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高职衔接有利于促进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涵,以通信技术专业为典型案例,在实践中探索中高职衔接"3+2"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衔接、课程内容衔接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中高职教育"3+2"培养模式中职段的课程体系和实施过程。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设计了"3+2"培养模式的中高职5年课程体系,并分析了实施该课程体系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专业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对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当前"3+4"分段培养模式研究现状,从中职、普通本科贯通培养模式中的招生机制、转段机制、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几方面,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详细阐述"3+4"分段培养模式的转段升学实施方案,旨在为全省其他试点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分段培养项目提供实践经验,做好中职、高等学历教育衔接贯通工作。  相似文献   

4.
提出现实有效的中高职衔接路径和策略,是当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中高职衔接教育需求,依据"岗位、任务和能力"三个维度,开展"整体设计,分段实施,递进培养"的中高职3+2一体化课程体系及相关课程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5.
白超峰 《福建电脑》2014,(7):127-128
为探索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等职校人才培养的立交桥,针对3+2分段中高职教学管理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高职一体化教学管理工作衔接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设计+工程"模式的高职《网络安全》课程开发从高职教育的视角入手,构建以"设计+工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开发8个"设计"和2个"工程"的实践性课程方案,内容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升网络安全工程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7.
“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3+1"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模式。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3+1"人才培养,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将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从"3+1"的教学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研究"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指标之间严重脱节的问题,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指标,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3+1、2+1+1培养、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建立"需求牵引、知识结构完备、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面向企业需求的IT类专业课程体系,阐述就业导向,立足地方,拓宽视野,能力本位,学以致用"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考核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人才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9.
介绍目前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专项合作模式、"1+1"课程合作模式以及深度专业合作模式3种主要校企合作形态,指出深度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高职教育"立交桥"的建立,使中职生有了更多深造机会和发展空间。由于中高职教育是分段并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问题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该文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论述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伟  张永斌  张伟华  李杰  钟淼 《软件》2012,(8):134-135
根据北京市教委京教职成(2012)3号文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办学工作试点的通知》,由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与北京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合办"3+2"中高职衔接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班,学制五年。学生前三年在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学习,后两年在北京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学习,毕业后获得高职大专学历。  相似文献   

12.
网络工程本科专业“3+1”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3+1"培养模式和按照此模式进行培养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困难,并提出相应对策;给出基于"3+1"培养模式的网络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文中的观点和实施办法会对同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与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总结出教学弊端,探讨并提出对应的教学改革方案,包括"2+3+1+2"培养模式的提出和设计、依托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解决方案等。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协调发展问题。提出工程教育CDIO理念的精髓是"做中学"、"做中学"是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的核心理念、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建设应以"做中学"作为各方共识等观点。以软件技术专业为微观模型,从"做中学"的角度研究探索中高职衔接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和学习项目设计、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以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对促进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工作开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企业招聘网络工程岗位信息的收集分析,提出突出"以工程项目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理念,采用"学位证+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培养模式,结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能力拓展训练培养人才,同时阐述采取的通识教育、专业培养和多元化培养3个阶段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以黄淮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探讨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软件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指出该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地方高校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基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与各项劳动就业制度相一致,课程设置内容与教学模式要与企业岗位需求,就业准入的要求相衔接。只有"出口旺"才能够带动"进口畅",实践证明,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确立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服务,来加强专业建设;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课程建设;深化双师型教师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实训环节的建设,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相似文献   

18.
以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为核心,以互动式、启发式、案例式教学和实践平台为依托,研究学生创新性思维阶梯式培养模式的构建,介绍基于创新的"互动式+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和基于激励机制的"分层+分系列+分专题"的创新实践活动,培养从事计算机研究和应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吕岩 《计算机教育》2010,(16):10-13
在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以"人全面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平台+岗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分析现有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优化现有专业课程结构,设计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对方案的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韩国语教学"3+1"培养模式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外语培养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关注和引入。纯外语环境的学习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都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学生的社交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但随着这种模式的发展,所暴露的问题也值得深思。本文以牡丹江师范学院韩国语专业为例,就"3+1"模式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