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正交设计法设计配制了27组324块高性能混凝土试件,对其进行了超声波检测,分析了矿物掺加料对超声波检测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显著性影响。试验表明,高性能混凝土的声速值和普通混凝土存在一定的差异,矿物掺加料会对高性能混凝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工程检测中,应考虑这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再生粗骨料替代率、不同配合比、不同矿物掺和料为主要因素,通过试验,制作了几组再生混凝土试块,利用NEL法对试块进行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测定,以考察这几个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替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试块的氯离子渗透系数增大;三种矿物掺和料均降低了再生混凝土试块的氯离子渗透系数,其中以硅灰效果最好,粉煤灰和矿渣微粉的效果相差不多;随着水灰比的增加,矿物掺和料对减少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系数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对试验原材料及试验方法作了介绍,研究了粉煤灰、硅灰及龄期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矿物掺合料加入混凝土中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随龄期的增加,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4.
曹润武  于琦 《山西建筑》2014,(2):121-124
介绍了粉煤灰、矿粉以及其他矿物掺合料替代率取50%时对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试验研究了不同胶凝材料体系对混凝土3 d,7 d,28 d,56 d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的早期活性发挥较慢,但后期活性发挥较快,能较好的改善混凝土强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喷射混凝土掺加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磨细矿渣和硅灰后,对混凝土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喷射混凝土中复合使用矿物掺合料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并进行了井下工业性试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肋形混凝土永久性模板与结构新浇混凝土之间粘接问题,制作了与肋形模板原理相同的试件及对比试件共四种24个,用双面剪的方法对试块进行了新老混凝土的粘结面抗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PVA纤维并带宽、高均为10mm肋的试件粘结面的抗剪强度是整体混凝土抗剪强度的85.78%,能够满足利用永久性模板浇筑的板、墙类构件抗剪要求。同时,对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抗剪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强度是混凝土的重要性能之一。论文就机制砂混凝土强度的若干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水泥、骨料、其他掺和料以及外加剂等配料的选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为揭示相关因素对机制砂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依托云南昭通市镇雄至赫章高速公路二标段高桥墩工程,考虑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当地岩石机制砂石料,设计了15组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展开了机制砂混凝土试块强度与机制砂级配、材料配合比的相关性试验,观测了机制砂混凝土试块强度随混凝土养护龄期的变化过程。通过试验,测定了不同龄期的混凝土试块强度与水灰比、砂率和粉煤灰掺量等材料配合比参数的关系,获得了这些材料配合比参数对机制砂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再生混凝土改性方案,通过掺加粉煤灰、硅灰、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矿物掺合料,提高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了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改性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粉煤灰、硅灰、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矿物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给出了各类矿物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含有50%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性质。试验结果表明:褐煤灰能提高混凝土的最终强度,但对抗酸性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论证。用亚烟煤灰取代50%水泥对强度影响甚小,而烟煤灰却会降低混凝土最终强度。当适量使用外加剂,在冻融条件下,含大量粉煤灰的混凝土性能也能保持良好。除一例煤灰外,粉煤灰混凝土抗酸性都得到加强。含有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抗酸性,与其长期强度并无联系,而是取决于矿物掺合料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水灰比、砂率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影响,对一系列混凝土试块进行了干湿循环后的轴压试验,分析了不同次数干湿循环下试块抗压强度和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砂率对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质量变化及抗压强度影响很小;水灰比越小,抗硫酸盐侵蚀能力越强;掺加矿物掺合料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RAC(再生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旧房拆迁、高强桩基、市政工程、科学研究等四种废混凝土,经加工而成相应粗骨料,并考虑四种取代率、二种矿物掺合料、二种等级和三种直径的钢筋,采用正交试验法,制作17组试件。经拔出试验,分别测出最大平均粘结强度。结果表明:影响RAC最大平均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依次为钢筋等级、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再生粗骨料来源、钢筋直径、矿物掺合料。  相似文献   

12.
稻壳灰对高强超高强混凝土钢筋粘结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阳东 《工业建筑》2003,33(11):46-48
对掺有稻壳灰和硅灰、强度在 3 0~ 10 0MPa的混凝土 -钢筋粘结强度进行了试验 ,分析讨论了稻壳灰等高硅火山灰材料对混凝土 -钢筋粘结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高硅掺合料是一个独立于混凝土强度之外、对钢筋粘结强度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掺加高硅掺合料比提高混凝土强度能更有效地提高钢筋粘结强度。建议在计算钢筋锚固长度时应该考虑高硅掺合料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基于48个标准拉拔试验,对芳纶纤维塑料(AFRP)筋与普通C50混凝土、高性能C50混凝土、环氧树脂和水泥浆之间的黏结强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AFRP筋试件的破坏模式分为拔出破坏和劈裂破坏2种;破坏模式对AFRP筋黏结强度的影响不大;AFRP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强度约为变形钢筋与混凝土黏结强度的0.79~1.11倍;相比于高性能C50混凝土,AFRP筋与普通C50混凝土的黏结强度高10%左右;AFRP筋与环氧树脂的黏结强度较高,而与水泥浆的黏结强度则较低.最后,对AFRP筋与混凝土黏结强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闫佳  张海燕  吴波 《建筑结构学报》2019,40(12):178-186
通过10根钢筋-地聚物混凝土梁式试件的拉拔试验,研究了箍筋间距、拉拔钢筋黏结长度对钢筋-地聚物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箍筋间距从150mm减小至100mm时,钢筋-地聚物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增加较少,但是试件的延性明显提高;随着黏结长度增加,试件由黏结破坏变为受弯破坏;对于直径d=18mm的拉拔钢筋(变形钢筋),7d的黏结长度可使其在钢筋-地聚物混凝土界面黏结破坏前屈服。将试验结果与已有文献中的钢筋-普通水泥混凝土梁式拉拔试件以及钢筋-地聚物混凝土中心拉拔试件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所制备的地聚物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黏结强度不低于相近试验条件下普通水泥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黏结强度;采用梁式拉拔试验测得的钢筋与地聚物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高于相同试验参数下采用中心拉拔试验获得的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15.
自密实混凝土由于材料组分和免振捣的特点,其与钢筋黏结性能备受关注。采用电液伺服加载方法分别进行了10个单调荷载作用和10个重复荷载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试件拉拔试验,其中16个为自密实混凝土试件,4个为普通混凝土对比试件,研究自密实混凝土强度、荷载作用形式对钢筋与自密实混凝土局部黏结性能的影响,包括局部黏结应力的分布、残余黏结应力等。试验结果表明:沿锚固长度黏结应力分布在单调荷载作用下呈单波峰状,而在重复荷载作用下呈波浪状;自密实混凝土强度越高,黏结应力分布越不均匀,各级荷载卸载时的残余黏结应力也较大;随着循环荷载和次数的增加,黏结应力分布更均匀,残余黏结应力逐渐向自由端移动;自密实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性能略优于普通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性能。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钢筋与自密实混凝土局部黏结应力分布的位置函数并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其具有较好精度。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进行了13个梁式试件的钢筋-中高强度再生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研究了钢筋外形、锚固长度、混凝土强度、再生骨料取代率对钢筋-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取代率为33%~66%、细骨料为天然砂时,钢筋-再生混凝土黏结强度与普通混凝土接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100%、再生细骨料取代率50%以上时,钢筋-再生混凝土黏结性能明显退化;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相对混凝土强度黏结效率系数有所提高;变形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黏结强度明显好于光圆钢筋;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黏结强度随钢筋相对锚固长度增大而减小;拟合所得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其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肋间距超限对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强度的影响,共制作了36个钢筋肋间距超限试件和合格试件,进行了对钢筋肋外形特征变化比较敏感的中心拉拔试验;通过中心拉拔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了2类试件在破坏模式、荷载 位移曲线、承载力和粘结强度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试件破坏时只发生了钢筋粘结滑移破坏和混凝土劈裂破坏,钢筋均未达到屈服强度;2类试件破坏承载能力相差9%~15%,且离散性相对较小;2类试件粘结强度相差小于12.4%;在满足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的前提下,钢筋肋间距超限10%左右对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强度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型钢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传力机理,以混凝土强度、横向配箍率、保护层厚度、型钢锚固长度和抗剪件设置部位为变化参数,设计12个试件进行静力推出试验,观察试件的受力破坏过程及裂缝发展形态,获取各试件加载端和自由端的荷载-滑移全过程曲线,基于试验结果对型钢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传力机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各变化参数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型钢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其实用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大截面的横向配箍率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能有效提高型钢高强混凝土的界面黏结强度;当型钢锚固长度满足一定值后,增大锚固长度对提高极限黏结强度并不明显;对高强混凝土而言,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界面极限黏结强度却有所降低;通过设置抗剪件的方法能有效提高界面黏结传力性能;型钢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传力的组成中,化学胶结力占比重最大,摩擦力次之,机械咬合力最小。  相似文献   

19.
新型FRP筋粘结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33个拉拔试件和27个梁式试件的试验结果,对新型FRP筋与不同环境介质(包括混凝土C30、掺纤维与不掺纤维的混凝土C50、R42.5水泥浆以及环氧树脂等)之间的粘结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新型FRP筋的粘结强度略低于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对FRP筋的粘结性能影响较大,但是否掺加聚丙烯纤维对其粘结性能影响较小;基于梁式试验的FRP筋粘结强度稍低于基于拉拔试验的FRP筋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11组33个奥氏体不锈钢筋混凝土中心拉拔试验,研究钢筋直径、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混凝土强度及配箍率对试件破坏现象、黏结应力-滑移曲线、极限黏结强度的影响,并与1组3个普通碳素钢筋混凝土试件、1组3个铁素体不锈钢筋混凝土试件进行对比,分析3种类型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差异。基于试验数据,统计回归出奥氏体不锈钢筋与混凝土黏结强度的计算公式。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锚固长度拔出试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奥氏体不锈钢筋与混凝土的极限黏结强度要略低于普通碳素钢筋,但略好于铁素体不锈钢筋;荷载-位移曲线和极限荷载值与试验所得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