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或碱熔融一盐酸酸化氢化物发生ICP—AES法测定铁矿石中砷的质量分数。在优化试验条件下,使用碘化钾-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将砷还原。通过对实际样品的分析实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氢化物ICP光谱法测定钢中锡砷锑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定钢中Sn、As、Sb、Bi是常见的分析方法。本文在0.5M酸性抗坏血酸还原介质中,用碘化物富集待测元素,选用北京有色研究总院生产的气动连续进样氢化物发生装置,将待测元素生成的氢化物气体直接送入ICP光源,以摄谱法同时测定锡砷锑铋。方法的测定范围为0.005~1.0%,若改变称样量,可降低测量下限。  相似文献   

3.
氢化物发生(HG)技术已广泛用于可形成挥发性氢化物元素的测定。本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冶金物料中的砷量。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水杨基荧光酮(SAF)—表面活性剂光度法测定铋灵敏度很高,但干扰元素较多,使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本文利用硼氢化钾将铋还原成铋化氢与大量基体元素分离,继以形成Bi—SAF—OP三元络合物进行光度测定,提高了反应的适用性。 本文设计的氢化物分离装置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氢化物分离的精密度和回收率较好。适于岩石矿物、土壤及冶金产品等样品中微量铋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徐宝玲  闵冬 《稀有金属》1989,13(4):361-362
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锡的工作已有报道,但 Fe~( 3)和 Se~( 4)等元素的干扰十分严重。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用抗坏血酸为掩蔽剂,消除了它们的干扰,进一步扩大了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锡的应用范围。此外,我们还选用了硼酸为缓冲剂,  相似文献   

6.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钨精矿中砷、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叶先伟 《中国钨业》2001,16(4):30-32
研究了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钨精矿中砷、锑 ,选择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锑的最佳条件。试验了用硫酸—硫酸铵溶样 ,柠檬酸和氨水溶解和络合钨。方法准确度高 ,结果稳定 ,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制了一种连续流动式氢化物发生器,并用该仪器对As、Sb、Bi、Se、Te、Hg等6元素进行了检出限、精密度等指标的测试,结果均与文献值相当.本文同时报导了用此仪器测定地质样品中As、Sb、Bi的分析方法.对部分标样进行分析的结果,与推荐值相符.  相似文献   

8.
吴齐伟 《江苏冶金》1995,(6):56-57,61
1 前言 氢化物——原子吸收法以其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优点迅速发展起来;但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电解铅中微量砷、铋的方法国内外资料较少见。国内资料较多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量和碘化钾—马钱子碱分光光度法测定铋量,但操作步骤冗长,而且需要大量的化学药品和有机试剂。选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不仅能同时测定As、Bi,而且简化了操作步骤,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金属氢化物的性质与应用,与及国内外金属氢化物研究的最新动向。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衬底氮化过程对于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方法生长的GaN膜性质的影响。X射线衍射和原子力显微镜以及光荧光测量的结果表明,不同的氮化时间导致Al2O3表面的成核层发生变化,进一步影响了外延层中的位错密度和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11.
郑福生 《南方钢铁》1997,(4):30-32,25
本文介绍了金属氢化物的性质与应用,与及国内外金属氢化物研究的最新动向。  相似文献   

12.
金属铝氢化物具有较高的质量储氢密度和体积储氢密度,是近年来研究活跃的储氢材料。综述了金属铝氢化物的制备手段和性能,总结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开发现状,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采用3种管材轧制方法、2种退火工艺和2种二次退火制度,研究了轧制加工Q值(减壁与减径比)、退火制度及二次退火对锆-4合金包壳管材氢化物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Q值大小,退火后的氢化物取向因子均大于退火前;加工Q值越大,管材的氢化物取向因子越小;退火温度对氢化物取向的影响与加工Q值有密切关系,Q值越大,退火温度对氢化物...  相似文献   

14.
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硅粉中痕量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硅粉中痕量铅的存在对合成甲基氯硅烷单体的话性起着抑制作用,因此,硅粉中痕量铅要求加以控制。 本文参考文献中介绍的方法,经过试验,选择以硝酸—重铬酸钾—过氧化氢三元氧化介质体系,将Pb(Ⅱ)氧化成Pb(Ⅳ),以硼氢化钾为还原剂,采用自制氢化物发生器进行氢化铅转化,用氮气做载气将生成的氢化铅气体携带到电加热石英管中原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流动注射(FI)氢化物发生(HG)与动态反应池(DR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P-MS)分析镍基超合金样品中锗、砷、硒的方法。采用动态反应池-氢化物生成技术富集锗、砷、硒,选择半胱氨酸(L-Cys)以及使用气液分离装置,降低了Ni,Co基体在三种元素氢化物生成时的干扰。探讨了氢化物生成的最佳条件、气体流速及基质氧化物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0 g/L NaBH4作为氢气发生剂,20 g/L L-Cys作为掩蔽和增敏剂,控制气体流速为0.95 mL/min时,三种元素都有最佳的氢化物发生效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将冷阱系统用于连续氢化物发生和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As,Sb和Sn。氢化物发生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在低酸度下生成氢化锡;第二步,在较高酸度下形成了砷,锑和硒的氢化物。所有氢化物都收集在液氮物寒冷阱中,并输送至二极管系统分光光度计的流动槽。在190 ̄250nm范围内测定分子吸收光谱。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解决了5种含As,Se和Sn的校准溶液。为了将同样的联动装置推广至其它氢化物而进行了试  相似文献   

17.
在炼钢生产控制过程中,急需开发出快速、准确的钢样分析方法来保证和改善其质量。以连续波长-Q开关(cw—Q—switched)、铷-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器作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和电感耦舍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激光烧蚀(LA)系统,可对钢样进行快速分析。使用LA的不足,可通过下列方式解决,如调整激光器的辐射条件改变产生微粒子的数量、用锆提纯器降低ICP所用氩气中杂质产生的污染。本文建立了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规格为Φ10 mm×0.7 mm的Zr-4合金管材施加径向单次及多次压扁变形试验,研究压扁量和压扁次数对氢化物取向的影响。研究表明,压扁量大小对氢化物取向有明显影响,当压扁量≤0.3 mm时,氢化物取向基本不发生改变;当压扁量0.3 mm时,随着压扁量的增大氢化物取向因子明显增大,这主要是由于该区域内形成的拉应力导致氢化物产生了应力再取向析出效应。压扁次数对氢化物取向的影响较小,随着压扁次数的增加,在大压扁量下氢化物取向因子略有增加,而压扁量较小时(0.3 mm)不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9.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是新兴的先进化学分析方法,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效率快,其分析结果好坏与仪器备件设置息息相关。本文探讨了应用电感耦合等离于发射光语仅(ICP—AES)分析钢铁材料中硅(Si)、锰(Mn)、铬(Cr)、镍(Ni)、铜(Cu)等十几种元素的方法,研究了称样量、试祥前处理方式、空白、元素分析线、观察高度、背景校正方式、曲线校正方式、功率、载气流量等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建立了钢铁材料中12种元素的ICP—AES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使用ICP—AES法进行钢铁材料化学成份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ICP—AES分析方法结果是可靠的,与国家标准方法(GB223)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弄(Mo>3%,Cr>10%,Ni>15%除外),并近一步比较了在钢铁材料成份分析领域,ICP—AES分析方法与化学法的优劣,结果表明:对普碳钢和中低合金钢而言,Mn、Cu、Ni的ICP—AES结果较优;Si、N、Cr、V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相近;Mo元素化学方法分析结果较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自制玻璃双毛细管雾化器用来测定微量铋。做了介质酸度、共存元素的影响及消除、工作曲线、样品处理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玻璃双毛细管雾化器,直接产生氢化物以空气—乙炔火焰测定,方法可靠,灵敏度高,不需要专门的氢化物发生器,也不需要惰性气体,雾化器可以互换,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