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6,15(5):47-48
完善贴合的系统设计彰显专业专注的强大实力 北京医院担负着重要的医疗及临床研究任务,先进的医疗辅助仪器及网络信息技术是现代化医院中必不可少工具之一。然而,这些电子设备在工作时向周围发射出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称为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Emission).电磁辐射虽然看不到,但客观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过量的电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医院中大量的医疗仪器有可能会对计算机网络系统造成严重的电磁干扰,影响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使用,而网络系统如果没有良好的屏蔽也会对医疗仪器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同时,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运行的医疗科研数据以及患者信息也存在被盗取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人类使用电能之后,对电磁环境的关注度与日俱增。电磁波作为一种资源,广泛地被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伴之而来的电磁干扰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各种系统以及周围的环境,给设备或系统甚至生态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电磁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鉴于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信息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作出了明确规定,如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限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逐渐普及,医院、学校、政府机构、银行等很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机构都把网络系统建设纳入到了整个机构的建设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医院担负着重要的医疗及临床研究任务,先进的医疗辅助仪器及网络信息技术是现代化医院中必不可少工具之一。然而,医院无处不在的医疗电子设备在工作时会不断向周围发射出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称为电磁辐射(E1ectromagnetlc Emlssion),电磁辐射虽然看不到,但客观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电磁辐射和传导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但是依托这种媒介进行信息的传递很容易造成信息的泄露,如今在安全领域,研究电磁信息安全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核心部分。文章从抑制计算机信息泄露屏蔽技术的意义谈起,分析了计算机信息泄露的原因,同时探究利用计算机屏蔽技术实现电磁信息泄露的抑制目的。  相似文献   

5.
李金伴  李捷辉  周铭 《自动化博览》2001,18(1):40-40,42
◆ 电磁污染的危害牲目前我国的电工、电子设备产业迅速发展,电磁兼容性问题日益突出,它直接影响自身和周围其它电子、电气设备的电磁环境,甚至影响商品的使用和信息流的准确性。在大量使用电工、电子产品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一定的电磁辐射干扰,将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电磁波辐射影响生物组织在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中,人体类似天线又非天线,类似导体又并非导体,所以电磁波辐射危害人体的研究,可从电磁波对人体组织的作用机理来分析。电磁波与生物体相互作用,会使生物体组织发生相位变化和衰减。电磁波对人体的作用有二种:…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电子设备数量与日俱增,使用的密集程度越来越大,电磁干扰也越来越突出。为确保这些设备在工作时不会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同时不对该环境中其他设备造成不允许的电磁干扰,必须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屏蔽。阐述了电子设备屏蔽设计要求、屏蔽效能的影响因素、电子设备应采取的屏蔽措施,并通过屏蔽设计改进实例说明电磁屏蔽技术在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AZ 《电脑迷》2009,(16):28-29
生活水平的提升,让人们对健康生活越来越重视,随着家用电器、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广泛采用,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辐射更是被称为“隐形杀手”,那么电磁辐射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如何防止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台电子设备工作时都会产生电磁辐射,计算机设备也不例外。计算机设备.包括主机、终端机、打印机等所有设备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电磁辐射造成信息泄漏。如主机中各种数字电路电流的电磁泄漏:显示器视频信号的电磁泄漏;键盘开关引起的电磁泄漏;打印机的低频泄漏等。  相似文献   

9.
oda 《现代计算机》2005,(3):75-81
科学将电磁波称为“幽灵电波”,它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却叉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干扰着我们PC的正常工作。倡导健康使用电脑,是我们现代计算机的一贯态度。本文将带领大家一步一步的揭开电磁辐射的神秘面纱,告诉大家如何驯化这个恐怖的幽灵。  相似文献   

10.
电子设备的电磁屏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照电磁屏蔽的理论,给出几种电磁屏蔽效能的计算方法,同时分析了影响电子设备电磁屏蔽效能的主要因素,对实践中一般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了特殊的屏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电磁兼容性对于电子设备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设备的安全运行;为了在实际工程中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干扰性能,对一种飞机舵机控制系统的电磁环境及频谱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几种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包括印制电路板与元器件的合理布局、屏蔽机箱设计、滤波设计和接地设计的方法;飞机舵机控制系统经过RE101和CE101等9项电磁兼容性实验,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该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措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也可以应用到其它电子设备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2.
最近,报上有消息说,在国家质量监督局98年4季度对家庭影院进行的抽查中,电磁辐射超过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占到了不合格产品的87.5%。就当前条件来看,电磁辐射是电器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电脑也有电磁辐射,也会造成电磁污染。几乎所有的电脑族都知道,这种电磁辐射即使不超标,但接受得多了,也对健康有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心自身的健康。作为电脑一族中的一员,笔者眼下最想要的大概就是一台没有污染的“绿色电脑”。这种电脑应该在各个方面都能满足身心健康的要求。什么样的电脑才算是“绿色电脑”呢?具体地说,我心中的绿色电脑应该是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应该是低辐射或无辐射。我们都知道,电磁辐射会损害人的免疫力、降低白血球数量,还有可能引发癌症或白血  相似文献   

13.
王晨 《电脑开发与应用》2003,16(7):32-33,38
为了提高电子系统和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能力 ,有效地抑制各种通过空间传播的电磁干扰 ,根据电磁屏蔽的机理 ,结合现阶段机械加工的手段、工艺及结构设计水平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能力 ,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乃至整个武器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在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中,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将会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工作,主要分析结构设计对电磁兼容性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分析如何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来提高电磁兼容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精准的预测出电磁辐射对其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国标准则运用理论计算的公式,计算出远场区的“电磁辐射”等多项参数。然而,在相关影响的评价中难以捕捉出精准性的参数数据。为了精准的预测出大功率、中短波广播天线辐射参数中“电场强度”,给出了天线附近有关建设项目各楼层电场的强度。同时,运用“积分法”计算天线在整个远场区随意一点电场的强度。而后结合污染指数的实际分布特点,提出预防电磁环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冯亮 《微型计算机》2009,(25):149-150
对于日益重视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的现代人来说,电磁辐射已经成为他们关注的一大焦点。而电脑作为与人每天接触时间最长的电子设备之一,其防辐射功能已经成为今年的一大热点。其中,由于机箱担负起电脑大部分的电磁屏蔽作用,因此机箱防辐射最受用户看重。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主机及其附属电子设备在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电磁波辐射。使用专门的接收设备将这些电磁辐射接收下来,经过处理就可恢复还原出原信息。这样很容易造成信息泄密。本文即针对这一问题,对计算机系统的电磁泄露及计算机电磁泄露的防护技术进行了介绍。 编者  相似文献   

18.
电磁兼容性对于电子设备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设备的安全运行;为了在实际工程中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干扰性能,对一种飞机舵机控制系统的电磁环境及频谱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几种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包括印制电路板与元器件的合理布局、屏蔽机箱设计、滤波设计和接地设计的方法;飞机舵机控制系统经过RE101和CE101等九项电磁兼容性实验,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该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措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也可以应用到其它电子设备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电磁振动系统因电场、磁场、接地等问题对系统所造成的一些干扰现象,并分别对系统各部分的抗干扰处理方法作了详尽的描述。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干扰,提高电磁振动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的电路速度、集成密度和I/O端口数量已大大增加,FPGA的小型化、高密度集成会引发电磁兼容性的问题,电磁屏蔽是抑制电磁辐射最有效的方法,选择高效的电磁屏蔽材料可以取得良好的屏蔽效果。而目前电磁屏蔽材料在FPGA上的应用较少,因此选取了一款具有代表性的高性能FPGA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近场扫描测试来研究不同状态下FPGA的电磁辐射发射问题;针对芯片的特点,选取了复合金属屏蔽罩和吸波导电海绵作为电磁屏蔽材料,对FPGA的辐射发射进行抑制。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由金属材料复合而成的屏蔽罩具有更好的屏蔽效能,达到了10 dBm,相比之下,吸波导电海绵的压缩性和结构稳定性更有助于FPGA在多场景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