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固体三元稳态二氧化氯杀菌剂的稳定性、腐蚀性及杀菌消毒特性进行研究后发现,该杀菌剂ClO2活化得率在95.5%以上;活化酸度为pH=4.84; 于(54±1) ℃放置14 d,ClO2含量的下降率为3.1%;用ClO2质量浓度 80 mg/L的消毒液作用3~5 m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为100%;ClO2质量浓度 400 mg/L的消毒液作用60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率为100%;ClO2质量浓度 300 mg/L的消毒液作用20 min,可以完全破坏悬液中HBsAg的抗原性;ClO2质量浓度 800 mg/L的消毒液对不锈钢基本无腐蚀,对铜片、碳钢、铝片均有中度腐蚀.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氯杀菌剂在工业或民用杀菌消毒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有性质不稳定,不便于贮存、运输及长效缓释杀菌等缺点.新型的固体长效二氧化氯缓释方法可以弥补以上不足.该文提出一种用使用明胶和β-环糊精制取固体二氧化氯缓释剂的新配方,与已报道的同类固体缓释方法相比,制取更简单、缓释效果更好,比单独使用明胶和单独使用β-环糊精制取的二氧化氯缓释剂缓释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3.
电位滴定法区分测定水中微量ClO2,Cl2,ClO2-及ClO3-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自动电位滴定仪分别测定了NaClO2固体质量浓度为20mg/L,10mg/L,5mg/L,2.5mg/L,,1mg/L和NaClO23(与盐酸反应)质量浓度为20mg/L,10mg/L,5mg/L,2.5mg/L,,1mg/L的水样,分别求出其回收率及检出限。试验表明电位滴定法能在5mg/L以上质量尝试快速准确的区分测定ClO2,Cl2,ClO2^-和ClO3^-。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氯化苦经消化道、皮肤和呼吸道3种暴露途径引起动物的中毒症状、死亡率及半数致死剂量,为急性毒性分级和生产使用防护提供科学的资料。[方法]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中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染毒方法。[结果]氯化苦急性经口LD50:雌性为369(271~501)mg/kg,雄性为316 mg/kg,经皮LD50雌雄大鼠均为926(636~1 350)mg/kg,吸入LC50(2 h)雌雄大鼠均为316 mg/m3。[结论]该实验室条件下,氯化苦对大鼠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均属于中等毒。  相似文献   

5.
95%氟吗啉原药亚慢性经口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安丽  王捷  高淑彬  姚宝玉  于峰  乔良  吴剑英 《农药》2000,39(10):19-21
95%氟吗啉原药对Wistar大鼠13周经口喂饲毒性研究结果表明:3000mg/kg及5000mg/kg浓度组雄鼠体重增长受以不同程度的抑制,肝脏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肝功能异常,全部雄鼠肝小叶中心部的细胞肿大;5000mg/kg浓度组雄鼠还表现为平均摄食量减少,食物利用率下降,肾功能异常,并有1只雄鼠记异常、双后肢及爪部红肿。3000mg/kg及5000mg/kg浓度组雌鼠体重增长受到抑制,摄食  相似文献   

6.
新型杀菌灭藻剂ClO2的特点、制备及经济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二氧化氯的特点,制备,检测等方面的情况,针对其在冷却水中应用的经济性与其它杀菌灭藻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鹌鹑的急性及蓄积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贤宾  魏方林  李少南  朱国念 《农药》2007,46(5):341-344
进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原药对鹌鹑的急性和蓄积毒性试验及该药不同制剂对鹌鹑的急性毒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甲维盐原药对鹌鹑的急性毒性为中毒,受试制剂中0.2%、1%甲维盐EC对鹌鹑为高毒,3%甲维盐WG、5%甲维盐WG、1%甲维盐ME和1.9%甲维盐EC为中毒或中低毒;甲维盐原药对鹌鹑的蓄积毒性为中等蓄积,蓄积染毒中、后期鹌鹑体重和耗食量均显著减少,肺和肾脏的脏器系数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血液血清生化指标中碱性磷酸酶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口服骨痹颗粒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效应,为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试验:取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和给药组,给药组按最大给药量33.6 g/kg的骨痹颗粒混悬液(相当233.18 g生药/kg),于24 h内灌胃给药2次,观察给药14 d内小鼠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长期毒性试验:取大鼠分为阴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3.0 g/kg、6.3 g/kg、12.6 g/kg的骨痹颗粒混悬液连续30 d,停药观察29 d,按计划进行一般情况观察、体重、摄食量、血液学、凝血功能、血液生化学、脏器重量及系数、组织病理学等各项检查。结果:小鼠灌胃给药骨痹颗粒的最大耐受量(MTD)不小于233.18 g生药/kg,相当临床日拟用量145 g生药的113倍(按体重计);大鼠灌胃给药骨痹颗粒后无毒反应剂量(NOAEL)为6.3 g/kg(中剂量),相当临床日拟用量的21倍,未见明显毒性靶器官,恢复期可恢复正常。结论:在拟临床使用剂量下口服骨痹颗粒无明显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张佳  杨静 《化学试剂》2022,(7):1028-1035
以葡萄籽-菊花-三七复合物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GB 15193—2014)进行急毒、遗传毒性以及长期毒性评价,为三者复配的安全应用提供实验参考。结果表明,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最大耐受剂量(MTD)>15.0 g/kg,属无毒级别。三项遗传学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均为阴性,没有发现致突变作用,说明葡萄籽-菊花-三七复合物无遗传学毒性。大鼠28 d喂养试验中,各剂量组(4.0、2.0和1.0 g/kg)试验动物生长状况良好,动物体重、动物进食量以及食物利用率、血液学和血清生化学、大鼠脏器系数等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且大鼠组织经解剖检测均未见明显的病理组织学异常。综上所述,葡萄籽-菊花-三七复合物无可见毒副作用,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水中二氧化氯及副产物亚氯酸盐和氯酸盐一般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霍恩氏法和蓄积系数法对二氧化氯ClO2 、亚氯酸盐ClO- 2 和氯酸盐ClO- 3水溶液以及ClO2混合水溶液对小鼠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进行了测试 ,并通过对大鼠 90天喂养试验 ,研究了ClO2 及其副产物ClO- 2 和ClO- 3混合水溶液的亚慢性毒性 ,包括对大鼠体重增长、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肝 (肾 ) /体重比值方差统计分析以及肝 (肾 )病理组织学显微检测。结果表明 ,2 76.5mg/l的ClO2 水溶液 ,2 0 0mg/l的NaClO2 和NaClO3水溶液以及总浓度为 553mg/lClO2 混合水溶液均为实际无毒水溶液 ;2 76.5mg/l的ClO2 、2 0 0mg/l的NaClO2 和NaClO3水溶液也是无明显蓄积性的水溶液 ;ClO2 混合液对大鼠体重增长和食物利用率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 (p >0 .0 5) ;对大鼠血液学指标 ,如白细胞计数 (WBC)、血红蛋白 (Hb)均未产生影响 (p >0 .0 5) ;对谷—丙转氨酶 (ALT)、总蛋白 (TP)、白蛋白 (ALB)和球蛋白 (GLO)的检测表明 ,其对照组和高剂量组雌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大鼠肝体比 (% )和肾体比 (% )经方差分析 ,各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 ,各试验组和对照组其肝、肾组织均未见病变。  相似文献   

11.
固体二氧化氯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用亚氯酸钠与实验开发的固体脲盐酸化剂反应实现二氧化氯缓释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以此为主反应制备的缓释型二氧化氯及其释放规律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表明,固体脲盐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和酸性,是实现氧化法生产二氧化氯反应的重要基础。使用载体和助剂,调整系统中水的质量分数,可以改变二氧化氯的释放周期和释放速率峰值,适宜的载体为分子筛和羧甲基纤维素纳(CMC),分子筛与脲盐的最佳质量比为2∶1,助剂硫酸镁的加入可以在延长二氧化氯释放周期的同时使释放过程更加平稳,为二氧化氯控制释放的研究、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固体二氧化氯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文渊  林倩  文竹 《贵州化工》2009,34(2):8-10
介绍了固体二氧化氯的特性及其制备技术现状,并阐述了固体二氧化氯的应用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固体二氧化氯以其高效的杀菌效果日益受到人们亲睐,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新型消毒剂的研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吸附型固载二氧化氯释放特性的测定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石峰  周大军 《无机盐工业》2003,35(2):52-54,62
通过实验研究 ,定义并测定了吸附型固载二氧化氯的释放特性参数 ,并以临界释放速率UC =0 .0 0 5μg/(h·cm3)作为释放终点 ,将其分为长效、快速和中速释放 3种类型。长效型释放速率峰值Umax <2 0 μg/(h·cm3) ,峰值时间τmax >360h ,有效释放时间τcs >60d ;快速释放型Umax >60 μg/(h·cm3) ,τmax <1 2h ,τcs <7d ;中速释放型则处于两者之间。讨论了固载二氧化氯释放特性的控制方法和不同类型产品的适用范围 ,为产品释放特性的定量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秦勇 《氯碱工业》2001,(3):24-26
对现有的二氧化氯生产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抑制二氧化氯发展的原因,指出氯碱厂开发二氧化氯真有的有利条件包括:国内稳定型二氧化氯市场前景广阔,氯碱厂有电力装置及资源优势、电解生产技术优势、经济成本优势、无不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稳定态二氧化氯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常规法测定成品稳定态二氧化氯的杂质,常有干扰。用蒸馏-滴定法,在H2SO4等酸性溶液中,将ClO2蒸出,吸收于KI溶液中,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可迅速、方便地测定稳定态二氧化氯。该法NaClO3和NaClO2杂质无干扰。同时对蒸馏时酸的选择、蒸馏时间、吸收液酸度与反应所需时间及方法的重现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固载二氧化氯及其在日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新型杀菌防霉剂固载二氧化氯的特性与研究进展,对固载二氧化氯的释放特性与杀菌效果作了分析,并报道了反应型和吸附型固载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还全面报道了固载二氧化氯在日用化工领域的潜在用途和良好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市场上固态二氧化氯释放剂技术不成熟,产品多为二元包装或伪一元包装,给使用和储存带来很多不便。为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亚氯酸钠为释放剂主成分,辅以复合无机盐活化剂,借助小丸包衣技术,制备了一元化、高纯、高稳定性固态二氧化氯释放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作用,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及固体二氧化氯消毒剂在世界上的发展历程以及研究进展,对可控释放二氧化氯的研究进行了探讨。指出利用智能高分子材料的特殊性能,结合吸附控制理论、传递理论、反应工程等理论,二氧化氯的发展方向能够实现控制释放,使之具有普遍化意义及市场价值,以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助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