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学术界《四书注释》群中修改《中庸》版本之风日见滋长,经反复研读《中庸》原文及对照朱熹与众多学者的注释,发现这些注释对于"中庸"二字的解释和原文完全不同,朱熹的"中庸之道"更是无稽之谈。"中庸"二字里面没有中庸之道,但《中庸》全书确实存在另外一个"中庸之道",那就是求真求实之道。《中庸》要求修身必须做到"诚身",这是在社会立足的根本。认为诚者,真也,实也。而求取真实的最高行为准则是"择善而固执之",其具体方法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一整套"用中以求实"之道才是正宗的"中庸之道"。它从哲学的高度证明了"诚身"的重要性,也正由此,《中庸》发出了闪亮的唯物主义光芒。  相似文献   

2.
<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尽管它以"中庸"命篇名,而"诚"却是其核心观念."诚"不仅是天道之本体,天道之本然,同时"诚"又是一种生生之德性.<中庸>不仅有"下贯",实现"诚明",还要通过"上通"实现"明诚".<中庸>设置了理想的圣人之德,为个体成圣指明了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诚信问题的理性探讨及现代意义 “诚信”是儒家一贯提倡并力求践履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其思想内涵主要有三层意义:其一.“诚”作为哲学范畴.是为真实,亦即真实无妄的本然之道.系指宇宙万物之实有而言.不诚不能有万物.即所谓“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其二,“诚”作为道德范畴,是为诚实,这是为人的基本素质。《大学》将“诚意”列为“八条目”之一,而《中庸》更把“诚”视为一切德行之本.是承载三达德以实行五达道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庸》在发挥孔子德性之天以及中庸思想时,提出了一个以“诚”贯通天道人道的形而上理论架构。但是作为天道的“诚”究竟意义没有被加以具象化落实于人道,使得天道的“诚”与实现人道的主体之间的关联较为模糊,而且就主体如何实现天道也语日不详。孟子在继承《中庸》形而上理论架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作为天道的“诚”内化于“心”,并且由“心”推出“四端”,指出人性皆有“四端”,只是由于人沉沦于物欲,而迷失本性,只要人们存心养性,发挥自身良知良能,寡欲、求其放心,不但可以知性、知天,而且可以成为尧舜一类的圣人,达到儒家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的理想追求;而诸侯如果能够从自身先天存在的“四端”出发,以不忍人之心,推己及人,实行仁政,不但可以统一天下,而且可以达到古先圣王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刘勰生活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齐梁时代,但《文心雕龙》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序志》篇所呈现的刘勰因圣人垂梦而最终织梦成书、敷赞圣旨并立言不朽的人生志愿以及改变颓靡文坛的为文动机,都与其崇儒尊孔的思想密切相关。《宗经》篇所宗之经即儒家经典,宗经思想作为《文心雕龙》的核心思想贯穿全书,"文之枢纽"之一的《辨骚》篇也有体现。在《宗经》之"宗"与《辨骚》之"辨"中,见出《序志》篇"变乎骚"之"变"在于"奇"和"采",由此,刘勰确立了"执正驭奇"、"衔华佩实"的理想文学观。  相似文献   

6.
《论语·里仁》:"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历来多有歧解。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得"的理解。若将"得"理解为"有得、得利",则非常通畅。而"得之"的"之",是代词,位于动词"得"的后面,意义已经虚化,主要起强调动词的作用。此句义指:贫与贱,是人人都不希望得到的,但如果不按正道而得利,君子将不去除贫贱(即安于贫贱)。孔子的言行,恰好证明了他的这句话。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老子言说"道"时"渊默"的态度这一视角,探析其"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内涵。得出了从"反者道之动","复归于婴儿"两方面来自觉修为"道"的路径之结论。  相似文献   

8.
苏联[煤]杂志会刊登几篇关于贯笼断绳保险器工作理论的文章。现在此仅将其总括介绍於後。 兹以用於金属贯道的贯笼断绳保险器的工作为例加以研究。 钢丝绳从拉断时起到贯笼完全停止时为止,可将时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断绳保险器的基本弹簧伸长,藉助於杠杆系统将凸轮压向贯道。这一阶段的延续时间以t0表之。 第二阶段:在凸轮压向贯道之後,贯道与凸轮之间产生摩擦力,而使凸输转至极限位置。这段时间以t1表之。 第三阶段:当凸轮转至极限位置之后,产生使贯笼直到完全停止的制动过程。这段时问以t2表之。 现在就各阶段情况…  相似文献   

9.
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于是"芝兰之室"便成为高雅环境的代名词。君子必须谨慎的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因为环境会影响人的品性,正如与人相处,"近朱者赤"道理类似。兰会所不追求奢华的炫耀,只是品性高尚之人心灵歇息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语调是外语学习的重要内容,正确划分语调短语能够正确、清晰地传达言者的旨意,然而,中国英语学习者不论是在语调断句意识还是能力上都存在问题。鉴此,笔者将从语调断句概念着手,阐述相关理论,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探究,总结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语调断句上存在的问题,并评价这些研究的不足,力求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调断句学习提供理论或实践性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孟子》中的"之"、"乎"、"者"、"也"的运用方法多种多样,在文言文中赋予的含义也是各不相同。本文主要从《孟子》中"之"字的角度发展,来探析"之"字在《孟子》中的运用、用法和含义等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教化、启蒙、修身、学习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实践易经圣人之道,对于恢复中华礼义之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宋周密之词《倚风娇近》上阕的第二、三两韵的断句与用韵引发持久争论.提出"原典文本语义微析质疑法",对徐本立、朱祖谋、吴梅、唐圭璋等人之见解予以文本语义微析,将该词上阕最后二十个字去掉标点符号,以猜测、试错、纠偏、辩证、求美、渐进生成词句词韵.从一个新视角创新《倚风娇近》上阕.  相似文献   

14.
《老子》以“道”为核心概念,运用“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主张“道法自然”的治理模式,强调“无为则无不为”、“无为而治”的方法论,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民治思想基础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治理境界,最终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状态。《老子》主张从解构的角度审视权力和政治的功用与同时代其他各家思想的治理向度迥然不同,不仅促成了古代中国社会“治世”的出现,对当下中国正在进行的有限政府构建和深化改革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吕剑是20世纪80年代"归来者"诗人的重要成员,在新时期之初恢复诗歌创作,从而进 入他本人诗歌创作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吕剑诗歌创作的数量最多,抒情主题集中而深 刻。特别是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历史悲剧的表现与反思富有力度和个性特点,同时以大量鲜活 动人的"坚忍者意象系列"表达了对于悲剧命运的体认和超越。  相似文献   

16.
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是社会建设中的一次重要的理论创新。如何深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学说认识社会和谐、如何认识矛盾与和谐的辩证关系,是学术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正视矛盾,通过科学地化解社会复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而不能回避矛盾,掩盖矛盾,甚至激化社会矛盾。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必须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学说,正确地科学地从社会矛盾方面探寻社会和谐之道,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深入认识社会矛盾,及时化解矛盾。本文从和谐社会建设依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和正确认识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证关系三个认识维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若干观点。  相似文献   

17.
解读老子所谓的"道"及其引申出的"术".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皆生于自然之道,而此"道"亦为经验世界万物形成之规律.顺其"道"而行,对于统治者而言,即当以"无为"而为之;对于社会个体而言,则自处应"守柔",与他人、社会相处应"不争".老子的"道"论及其中体现的辩证思维,在方法论上对于我们今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也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道"是老子的哲学核心概念,无独有偶,杨伯峻发现":孔子言道,仅《论语》中就有六十处。",文章中通过对《论语》中所有"道"字进行穷尽的统计发现",道"在《论语》中一共出现89次,其中用作名词80次,用作动词9次。试图从语义角度对《论语》中"道"字进行分析,同时通过与《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有关"道"字的解释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论语》中"道"字语义使用及后代延续使用情况,并试图揭示出其词义引申的规律性,方便今后的语义训释及其他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用之物为有形,是为形而下,道载于器而无形,是为形而上。故凡为木器者,必先以匠作立其形,以文思入其形而得其韵,以禅趣纳其韵而得其道,而后堪为良器。载道于器可以说是中国人传统美学欣赏的最高境界,中国古典家具的直与弧、刚与柔、张与弛、雕与素、简与繁、端庄与秀雅无不恣意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不同审美。而这其中形而上者有之,形而下者亦有之。一些优秀的明式家具,尤其是由文人雅  相似文献   

20.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向来被解释为人参与天地万物创化的过程,然而这样一种创化论诠释将不得不面对两大困难,首先,唯物主义者会提出质疑:人怎么会有那么大力量影 响到天地万物的创化?其次,天地位、万物育难道必须以"致中和"为前提吗?为此,分析了造 成这些困难的症结.认为,要摆脱这些困难,对这句话就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应将其置于整个文 本脉络中加以理解.这样,就能认识到,这句话不是要表达人参与天地创化的思想,而只是对上 文"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的解释,其语意重点是中和而不是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