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结合上海市闵行区的倒楼事件,从业主方的角度,通过对倒楼事件事故原因的分析,针对深基坑管理中的重点、难点.从设计、施工、管理等几个大的方面,详细的论述住宅工程中的深基坑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某医院两栋住院楼对称布置,建筑总高98.7m,共24层,两栋楼相距40 m,在21~22层用连廊联系两栋楼,两栋楼分别悬挑19.5m钢桁架。本文根据高位悬挑构件的复杂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抗震受力分析及设计,并对大型复杂钢结构施工过程的高空安装、卸载全过程进行施工模拟。分析结果及后期实践表明,本工程所采取的设计方法、施工模拟是安全可靠的,也为以后类似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热评     
《现代装饰》2016,(3):19-19
深圳龙华新区民治街道一城中村内原本相距不足一米的两栋"农民楼",日前却"头挨着头",楼顶紧紧地贴在了一起。据了解,两栋楼楼底相距只有80厘米左右,是典型的"握手楼",倾斜导致两栋楼楼顶已经紧挨着,成为了"接吻楼"。从外表上看,是13、14栋楼倒向了15栋楼。两栋楼距离身后的楼仅约4米。民治办事处表示,此前已于1月中旬对两栋楼的楼梯进行检测,检测报告出炉后200余人被转移。。  相似文献   

4.
随着哈尔滨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起。在多数地下室的施工中,均采用传统的正作法程序,即:开挖基坑—基桩施工—底板施工—地下室竖向构件施工—地下室梁板施工。地下室施工耗费的时间占了整栋楼相当大的比例。近几年来,一种"逆作法"施工新技术正被逐渐运用并趋于成熟。该技术适用于市区建筑密度大,邻近建筑物及周围环境对沉降变形敏感,施工场地狭窄等工程情况,对于三层及以上的地下室效果尤为明显。本文就笔者设计的一个工程作为实例介绍逆作法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暖通空调》2007,37(B07):31-31
5月21日,《重庆商报》报道了北京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空调成污染通道,病菌传遍整栋楼”。针对此事件,5月28日,重庆电视台采访了嘉陵制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利华先生。  相似文献   

6.
《建筑》2010,(6)
<正>2009年是中国建筑市场极不平静的一年,若干起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使得"楼倒倒"、"楼脆脆"、"桥糊糊"等成为了  相似文献   

7.
上海莲花河畔景苑一在建13层大楼发生倒楼事件之后,网络等媒体纷纷发表文章或观点,对倒楼的基础用桩表示质疑,使管桩的信任度达到了空前的低落,极有可能影响到管桩行业的发展。为此,预制混凝土桩专业委员会于7月2日在江苏苏州市紧急召集行业内设计、科研、生产、检测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召开了“上海倒楼事件对管桩行业的影响”座谈会,认真评估管桩在此事件中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秦振兴 《河南建材》2003,(3):34-34,36
安钢集团水冶钢铁公司三区七年来共建成并提入使用的住宅楼13栋,其中使用UPVC塑料管作排水管道4栋,使用铸铁管的9栋。2002年在建的3栋楼有2栋使UPVC塑料管,1栋使用铸铁管。现结合设计、施工、使用的经验,对二种排水管的使用情况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超高层建筑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不断涌现,极端事件发生往往需要整栋楼进行疏散。本文以超高层办公建筑的整体疏散安全度为研究方向,以世贸大楼塔楼为比较基础,通过分析美国、中国、中国香港、中东地区规范对超高层办公建筑的设计人数、设计每百人疏散宽度、疏散出口个数等的不同要求,运用模拟软件,比较了各国规范在人员疏散安全度上的差异,系统地提出了上述区域超高层疏散安全度的特点,为我国超高层疏散体系的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正>2009年是中国建筑市场极不平静的一年,若干起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使得"楼倒倒"、"楼脆脆"、"桥糊糊"等成为了热点词汇。在此背景下,2009年12月26日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86条关于建筑物倒塌责任的规定,显得格  相似文献   

11.
胡向磊  颜宏亮 《华中建筑》2011,29(6):181-184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以建筑外围护相关教学为例,从构造与设计整合互动角度介绍教学过程中相关内容调整、改进的具体尝试。  相似文献   

12.
苏州地区住宅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PAS2050规范》提供的使用指南,结合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方法,从住宅建筑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剖析建筑材料准备、建造、使用、拆除、建材处置和回收利用等六个阶段的环境影响,并选取苏州地区统计数据计算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为建筑设计师提供指导,也能为评价开发单位、业主、建筑师提供了建筑绿色度评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建设"两型社会"为目标,结合参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工作实践与体会,形成"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规划建设体系创新的初步思考,以期对"两型社会"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现代科技在建筑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项目规划设计之初就应从技术应用的角度给予充分考虑。以三湘四季花城"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应用为例,对建筑如何包容技术,技术如何适应建筑的实践进行分析。"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这一技术的创意点就在于充分挖掘建筑功能,将太阳能热水器成套系统与建筑有机结合,成为建筑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使太阳能这一可再生能源在高层住宅上的利用成为了现实。  相似文献   

15.
丁以喜  任碧波 《建筑技术》2012,43(12):1137-1139
上海世博园“一轴四馆”工程建设中,针对场馆具体情况、处于软土地质条件和夏暖冬冷地区等特点,在设计中体现了“建设绿色建筑,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促进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围绕人的活动进行旧工业建筑的改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扬  黄金玉 《华中建筑》2008,26(5):102-105
该文针对当前大型公共建筑建设面临的耗能、耗资、耗材的问题,结合具体的设计实例尝试将“原生态”建筑所积累的智慧融合进现代建筑设计,寻求解决所面临问题的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桩基是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的基础形式,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桩基的设计施工检测质量将直接影响建筑结构安全。由于设计、施工或检测等原因而造成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故按照“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合理选择桩基类型,科学施工桩基以及对桩基础进行全过程质量检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培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通识型人才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提出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通识型人才的概念,并确定了这类人才的3个特征。同时探讨了这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教育、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江晨  施旭艳 《华中建筑》2010,28(10):69-72
结合地震中救灾帐篷的运用,介绍并分析国内外目前较为先进的各类可称之为"速生"建筑的构建方式和构建材料。从产生的渊源和本质上,分析帐篷这类"速生"建筑的研发工作,结合实例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且提出跨专业合作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传统的设计方法和生产方式制约了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改变传统的设计方式,降低建筑产业化成本,成为首要任务。在预制装配式住宅设计中采用基于BIM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将传统住宅产业中的施工图设计和拆分深化设计过程合并,优化设计流程,提高设计效率。通过对预制构件设计、生产及施工企业的详细调研以及对模块化BIM应用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基于BIM的模块化设计方法。把模型单元用“搭积木”的方法进行拼装设计形成整体建筑模型,这种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节约了设计成本,进一步完善了整个建筑产业化的生产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