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并利用食用菌的国家。早在公元前240年就有食用食用菌的记载,随之在医疗方面得到应用;公元600年开始食用菌的野生驯化和人工栽培;公元14世纪,成功研究了香菇的人工栽培技术。之后,食用菌传入日本并逐步在世界其它地区得到应用。目前,世界上广泛栽培的木耳、银耳、平菇、茯苓、竹荪等十余种食用  相似文献   

2.
野食──别忘了马齿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齿苋的别名为马齿菜、马蛇子菜、蚂蚱菜,又名五行草。马齿苋是古藉上早有记载的对人类有贡献的野菜。在民间称它为长寿菜、长命菜。马齿苋是古往今来最常见的中草药和野生蔬菜。早在公元5世纪已有入药记载,历代本草医书对治疗诸多病症多有验方。在民间不管食用还是药用更有悠久的历史。 马齿苋分布在我国广泛。但马齿苋是起源于印度,近几个世纪以来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欧洲、南美洲及中东地带都有其野生类型。但在英国、法国、荷兰早已有了栽培类型,在中国尤以华北、东北、中南、西南、西北较多,比较常见。 马齿苋适应性极强,广泛生…  相似文献   

3.
话说腐乳     
腐乳,也叫豆腐乳,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发酵的豆制品,据文献记载,这东西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公元五世纪的北魏时期,就有关于"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的记载。而《本草纲目拾遗》中,关于腐乳的记载就更详细了:"腐乳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加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到了清代,李化楠在他的著作《醒园录》中,详细记述了豆腐乳的制作过程。而这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机奶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有奶是有机鲜奶和有机奶制品的统称。有机鲜奶指依据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规范,采用有机食品加工技术,并经具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资质的认证机构独立认证的鲜奶商品。有机奶制品是指以有机鲜奶为主要原料生产,符合有机食品技术规范要求,达到国家相应食品质量标准,并经具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资质的认证机构独立认证的奶加工制品。  相似文献   

5.
乌兹别克位于中亚中部,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据记载,早在公元4世纪,蚕桑业即由中国传入乌兹别克的费尔干纳盆地,并开始建立蚕业基地,以后逐渐传播到中亚其它地区。 19世纪中叶,乌兹别克被并入当时的沙  相似文献   

6.
鸭馔趣史     
正人们今天食用的鸭子,是由野鸭驯化而来。我国最早的书籍《尔雅》记述,野鸭叫"凫",家鸭叫"鹜"。可见我国古代就开始养鸭,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野鸭驯化成家鸭的国家。欧洲直到公元1世纪才有养鸭的记载。中国人食鸭,亦有着久远的历史。《左传》中载有"饔人窃更之以鹜"。《战国策》说:"而君鹅鹜有余食。"南北朝时的《齐民要术》一书中,有家鸭的饲养及其烹调方法的记载。唐《朝  相似文献   

7.
扑克牌简史 扑克牌是英文poker的译音,全称为“playing cards”。翻译成中文就是游戏纸牌或娱乐纸牌。经过中外学者多年研究认定。纸牌其实是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最早发明的,据史料记载。中国在公元900多年的唐代就有了世界最早的纸牌游戏——叶子戏以及介绍叶子戏打法的专著。传说中的叶子戏最早的产生年代更可以追溯到我国汉代。直到13-14世纪,以“叶子戏”为代表的东方纸牌才传到欧洲,经过西方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家几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才形成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扑克牌。所以说中国是扑克牌的真正故乡。19世纪后期,西方形式的扑克牌传回中国。1931年中国开始印制扑克牌。  相似文献   

8.
《乳品与人类》2003,(5):6-7
近年来各种鲜奶制品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都市的角落里,飞到您的餐桌上,走进您的日常生活中。在城市商场和超市里随处您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奶制品,光从名称上看就有特浓纯鲜牛奶、纯鲜牛奶、草莓酸奶、果肉酸奶、可可牛奶、巧克力牛奶、胡萝卜汁牛奶等等。面对这玲琅满目的鲜奶产品我们该选择哪一个呢?这里面可大有学问在里头,不信您往下看。纯鲜牛奶与含乳饮料是一回事吗?答案是否定的,纯鲜牛奶与乳饮料配料方面就不相同,其次营养方面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禾苗 《食品指南》2013,(11):104-105
早在公元五世纪魏代的古籍中,就有对腐乳的记载:“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腐乳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加酒糟或酱制者,味成甘心”。绍兴因有得天独厚的鉴湖水,其水质甘冽,又含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故绍兴腐乳品质优质,加之以绍兴老酒作辅料,其色香味更佳,从而驰名中外。  相似文献   

10.
寿司是日本料理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食品,“寿司”是它的汉语译音,它在日语中的发音为“sushi”。据说,寿司的制作方法是和水稻的种植技术一起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大约公元1世纪,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就提到了寿司,而寿司首次出现在日本的文学作品中,则已经是18世纪的事情了。目前,经营日本寿司的餐馆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寿司也因此成为了各国人民喜爱的食品。究其原因,除了寿司的风味特色之外,也和精明的日本商人善于营造“寿司文化”氛围、不断地改进寿司的制作方法、别出心裁地推出新的寿司品种有关。寿司的种类…  相似文献   

11.
早在公元6世纪,贾思勰在他的《齐民要术》里就有“(鸡舌香)俗人以其子似丁,故为‘丁子香’也”一说。及后在公元16世纪,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丁香》里又补充道:“丁有钉之义,因其形似小钉,故名‘丁子香’,简称‘丁香’”。  相似文献   

12.
许多正在发展奶业及奶制品业的国家和地区,鲜奶的采集和运输存在着难题,在天然气温下采集和运输鲜奶将引起奶的卫生及营养品质的劣化并使大量鲜奶变质。冷冻法由于保鲜时值短及设备条件和经济上的原因,未能大规模采用,因此,建立一种有效的、安全的、低耗费的生奶保鲜技术将能促进高卫生和高营养价值的奶业及奶制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甘草是我国中草药应用最多的药物之一。也称美草、蜜草、国志、甜草、棒草。素有“药中之王”的雅号;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其入药的历史都非常悠久,从有文字记载的年代算起,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00年左右,我国最古老的辞书《尔雅》中就有关于甘草的记载。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甘草列为中品,并对甘草作了详细记述。东汉末年(即公元220年)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265个处方,其中含有甘草的就有154个,占处方总量的60%以上。南北朝时的医学专家陶弘景感慨地说:“甘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  相似文献   

14.
历史久远风格独特以动植物为香源生产露酒是中国酒类生产的一大特色。动植物香源又分花香、果香和药香,药香之中又分植物药香和动物药香,以动物或动物脏器人酒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一大创造,为中国所独有、中国历史悠久,洒的生产源远流长,分元前22世纪的龙山文化遗物中有专用于酿酒和饮酒的器具,专家推断,发现自然发酵酒距今有一万五千年,人工酿酒也有一万年之久.《战国策》有“仪秋造酒”,“杜康造怵洒”的记载,把酿酒工艺提高到了新水平.公元3世纪,人们在制曲原料中加入植物药材创造了“酒药”,甲骨文有“留其酒”的记载,留者…  相似文献   

15.
<正> 人类食用发酵食品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据考证,在中国曲法酿酒远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已存在,一千多年后,相继出现了中国酱油、日本面酱及其它发酵制品如豆腐乳、豆豉等。在中东和北非有历史记载的酒精发酵制品,如大麦酿制啤酒、葡萄生产葡萄酒等均可追朔到公元前三千多年前。在印度次大陆也有发酵奶制品的记载。所有这些从主要食物原料生产出的发酵制品至今仍有大规模的生产和广泛的食用习惯。发酵食品  相似文献   

16.
“沙船”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船之一,它是一种平底、方头、方艄的海船,它还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船型。唐宋时期,它就成为我国北方海区航行的主要海船,因其位于在水浅多沙滩的航道上航行,所以被命名为“沙船”。它在江、河、湖、海上皆可航行,适航性能特别强,宽、大、扁、浅是其最突出的特点。早在宋代以前公元十世纪初,就有中国“沙船”到爪哇的记载,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都有沙船类型的壁画,“沙船”也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主要船型之一。  相似文献   

17.
金银花,又各双花,忍冬花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之一。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对它的药用价值就有一定的认识。《神农本草》把它列为上品,并有“久服轻身”的记载;《名医别录》记述它有治疗“暑热身肿”的功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它能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清热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居民奶及奶制品消费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我国居民奶及奶制品的消费情况,指导合理消费奶及奶制品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一年食物频率调查的数据,分别对55211名15岁及以上居民的鲜奶、奶粉、奶酪和酸奶的食用率、食用频率和食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15岁及以上居民奶及奶制品的食用率为23.7%,鲜奶、奶粉、奶酪和酸奶的食用率分别为17.4%、8.5%、3.2%和10.1%,食用频率为0.7次/周、0.2次/周、0.1次/周和0.2次/周,每人每天的食用量为20.6g、0.8g、0.7g和4.2g。奶及奶制品的食用率、食用频率和食用量均为城市高于农村,男性低于女性,15~17岁组和60岁~组较高,18~44岁和45~59岁较低。我国居民的奶及奶制品的消费水平较低,应指导人们科学、合理增加奶及奶制品的消费。  相似文献   

19.
公元十三世纪南宋末年,相继有不少欧洲人来华旅行。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以大量的篇幅记述了当时南宋的食俗。公元1127~1278年,南宋曾先后与金、元并存过一段时期。当时东起淮河、西至大散关以南为南宋王朝的统治地区,并建都在临安今杭州,控制着中国的半壁江山。在这种南北分割形势下,中国在饮食生活方面是南方以汉族的食风食俗为主,北方则兼有汉、女真、蒙古等民族的习俗。南宋的烹饪事业可以说是北宋的继续。总的说来,整个宋代的经济较为繁荣,粮食和猪、牛、羊…  相似文献   

20.
低温肉制品是我国肉制品发展的总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世界肉制品及其分类香肠最早起源于公元前15世纪的古代巴比伦和中国,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火腿的加工在罗马时代(公元1~2世纪)已有记载。现在,世界上肉制...?MoreBa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