, we propose two new schemes that integrate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lity in Mobile IP and SIP. We show performance comparisons among the previous method, which makes separate registration for Mobile IP and SIP without integration, and our two integrated methods.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s efficiently reduce the amount of signaling messages and delay time related to the idle handoff and the active handoff.  相似文献   

15.
黄跃彬 《电子质量》2003,(5):125-126
本文介绍下一代网络(NGN)各个层面的新技术及基于下一代网络(NGN)的语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新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NGN规划和设计中需要大量的仿真分析工作,仿真工具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现结合NGN的特点分析了仿真的相关技术,并对当前流行的两种仿真软件NS2和OPNET的特点做了简要的介绍和对比。  相似文献   

17.
移动IP的预测移动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动IP使移动主机在移动中能够接入Internet而不中断正在的连接,但移动IP的切换时延较大,不能保证业务的平滑切换,本文提出了层次和预测移动管理的方法,结合无线域内的邻居单播,取得了移动IP的快速和平滑的切换,改善了业务的QOS,并减少了无线域内有线网络的负担。  相似文献   

18.
电力通信系统下一代光网络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目前电力通信系统光传输网的现状展开分析,提出制约网络发展的难题和业务发展的需求,结合智能光网络(ASON)的技术优势,针对电力通信系统下一代光网络的发展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对通信系统网络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新一代传送网络技术,分析新一代传送网络市场和技术发展状况,介绍了新一代传送网络推动的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以及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架构等新技术,指出随着新一代传送技术的发展,下一代光通信网络传送技术的趋势必然是高容量高动态的全光网络。  相似文献   

20.
与Internet无缝连接和IP基的移动性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的重要特点。为了减少移动IP中的时延和信令开销,减少包丢失,提出了支持快速、 可靠切换和IP寻呼(IP paging)的IP微移动性(micro-mobility)协议。本文研究了提交到IETF移动IP工作组(MIP WG)的几种关键IP微移动性协议,分析了协议的动机、特点,比较了性能、信令复杂度和实用性,给出了可能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