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分析了太子河流域辽阳市段河道护岸工程现状优缺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太子河流域辽阳市段河道护岸工程现状.通过传统护岸工程与新型护岸工程对比,结合辽阳市实际情况,太子河流域辽阳市段河道护岸工程采用连锁式生态护坡砖效果更佳.文中以辽阳市太子河新生段护岸工程设计为例,通过护岸厚度、稳定性、冲刷深度等计算,为连锁式生态护坡砖护岸安...  相似文献   

2.
在河道治理工程中,为了保证河道岸坡的稳定,通常采用硬质护岸或生态护岸。通过对江苏省内8条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各种护岸长度的统计,结果表明硬质护岸的比例远超过生态护岸。对硬质护岸和生态护岸本文通过3个方面进行比较,包括工程效果、造价和环境影响,说明生态护岸的优势以及硬质护岸的不足之处。同时为河道整治工程中采用生态护岸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指导内河护岸工程节能及形式选择,建立了护岸工程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能耗计算模型,护岸工程的总能耗由结构物能耗、运输及施工能耗、维修和拆除能耗组成。以盐河CL型护岸为实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内河限制性航道护岸全生命周期能耗模型能够很好地评价护岸各阶段的耗能情况,且结构物能耗占比最大,拆除能耗占比也较大,护岸工程节能应做好结构物选型,延长护岸的寿命,避免护岸拆除。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萨拉托夫水库石笼护岸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护岸工程的结构型式多种多样,经过比较,最终选择了在俄罗斯萨拉托夫水库护岸工程中采用石笼结构的护岸型式。石笼结构物具有柔性好、耐腐蚀、抗冲能力强、能适应河床变形、经济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它不会破坏地下水的状况,且有助于草木植物的自然生长,极为适用于护岸工程。介绍了护岸工程实施地段的工程地质构造、自然环境与气候以及工程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5.
为了预防长江堤防护岸工程受损或者大面积崩岸的发生,应定期对护岸工程进行监测和稳定性分析,必要时采取工程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根据水下多波束测深技术全覆盖、高精度、高效率等特点,探讨了水下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平面位置和水深测量精度,论述了基于水下多波束的护岸工程监测技术方法。并以湖北省监利县铺子湾护岸工程为例,采用水下多波束测深技术,连续2 a同一时段进行全覆盖扫测,根据2次扫测结果,采用3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堤防护岸工程地形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护岸工程实施后深槽向右岸偏移,岸坡冲淤平衡,护岸工程稳定。  相似文献   

6.
从天津市南运河治理工程出发,从生态护岸的基本要求和应用原则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生态型护岸的出现顺应了人与自然共生的要求,不仅是护岸工程建设的一大进步,也将成为今后护岸工程的主流。  相似文献   

7.
护岸是保护江河湖泊免受水流冲蚀、风浪侵袭等所采取的工程措施。而山区河道由于河底纵坡大、水流流速快,护岸型式往往比较传统,采用生态型护岸的工程较少。文中根据山区河道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提出并实施了一种适用的山区河道生态护岸方案,为山区河道护岸建设增加了一种新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
绿化混凝土护岸是将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护岸形式之一,具有固土护坡、保持水土、生态修复、美化景观等重要功能。简要综述了国内外护岸技术的研究历程,基于绿化混凝土的定义和内涵,分析了绿化混凝土的特点和优势。从绿化混凝土护岸的原理和发挥效益为出发点,探讨了其防治工程的安全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城市环境的美观性。根据不同的施工方式,对比研究了不同护岸型式在工程、经济、生态方面的优劣。结合实际工程应用,阐述了绿化混凝土技术在材料性能、工艺方式方面的改良。围绕现阶段护岸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生态护岸的发展理念和绿化混凝土在生态护岸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各个省份大力开展水域安全生态建设工程,各种柔性护岸结构应运而生。文章分析了目前工程中常用的护岸形式特点、护岸原理和应用条件,最后对比分析了各种柔性护岸的优点、缺点及应用场合,供类似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排桩挡土墙在羌溪河闸站引排水渠护岸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排桩挡土墙护岸的设计思路和计算原理,为其在水利护岸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铰链混凝土沉排与模袋混凝土两种护岸新材料应用技术的试验,结合长江中下游河道护岸区及附近的水流泥沙运动、护岸材料及防护体的特性,分析研究了其护岸工程的效果、破坏机理及适用条件。研究表明,柔性的铰链混凝土沉排基本能适应河床变形,扩岸效果明显好于不易变形的硬性模袋混凝土,并提出了两种材料护岸工程的优化改进措施,可供护岸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景卫华  李涛章  胡宁  汪涛 《人民长江》2010,41(8):104-107
混凝土四面六边体透水框架护岸是一种新型江河透水护岸工程技术,该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河道护岸工程的实践中。结合长江南京河段新济洲护岸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实践,对混凝土四面六边体护岸工程的施工各环节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主要在于混凝土框架杆件制作质量和框架抛投的数量及位置准确性。根据水利工程相关规范和标准,提出了混凝土四面六边体护岸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和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小颗粒石料护岸工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散粒体颗粒的起动流速公式,计算分析小颗粒石料在不同水流与边界条件下的起动流速,并根据小颗粒石料护岸工程的水槽试验,结合下荆江熊家洲河段的卵石护岸试验工程,研究了小颗粒石料在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若小颗粒石料能满足水流抗冲条件,则采用小颗粒石料护岸是可行的,且有对近底水流干扰小与适应河床变形能力更强等明显优点;若将小颗粒石料与土工合成材料一起组成软体排,其抗冲能力增强,护岸效果更佳。研究成果可供护岸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土工编织物具有排水、反滤、隔离、加筋、防冲等多种功能,主要对其在治理三门峡库区护岸工程上应用进行分析,以更好地付诸于实践.  相似文献   

15.
董巧红  李良 《东北水利水电》2006,24(7):30-30,34
近年来,铁岭市河道的险工险段整治工程从传统的单一结构和材料,正逐步向多样化发展,混凝土孔板护岸以其独特的优点,正在取代传统的砌石材料。发挥出巨大的工程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长江南京河段护岸新技术探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护岸结构型式的护岸机理进行分析,结合南京河段护岸整治现状,选用抛石、四面六边体框架群、混凝土铰链排等护岸型式进行模拟比较试验.试验成果表明,在南京河段水沙条件下,四面六边体框架群护岸结构型式透水、稳定,减速促淤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分析计算了长江嘶马段护岸工程中应用的土工模袋布的强度、过滤和老化特性等,护岸工程试验段的运行实践表明,模袋布的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要求,且模袋混凝土的护岸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多次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及长江、赣江等10余处工程实践经验,介绍了近期长江干堤江岸及堤防加固整治工程的三项试验工程,并据此提出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群护岸固脚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9.
黄河小北干流为黄河禹门口-潼关段,自70年代至今,两岸现有河道整治工程32处,工程长度129.01km,对河势起到了一定的控导作用,但也存在有部分已建工程防洪标准低,堤身断面达不到设计标准,堤岸滑坡塌岸等问题。本文就现有工程状况提出了维护加固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并对今后沿河护堤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桥墩冲刷对岸坡稳定的影响及防护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士彬 《人民长江》2015,46(16):31-33
在河道中建造桥墩,会引起桥墩附近水流状态发生很大变化,致使河床产生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进而影响桥墩附近岸坡的稳定,并有可能对河势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分析了在安徽省长江河道上建设桥梁后岸坡冲刷及对其稳定的影响。指出桥梁设计单位应重视桥墩冲刷影响岸坡稳定的问题,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比较了几种岸坡防护工程型式后,提出了针对桥墩冲刷影响岸坡稳定进行防护工程设计的要点。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