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化工设计通讯》2016,(12):105-106
以水杨醛、硫酸肼为原料合成具有荧光特性的N,N’-(2-羟基苯甲基)联胺指纹显现剂,通过磺化获得了烯亚胺磺酸目标产物。磺酸基的引入,增强了显现剂的吸附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显现光滑客体上存在的汗潜指纹。对潜在的汗液指纹在360nm~460nm波长光的激发下能产生理想的荧光。  相似文献   

2.
以水热法在水相中直接合成了巯基乙酸修饰的CdSe量子点,并将合成的CdSe量子点进行表征、纯化。在波长365nm紫外光的激发下,CdSe量子点发射出明亮的黄绿色荧光,荧光发射峰约位于528nm,将得到的CdSe量子点纳米发光材料应用于非渗透性客体上潜指纹的荧光标记成像研究,发现CdSe量子点溶液显现的手印纹线流畅,显现细节特征明显,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指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鉴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指纹是人身认定的首选,通过对犯罪现场的潜指纹进行显现和比对,可以确定或排除与案件有关的犯罪嫌疑人.简要介绍了金属纳米材料、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及无机非金属纳米材料在显现潜指纹中的应用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量子点纳米材料、稀土纳米材料、免疫分析纳米材料和适配体识别纳米材料的显现原理、合成方法及其在潜指纹显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展望了纳米材料显现潜指纹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开发出适用性更好的潜指纹显现技术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攻克的难题之一。纳米材料是当今研究潜指纹显现技术的热点之一。与其他纳米材料相比,金纳米颗粒不仅对银染过程具有催化作用,其自身还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可发出声波信号等特殊性质,因而成为潜指纹显现技术研究的重点对象。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基于以上原理开发的主要潜指纹显现技术,并结合金纳米材料在潜在指纹显现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使用溶胶-凝胶法将常用的指纹显现剂DFO制成凝胶,根据其溶剂挥发慢、扩散难以及立面不流淌的特性,将其试用于打印纸、人民币等渗透性的样品,效果与溶液法相当;在抽屉、门等非渗透性垂直表面,凝胶法的指纹显现效果明显优于传统DFO溶液。  相似文献   

6.
伊魁宇  欧志东  许尊炼  王猛  刘显峰  马子宁 《应用化工》2013,(10):1893-1895,1906
评述了近年来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在指纹显现中的应用及进展,阐述了量子点可用于指纹显现的机理,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马来酸、对苯二甲酸、酒石酸和邻苯二胺为起始原料,合成了3种双苯并咪唑型荧光增白剂1,2-二(2-苯并咪唑基)乙烯(a)1,4,-二(2-苯并咪唑基)苯(b)和1,2-二(2-苯并咪唑基)-1,2-乙二醇(c)。考察了微波功率、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反应条件对微波辅助合成(a)和(b)收率的影响。采用紫外吸收及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产物的荧光性能,结果发现,产物在日光紫外波段均有较强的紫外吸收(λmax分别为361,347,343 nm),在各自最佳激发波长下激发均有较强的蓝紫色荧光(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416,3944,17 nm),说明它们在荧光增白剂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刘景宁 《广州化工》2012,40(14):80-82
以水杨醛、乙二胺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优化反应条件,合成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碱金属元素锌作为中心离子反应,优化反应条件,合成新型Schiff base型配位化合物荧光显现剂。利用元素分析确定目标产物化学式,并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合成指纹荧光显现剂在特定波长激发下具有理想的荧光效果,有利于后期的开发和实践运用,并在其他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广州化工》2021,49(17)
以2-氨基苯并咪唑和邻羟基萘甲醛为原料合成了苯并咪唑席夫碱类荧光探针,并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探针对不同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Zn~(2+)离子的加入不仅使探针荧光强度显著增强,而且溶液荧光颜色由弱黄色变为强绿色,说明探针对Zn~(2+)离子具有专一识别能力。同时,干扰实验表明探针对Zn~(2+)离子的识别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带有取代基的水杨醛和各种带有取代基团的邻苯二胺为原料,合成了7种具有荧光性能的苯并咪唑基芳醛化合物。改进了实验方法,收率提高了20%左右。并使用核磁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研究其荧光性能。以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为对照,发现在不同位置引入醛基后荧光均有减弱,其中在苯并咪唑环上连有醛基使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并发现各种取代基团对苯并咪唑基芳醛化合物的荧光性能均有影响,其中硝基的消光作用明显。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实验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4种氨基取代的羟基苯基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取代基对于新化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实验证明:在羟基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分子中引入氨基后,荧光发射波长发生了较大的红移(70~105nm),荧光斯托克斯位移显著增大(38~80nm),荧光量子收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相似文献   

12.
手印作为指认犯罪嫌疑人的重要物证,通过对犯罪现场的潜在手印进行显现比对,为公安司法机关提供侦查线索和法庭证据。近年来,将新型磁性纳米材料应用于潜在手印显现技术的研究成为法庭科学研究者及刑侦人员关注的热点,与传统手印显现技术相比,磁性纳米手印显现技术具有可回收、低DNA毒性、高灵敏度、显现方式多样等突出优点。从显现原理、合成方法及对潜在手印的显现效果等方面重点阐述了常规磁性纳米粉末、磁性小颗粒悬浮(SPR)试剂、磁性掺杂纳米荧光材料、无机-有机杂化磁性纳米材料、具有核壳构型的磁性纳米材料、基于免疫反应的磁性纳米材料等6类磁性纳米材料,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展望了新型磁性纳米材料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犯罪现场潜在手印的显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2-甲基-6-硝基苯胺和水杨醛为原料合成了4-羟甲基-2-(4-羟甲基-1H-苯并[d]咪唑-2-基)苯酚,并进行了1H NMR结构表征和紫外、荧光性能的测定。荧光量子收率为0.21,斯托克斯位移为126。测定甲醇溶液中13种金属离子对化合物的荧光性质的影响,发现Co2+对该化合物具有明显优于其它金属离子的荧光淬灭效果,表明化合物对Co2+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可作为荧光淬灭型Co2+荧光传感器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8个具有不同结构的羟基苯基苯并咪唑类荧光化合物,通过1 H NMR,I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它们在甲醇溶液中的光谱性质及取代基对光谱性质的影响。该类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在0.006~0.75之间,Stokes位移大(>117nm)。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上所连取代基的性质对其光谱有显著影响,具有推电子基团的羟基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光激发下出现荧光双发射峰,而具有吸电子基团的化合物在光激发下仅出现激发态质子转移荧光发射峰,表现出Stokes位移大和荧光量子产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在混合酸的催化条件下,合成了2-(4-碘苯基)苯并咪唑(PIBB),产率为80.5%。产物经元素分析、质谱、1HNMR谱表征。研究了PIBB分子中苯并咪唑基团和对碘苯基的特征荧光峰和荧光寿命,发现PIBB化合物可发射多种波长强荧光,是良好的荧光材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Suzuki交叉偶联反应得到三苯胺和N-苯基咔唑分别取代的1,8-萘酰亚胺衍生物,化合物结构经1HNMR、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两种材料都是双极分子,存在分子内电荷转移,单线态-三线态能级差分别为0.40和0.32 eV。荧光量子效率和荧光寿命的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均能发射延迟荧光。  相似文献   

17.
以2,3-二氨基甲苯为原料经过氨基保护、溴代、水解等反应制备2,3-二氨基苯甲醇,后者与芳香醛缩合成苯并咪唑,再经MnO2氧化、缩合生成2-(4-(4-(羟甲基)-1H-苯并[d]咪唑-2-基)-1H-苯并[d]咪唑-2-基)苯酚。经1 H-NMR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了产物的紫外、荧光性质,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能选择与Zn2+进行配位,产生较强的荧光,荧光量子收率为0.64,斯托克斯位移为142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