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沙漠地区采用打井放炮的办法,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低,若采用非炸药震源,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探局217队曾经使用可控震源在玉门花海半沙漠地区作过地震勘探工作,获得2秒以上的可靠反射。其中相当于第三系的反射,具有能量强、能连续追踪的特点。属于该区基底的白垩系反射,一般也能可靠追踪。在这种地区所采用的方法是50米点距、600米偏移距、48道接收、12次复盖、40  相似文献   

2.
激发效果的优劣是影响地震资料采集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陆地地震勘探中,炸药震源激发是主要激发方式之一。采用的炸药和激发点的地质条件决定了采集的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带宽。常规炸药与地震专用炸药(dBX)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表层地质条件下,采用dBX型炸药激发获得的地震数据的质量明显优于用常规炸药获得的地震数据。  相似文献   

3.
为震电勘探而设计的一种控制放炮设备-震电法自动定时放炮系统,是用笔记本电脑作为控制中心,具有安全轻便,交互性强及起爆时间短等特点。震电法自动定时放炮系统研制成功使非地震勘探中引入炸药震源激发电磁信号成为可能。文章阐述了系统设计思想和软件功能,介绍了系统中光电耦合隔离,译码逻辑,驱动控制等电路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往在水域广阔的地区进行地震勘探,常因放炮受限制而得不到完整的地震资料。本文介绍了一种适合在水网区进行地震勘探的震源——空气枪震源,简明阐述了气枪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气枪与仪器的连接方式及其相关要求。采取本文介绍的连接方式可增加延迟时间或者加大时断检测窗的长度。  相似文献   

5.
激发能量弱是黄土塬地区地震勘探的关键问题之一。折射波初至的能量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黄土层中激发,炸药爆炸后化为弹性波能量的损失大于地震波在黄土层中的衰减,强化激发条件是黄土塬区地震勘探的关键。采用深井大药量和深井组合井方式激发,能有效地提高在黄土层中的激发能量,对指导今后黄土塬地区的地震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Boom Box无线中继放炮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中继放炮的时序图,我们研制了无线中继放炮同步精度测试仪。该测试仪应用在地震勘探生产中,能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无线中继同步精度超标的现象,可避免大面积质量事故的发生,以确保采集地震资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在东南亚某国热带原始丛林进行的三维地震勘探项目中,由于地表受高大茂密丛林的遮挡,无法按传统的遥控放炮方式进行施工.在这个勘探项目中,激发震源使用井炮和气枪作业,采用了428XL仪器的LSS有线放炮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428XL仪器采用LSS有线放炮方式的方法、环境、条件、设置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黄永明 《石油物探》1980,19(3):79-83
在地表严重缺水的碳酸盐岩出露山区进行多次覆盖工作,面临着大量炮井无法钻进这一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本文将南盘江拗陷的罗平构造上同一测线的井中放炮和地面放炮获得的地震资料,经过不同计算机的多种方式处理得出的剖面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目前在缺水山区地震工作中使用地面炸药震源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开展地震勘探工作的地区,为了搞好地震解释,必须取得准确的速度资料。多年来,速度资料主要靠地震测井提供。地震测井虽然重要,但存在很多缺点。例如,要打许多炮井,准备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要消耗大量炸药;测井时,需要地震队、测井队和钻井队协作配合,占用人力多;地震放炮时容易破坏井壁,不安全。用声波速度测井来代替地震测井,虽然工效提高了,但资料整理计算非常繁琐,计算误差也  相似文献   

10.
张飞舟  刘占杰 《物探装备》2012,22(5):343-345
地震勘探的放炮方式分为有线放炮方式与无线放炮方式。有线放炮方式主要用于遥控爆炸同步系统的编码器与译码器间无线通信受到严重影响的地区(如山地、森林、沙漠等)。本文主要针对408UL仪器有线放炮方式在复杂地区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到目前为止,国内在花岗岩和片麻岩等硬基岩大片出露地区打井放炮,开展勘探工作尚不多见,常规的钻井方法在这类地区无法保证工期,且成本很高。本文提出的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在D工区地震数据采集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充分体现了空气潜孔钻进技术在硬基岩环境中施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王正军 《物探装备》2003,13(2):99-102
在当今的地震勘探施工中,勘探区域逐渐向山前带及山地的延伸,使地形越来越复杂,通讯难的问题显得极为突出,特别是对于那些不能实现有线放炮的仪器,更是难上加难。GR300中继台在地震勘探施工中的开发应用,解决了复杂地区施工放炮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地震勘探过程中,通常使用车装钻机打井放炮。在复盖较厚的黄土高原,由于潜水面低,为了录好地震记录,往往要求井打最比较深,通常好几十米到一百米,在向上提取钻捍时经常发生钻机“垫叉打人”的事故。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司机将档挂“钻档”(卸钻杆应该是用倒档,而挂成前进档))而司钻没有发觉,推上转盘,从而使垫叉顺时针方向抡过,造成伤人。  相似文献   

14.
虚反射与长药柱对地震子波频谱影响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炸药震源以其性能优越、使用方便等特点在我国陆地地震勘探中被广泛使用。使用炸药震源如何有效拓宽地震子波频带宽度,以此来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一直是地震勘探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从虚反射、药柱长度两方面阐述了炸药震源激发对地震子波频带宽度的影响问题。分析认为:药柱在虚反射界面以下距虚反射界面距离越远,产生的虚反射对地震子波高频带压制范围也越大,而虚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大小与虚反射强度有关,关系到对地震子波高频成分的压制程度;药柱越长、炸药爆速与激发层波传播速度差别越大,对地震子波高频带压制范围也越大。通常采取技术手段使炸药爆速与激发层波传播速度趋近,能有效拓宽地震子波频带,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MACHA放炮系统主从同步原理,提出了其与SN388地震仪器的连接方法,以实现多台地震仪器同步采集。参与同步的仪器与MACHA主、从控制器组成一个数据采集系统,地震施工中,主、从控制器与爆炸机之间的通讯方式可依据地表、地貌特征灵活选择。准噶尔盆地特大二维、三维地震勘探实践表明,MACHA放炮系统主、从同步技术工作性能比较稳定,同步精度高,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地震勘探是油气勘探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地震勘探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发展提高,油气勘探技术进入新的高度。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大量应用,规模化生产高效地震勘探采集已成常态。如果地震勘探生产依然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即测量工作完成后,才能开展钻井、排列、放炮等后续工作,此种生产方式因测量施工周期长工作进度缓慢,而难以适应规模化高效率的地震勘探生产需求,作为地震勘探工作起点和基础的测量如何适应新的挑战,更好的完成地震勘探工作的是我们追寻的目标。本文将通过一个黄土塬生产事例来讨论,如何应用新的测量技术提高炮检点生产效率,实现无标记测量施工作业,满足地震勘探规模化高效采集需要,希望抛砖引玉得到更多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R24仪器配备的是有线爆炸机,当爆炸点与排列距离较远时,有线放炮就受到限制,为此,我们将R24仪器由有线放炮方式改为无线遥控爆炸方式.本文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改变后的R24仪器可用于井问地震勘探,拓展了R24仪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三维地震勘探的历史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的三维地震勘探始于1966年。当时野外使用 DZ 571型光点记录仪,观测系统采用600米排列、中间放炮、小三角测网,资料处理是用手工方法完成三维归位,取得了断层立体解释的经验。七十年代采用了模拟磁带记录,束状或条带状观测系统,较多的覆盖次数,并用计算机处理。1980年开始用道数较多的数字仪记录,并用大型计算机处理。目前,野外采集和资料处理都采用了现代地震勘探技术,并取得了好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由于三维地震勘探比二维地震勘探费用大、成本高,因此,必须慎重使用三维地震。  相似文献   

19.
提高灰岩裸露区地震激发效果是我国南方复杂山地探区地震勘探重点攻关的难题之一。通过对砂岩、灰岩中雷管爆炸后破裂情况的分析,认为灰岩为刚性岩石,脆性强、弹性差,在炸药爆炸瞬间不易产生弹性波,尤其地震勘探所需要的低频弹性波;分析炸药与灰岩的匹配关系,认为目前的炸药性能均无法与灰岩匹配;依据炸药爆炸半径和柱状炸药应力场分布情况,进行了在药柱下方垫入长度大于爆炸半径的砂岩岩心、含沙水泥柱从而改善灰岩激发环境的试验,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野外地震勘探生产中使用SSS-300同步系统不能可靠地启动多支地震枪的问题,研制了JW-94型地震枪同步系统。该系统是在吸收和保留了SSS-300同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嫡、译码电路及计时电路,对译码器的高压电路进行了重大改进,并增加设计了点火指令控制电路的基础上,实行分路启爆,同步点火的方法,以保证多支地震枪在任意串、并联组合形式下都能准确可靠地启动,达到组合放炮的勘探目的。地震枪在砾石层区和禁炮区的使用,能获得其它震源所不能或不便得到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