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计算机进行图象处理时,所涉及的图象都是数字图象。它由许多灰度级不同的象素组成,其直方图给出了一幅图象的灰度分布概率,是图象的一个重要特征。设N为图象A中象素点的总数,n为图象A中出现灰度值为g的象素个数,则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从伊宁地区卫星图象入手,结合地质资料,探讨了影象特征同地质构造的关系,预测了油气可能的富集区。  相似文献   

4.
一种可用于石油测井的新图象压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震  法林 《测井技术》1997,21(6):413-416
成象测井系统、随钻测井系统和理想井场信息系统都采用了信息和图象压缩技术,目的是减少传输的数据量,节省数据的存储空间和处理时间。本文在已有小波压缩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具有注意力集中机制的图象压缩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小波系数进行加权改进,对于人们视觉感兴趣区域实现可变压缩比,和其它图象压缩算法相比较,重建图象的主观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实验证明,这种算法易于软件与硬件实现,可用于成象测井系统  相似文献   

5.
了解流体在油气储集层中流动的关键是获得岩心,并测量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因此,在不能取心的地区,可采用预先建立的局部渗透率-孔隙度关系根据电缆测井曲线计算的孔隙度预测渗透主率。本文研究了一个单一储层的弱相关(就预测而言)的渗透率-孔隙度关系,使用图象分析技术,对反向射散射电子显微镜扫描图象进行分析以认识和更好地约束这种孔渗关系,就预测而言,在渗透率-孔隙度关系图中如果使用图像孔隙度代替岩心孔隙度,可以得到更紧密的统计相关关系。通过考虑孔隙度大小分布,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引起这种关系增强的原因,结论是,图像孔隙率在测量时不包括微孔隙度,且微孔隙度对流体流动没有贡献。而在岩心分析中,岩心孔隙度测量包括了微孔隙度。  相似文献   

6.
7.
大油田往往是由不同三维地震工区组成,不同时间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由于各区块采用不同的处理系统、流程和参数,处理后的地震资料存在时间、振幅、频率和波形等波组特征不一致的问题,地震解释成果的闭合问题较严重。为此开展了三维连片处理技术研究,包括子波整形技术、振幅匹配技术、向高频率端匹配的处理技术、相位匹配技术、叠加速度匹配技术以及三维测网拼接匹配技术等。西江-惠州工区三维地震资料维连片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地震剖面在振幅、频率、相位等波组特征方面有很好地一致性,信噪比、分辨率、保幅性明显提高,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的提高证明了三维连片处理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如何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如何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数字技术的迅速变化正推动着它们的变革与发展.利用新老数字技术,BP(英国石油公司)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资产效率、提高采收率并降低成本.该公司实施了一项名为未来油田(FOTF)的项目,该项目涉及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并涉及新老油田、海上和陆上油田从油藏到原油外输各个方面的油气田生产方面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三维地震处理连片拼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因不同年度、不同采集因素造成的三维地震资料品质差大的问题,利用统一网络定义、面元均化、子波整形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开发了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技术。实践证明,合理使用三维连片拼接技术,可以在不改变原有剖面构造形态的前提下,滴除因各种采集因素引起的不同区块间的波形差异,应用该方法拼接的三维地震剖面波特征一致,偏移归位准确,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数字管道技术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数字管道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详细介绍了数字管道技术包含的主要内容和功能,以及在管道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数字管道系统的建立,对于提高油气管道建设水平,确保管道安全有效运行,实现管道完整性管理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在叠后去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地表条件和地下构造复杂地区的地震资料,受噪声和干扰信号影响严重,信噪比低,有效信号难以识别。常规去噪方法往往在去噪的同时也降低了资料的分辨率,为此,对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去噪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去噪的方法原理,给出了图像分离和图像重构的数学表达式,并用2个实例说明了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去噪的效果。对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去噪处理前后的地震剖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去噪处理后的剖面品质较之去噪前有较大的改善,反射特征更为清晰,同相轴的连续性增强。此外,与其它去噪方法处理的剖面对比表明,经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去噪处理过的剖面,弱反射的成像效果有较大的提高,背景噪声被很好地衰减。图像数字去噪处理方法不仅能提高资料的信噪比,还能保持资料原有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2.
井下电视成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测井技术的不断进步,井下电视成像测井技术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井下电视成像技术--基于数字视频体制的井下电视实时成像测井技术。由摄像头拍摄的井下图像经模数转换、压缩处理、由3000 m普通测井电缆传输到地面,在地面经解压、视频转换后显示或存储。该系统的数字传输采用相位连续的FSK调制,传输速率达到1MB/s,是目前最高的传输速率。地面采用软解调技术实现数据解调。  相似文献   

13.
文中对数字化工厂技术在石油炼制行业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对国内石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数字化工程的总体构架、数字化工厂的主要功能及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岩屑图像分析新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全面地总结了岩屑图像分析技术科技攻关取得的主要成果;简要介绍了新型岩屑图像分析仪,岩屑图像采集方法、技术,岩屑图像信息处理、管理技术,岩屑岩性、含油性智能分析、识别技术,岩屑图像分析成果应用和软件实现多项新技术。对录井数字化技术做了有益的探索,对促进录井信息数字图像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技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岩屑荧光数字图像采集技术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PDC钻头钻井岩屑特别细小和稀少,岩屑含油性观察、描述、分析、鉴定十分困难的录井技术难题,综合应用现代地质、光学、数字图像、计算机等多项技术,研究开发了岩屑荧光数字图像分析仪和采集技术.经过50多口井的现场试应用,证实该仪器及配套技术性能可靠,重复性、稳定性好,资料应用范围广,有广泛的推广价值.该技术解决了PDC钻头钻井现场细小岩屑含油性识别及数字荧光图像采集、分析评价及传输问题,实现了岩屑含油信息的数字图像化采集、传输、存储和信息的无损性、永久性、异地共享应用,改变了传统荧光录井的基本技术模式,为数字化录井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应用荧光数字图像技术分析岩屑含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各类钻井新工艺所导致的岩屑细碎、稀少,给录井岩屑含油性现场快速、准确评价带来了严重影响,针对此问题,中原油田录井处开展了利用荧光数字图像评价岩屑含油性的技术开发研究.该技术融合了显微荧光、光学、图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项成果,采用混样直接采集荧光数字图像,不挑油砂样,不对岩样做特殊处理,在录井现场实现了岩屑含油性特征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和原始性、永久性存储、应用,实现了自动、智能定量分析评价.其关键技术含油岩屑荧光图像特征及识别获得了重要突破,优选出3项特征要素:图像色彩S、砂岩表面产状B和图像强度M,建立了识别标准及图板.经过20口井2000多个层位的统计分析,验证含油岩屑识别符合率达90%.其应用效果对比表明,荧光图像判别技术与地化、轻烃、热解和核磁共振检测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测井、试采结果也有较好的一致性.该项技术的应用不仅弥补了常规地质录井的不足,而且提升了地质录井信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地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CD和图像采集卡配合计算机实现了实验中地质构造物理模拟图像数字化、图像采集与图像数据处理。文章详细讨论了计算机图像采集处理系统的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 ,包括图像数据库的建立 ,图像的自动查找、显示和打印 ,以及图像复原和图像边缘提取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微观储层分析中传统目估分析鉴定方法存在不确定性及工效低的问题,开发了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技术系列。文章介绍了图像分析处理技术系列的构成及工作原理,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技术进行了完善,进而阐述了其在储层评价、生物地层及三次采油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原油的减压渣油产量较高、价格低廉。减压渣油通过合理的工艺可以合成石油磺酸盐。文中通过实验分析了减压渣油的性质,考察了大庆减压渣油合成石油磺酸盐具体工艺过程、磺化工艺条件,收到了理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成橡测井地面仪中的DSP数据采集板的构成、工作原理、技术指标和应用。DSP数据采集板应用先进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减少了地面仪器的体积,改善了性能,提高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经过多次测井证明,DSP数据采集板工作稳定、可靠,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