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 近年来,国外对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中泥龄控制技术的研究日趋活跃,并将其应用于工艺设计及运行管理中。污泥龄θ_x对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泥龄直接反映了处理过程有机负荷的变化及整个处理系统的基本工况。良好的污泥沉降性能是活性污泥工艺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之一。影响污泥沉降性能的因素颇多,其中极为重要且在工艺运行控制中极为方便的是污泥龄。  相似文献   

2.
炼油化工废水水量大,含有较高浓度的COD、NH3-N、硫、酚、石油类等污染物,活性污泥法具有运行稳定,耐负荷运行、成本低、维护方便和处理效果良好的特点。文章通过分析污泥沉降比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温度是影响沉降比主要因素,外界环境因素也影响污泥沉降比,污泥沉降比对维持曝气池稳定有重要作用,利用污泥沉降比可以调节剩余污泥排放量,控制污泥浓度;通过污泥沉降比的变化可以及早判断和发现污泥膨胀,及时做出工艺运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在以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污水处理厂,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因素很多。天津市纪庄子污子处理厂运行十六年来,重点通过曝气池污泥沉降比辅以其它参数来指导污水处理工艺运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沉降比在运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一方面,从测量沉降比的过程可以直接了解污泥性质,推测污泥指数;另一方面,污泥沉降比值能够定量地反映污泥浓度,通过确定污泥沉降比,可以控制污水处理效果。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4.
膨胀污泥沉降性能的恢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前期已进行的污泥负荷对丝状菌污泥膨胀影响的研究基础上。对低污泥负荷下发生的污泥膨胀进行了污泥沉降性能恢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恢复高污泥负荷运行能使膨胀污泥的沉降性能得以恢复,而恢复时间及恢复速率与膨胀程度均呈正相关关系;溶解氧是影响膨胀污泥沉降性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在溶解氧不足时提高污泥负荷不但不能使污泥膨胀得到控制。反而却加剧了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5.
运行温度对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比研究了低温[(5±2)℃]和常温[(20±1)℃]运行的活性污泥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污泥特性,低温和常温时的污泥沉降指数(SVI)分别为250mL g和65mL g,污泥比阻分别为2.19×1012cm g和1.42×1012cm g,体积粒度分别为161μm和112μm。低温运行时颗粒密度是影响污泥比阻的主要因素,而常温运行时颗粒大小是影响污泥比阻的主要因素;与常温运行时相比,低温运行时活性污泥所携带的负电荷少而具有更高的亲水性,胞外分泌物含有更多的粘性物质,污泥难于压缩、沉降。  相似文献   

6.
海水盐度对二沉池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研究了冲厕海水进入城市污水系统后,其盐度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比较明显,盐度有利于污泥沉降。随着盐度的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越来越好,污泥容积指数逐渐降低,污泥出现膨胀的SVI临界点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沉降比与污泥浓度及污泥指数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过程,提出污泥沉降比是用以指导工艺运行的重要参数的观点,分析了沉降比与污泥浓度和污泥指数的关系,研究了沉降比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指出通过确定稳定的污泥沉降比值,可以达到控制污水处理效果,保证出水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污泥减量技术中存在的污泥减量与生物除磷效果不能兼优的技术难题,开发了一种具有同步除磷脱氮和污泥减量功能的HA-A/A-MCO工艺。通过考察该工艺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发现:系统利用微生物捕食减少污泥产量的同时能增强污泥的沉降性能。累枝虫、轮虫可作为污泥沉降性能的标志性生物,钟虫、轮虫和红斑飘体虫可作为污泥产率的标志性生物。  相似文献   

9.
污泥龄与污泥膨胀及沉降性能的关系──兼与沈耀良同志商榷彭永臻(哈尔滨建筑大学)沈耀良同志对污泥龄Qx与沉降性能的相关性作了有意义的探讨,颇受启发。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因素很复杂,单从污泥龄的影响以及污泥龄的控制来看也并不简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采用 CASS 工艺以高盐榨菜废水与城镇污水协同处理为研究对象,考察盐废水作用下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泥沉降性能,活性污泥 SOUR 及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受盐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含盐废水作用下,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盐度越高活性污泥的 SOUR 值越高,脱氢酶活性越低,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好;当盐度由1g/L升高至10g/L时,SOUR值由21.23升高至27.42mgO2/(gMLSS·h),脱氢酶活性由4.83降低至4.13μgTF/mgMLSS·h,污泥沉降指数SVI由108mL/g降至78mL/g;以脱氢酶活性作为活性污泥耐盐性能评价指标并得到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受盐度冲击的限值为10g/L。  相似文献   

11.
沸石强化A/O工艺的污泥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沸石强化A/O工艺具有脱氮除磷功能。投加适量沸石能改善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并降低了污泥的比阻。但当沸石投量过大时会增加污泥的粘滞性,使得污泥脱水时的压缩性能降低,并增加了二沉池的固体通量,给二沉池的运行和污泥的管道输送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好氧颗粒污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在活性污泥工艺中,通过控制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曝气量培养出沉降性能良好的好氧颗粒污泥,它可明显提高曝气池的处理能力,有效改善固液分离效果并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对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的途径,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及构成颗粒污泥的微生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对活性污泥法处理丙烯腈废水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污泥膨胀、污泥上浮、曝气区产生泡沫及“死泥”等问题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控制对策。通过采取调控运行过程的水温、pH值、溶解氧等措施,可有效避免活性污泥法处理丙烯腈废水过程的污泥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接种污泥、进水水质、反应器尺寸及水力停留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和传统活性污泥工艺(CAS)在污泥驯化期的除污效果和污泥特性。结果表明,MBR对COD的去除效果优于CAS的,两工艺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差异不大;MBR中的污泥絮体较CAS中的分散,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种类也较少;MBR中的污泥浓度远高于CAS工艺的,其污泥的体积平均粒径小于CAS的;两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沉降性能。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处理厂SBR工艺中进水与曝气方式对活性污泥产率和性能影响很大,通过对现场四组SBR反应池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运行方式的研究比较发现,进水阶段的长短、曝气方式对活性污泥的剩余污泥量和污泥性能都有影响,分级曝气方式下反应池的污泥产率明显少,而短时进水方式下,反应器  相似文献   

16.
湿式氧化处理城市污水厂污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2L高压釜中用氧气进行了湿式氧化处理城市污水厂活性污泥的研究,并对处理后的污泥上清液中氮、磷、重金属变化规律和剩余污泥各挥发分、热量、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污泥的沉降脱水性能极佳,对污泥中固体的去除结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17.
污泥热水解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总结了热水解技术在污泥处理中的工业应用和研究现状。热水解技术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用于改善污泥脱水性能,70年代末开始用来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性能,90年代起用于获取反硝化碳源和活性污泥工艺中的污泥减量研究。通过分析热水解发展历程,指出在发展污泥末端治理技术的同时应注重污泥的首端减量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8.
污泥停留时间不但决定系统剩余污泥的排放量,还直接影响到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及活性等。由实验可知:污泥停留时间延长,可导致微生物缺乏营养,减少污泥产生量;从而导致SVI升高,污泥负荷降低。因此,延长污泥停留时间减少剩余污泥量,可以节省尿素和KH2PO4投入量,从经济上节省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9.
利用原生动物削减剩余活性污泥产量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采用两段式膜生物反应器作为原生动物哺育系统,培养富含原生动物的污泥,然后将其定期接种于普通活性污泥中,利用原生动物对细菌的捕食原理,达到削减剩余污泥量的目的。污泥削减试验中采用了半连续流普通活性污泥系统,通过对比试验,发现接种原生动物以后,污泥产率由0.02kg泥/kgCOD减小至-0.47kg泥/kgCOD,同时污泥絮凝沉降性能得到改善,系统的COD去除率、硝化率得到提高,出水悬浮物浓度得以降低  相似文献   

20.
活性污泥处理法是污水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项工艺,但活性污泥法污泥膨胀问题一直是运行中困扰人们的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某活性污泥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膨胀现象,经分析认为冲击负荷是造成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其经验值得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