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单独超声波、双氧水联合超声波处理剩余污泥,以溶解性化学需氧量、粒径、污泥质量浓度、污泥去除率、污泥沉降比等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声能密度、超声时间、双氧水投加量、投加方式、投加后超声时间等因素对剩余污泥减量的影响,并优化了二者联合处理剩余污泥的条件.结果 表明:单独超声波处理的优化条件为声能密度0.5 MJ/m3,超...  相似文献   

2.
采用Fenton氧化进行污泥溶胞减量,以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和剩余污泥质量浓度(TSS)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剩余污泥有机物溶出及剩余污泥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氧化破解剩余污泥的最佳条件为pH值3,H2O2投加量50 mL/L,Fe2+投加量...  相似文献   

3.
<正>吉林石化研究院"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技术小试研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利用微生物菌剂处理污泥减量20%以上,达到预期目标,污泥处理实现绿色"减持"。国内对化工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通常采用直接填埋处理,或进行化学处理后填埋。2010年3月开始,吉林石化研究院  相似文献   

4.
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剩余污泥,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将剩余污泥转化为短链脂肪酸(SCFAs),并将其作为脱氮除磷的补充碳源,对污泥减量和污水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原位强化剩余污泥发酵产酸的技术及其原理,并对发酵液回用的技术参数及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剩余污泥可以通过碱性发酵、表面活性剂促进发酵、投加碳水化合物联合发酵等方式获取富含SCFAs的发酵液,其中SCFAs含量为常规发酵的3~8倍,没有生物毒性,是一种优质的生物脱氮除磷碳源,可以作为污水处理厂的补充碳源。强化剩余污泥在原位发酵,产生的发酵液就地使用,可在污水厂内部实现剩余污泥的综合利用,为剩余污泥处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波协同臭氧工艺进行剩余污泥溶胞减量,考察了工艺条件对污泥减量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处理过程中污泥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和臭氧同时作用工艺,在超声波频率为20 kHz,声能密度为0.5 W/mL,臭氧投加速率为100 mg/min,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最佳条件下,污泥减量率达到40.11%,并且污泥粒径由处理前的29.76 μm降至处理后的10.01 μm,沉降比由0.93降至0.11,溶解性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质量浓度依次由45,8,0.20 mg/L上升至1 242,129,12.41 mg/L,挥发性悬浮固体物与总悬浮固体物质量浓度比则由0.79降至0.63。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既具有清防蜡效果又具有防腐效果的菌剂,在工业用微生物清防蜡菌剂(以石油烃降解菌HDB为主)中加入硝酸钠和反硝化菌DNB,采用细菌测试瓶法和最大或然数计数法测定菌剂中HDB和DNB的菌数,得到适宜的硝酸钠和DNB加量。研究了清防蜡菌剂培养过程中pH值的变化和复合微生物菌剂的防蜡和防腐效果。结果表明,工业用微生物清防蜡菌剂中含有少量DNB,适量的硝酸钠可在不影响HDB菌数的前提下促进菌剂中DNB菌数的增长。当硝酸钠加量大于0.2 g/L时会导致菌剂的矿化度过高,抑制菌剂中DNB的生长繁殖。在投加适量硝酸盐的同时投加少量DNB菌种后,DNB菌数明显增长。复合微生物菌剂培养240 h后的pH值变化较小,可通过培养过程中pH值的变化来判断清防蜡菌剂中HDB和DNB菌数间的关系。复合微生物菌剂的防蜡效果和防腐效果良好,对钢片的平均腐蚀速率小于0.076 mm/a。表6参20  相似文献   

7.
大幅减少炼油生化剩余污泥对降低企业污泥处理和处置费用、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考察了炼油生化剩余污泥催化深度减量SM R技术工业化的处理效果,运行结果表明:对含水率98.3% 的炼油生化剩余污泥,经过SMR污泥减量装置的处理,污泥脱水性能得到显著改善,脱水残渣平均含水率57.1%、污泥量减少99.4%、挥发性悬浮物平均去...  相似文献   

8.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它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优点,但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而污泥的处理与处置费用巨大.所以剩余污泥减量化尤为重要.目前,已处于研究状态的污泥减量化技术很多,其中好氧-沉淀-厌氧(OSA)处理技术由于其减量效果好和环境影响小的特点而得到很多研究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9.
以西北荒漠地区油田长期堆放的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强化其降解石油类污染物的活性,测定修复效果。现场小试结果表明,采用试验优选的土壤孔隙度为55%、土壤含水率为25%、菌剂投加量为5%(质量分数)、氮磷比为10∶1、生物表面活性剂投加量为5%等参数,开展油泥生物修复试验,6个月后测得其含油量为0.11%~0.29%,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无害化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含油污泥无害化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原油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油污泥,且污泥成分复杂、生物毒性高、严重污染周边环境的情况,制定现场试验工艺:机械调质+气浮超声脱稳+离心分离+固化技术对油泥进行处理。通过现场试验研究,确定了油泥处理系统最佳参数。采用掺水加热机械调质能够改善油泥流动效果;投加清洗剂能够改善油泥分离性能;采用超声能够有效改善油泥分离效果;离心分离时投加絮凝剂能够有效实现泥水分离。该工艺处理含油污泥可以有效地回收原油,同时降低了油泥的生物毒性,处理后的污泥采用固化技术制成路面砖,实现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由于油田含油污泥的成分日趋复杂,导致现有热化学清洗-离心工艺的药剂和参数已不能满足处理要求。为了有效处理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某油田含油污泥为处理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别以热洗药剂种类、投加量、泥水比、热洗温度、离心转数为变量,通过投加化学药剂、热水对含油污泥进行化学热洗,再经离心脱水,以脱水后油泥残油率为考核指标,考察不同参数的变化对含油率的影响,优化含油污泥热化学清洗-离心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从处理效果、经济等方面综合考量,采用药剂为OP和BS复配药剂,复配比例为OP∶BS=5∶1,OP药剂投加浓度为500 mg/L,BS药剂投加浓度为100 mg/L,泥水比1∶4,热洗温度65℃,离心转数为2 200 r/min为最佳参数,处理效果最佳,清洗后油泥残油率为1.43%,为含油污泥处理站优化运行参数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土著微生物修复胜利油田含油污泥的工业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胜利油田滨一污水站长期堆放的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采取工程措施创造有利于土著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强化其石油降解活性,以修复480 m3的含油污泥.测定了不同修复阶段污泥的油含量、不同种类微生物数量和污泥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并与加入菌剂和未做任何处理的对照区块进行对比.对初始油含量为126 g/kg的污泥,利用土著微生物进行230天的修复后,油含量下降了42.8%,持水量明显增加,生物毒性降低.结果表明,利用土著微生物进行含油污泥的生物修复可在一定程度上去除石油污染物,是一种有效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克拉玛依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克拉玛依石油污染土壤生物模拟修复实验,考察了最佳启动条件,分析了在生物修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学特性、石油烃组分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生物修复效果的主要因子为菌剂的投加量、水分含量以及鸡粪投加量;最佳启动条件为每1kg污染土壤菌剂投加量200mL,水分含量15%,鸡粪投加量120g,麦糠投加量50g,表面活性剂30mL,经75d修复后石油烃的降解率达到了56.31%;生物修复的不同阶段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学特性有较大变化,修复过程土壤脲酶、脱氢酶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石油烃四组分分离和模拟蒸馏实验表明,微生物对石油烃中四组分的降解能力大小依次为饱和分,芳得分,胶质和沥青质;在生物修复过程中,微生物优先利用低碳数的正构烷烃,经过70d的降解,C12~C14含量低于检测限;正构烷烃色谱峰型发生较大变化,由左右对称变为“左缓右陡”;异构烷烃相对含量增加,色谱基线被明显抬高。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一直困扰油田的含油污泥处理难题,进行了“生物热洗+微生物降解”工艺处理含油污泥的创新性实验。对非离子型生物表面活性剂S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R2和无机清洗助剂N2,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药剂配比(质量比)为S1∶R2∶N2=0.08∶0.03∶0.15;对生物热洗的工艺条件进行探索,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清洗温度为60℃,液固比为5,清洗时间为50 min。对经过生物热洗后残留的石油,进行了3种条件下的微生物堆肥降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3^#实验(含油污泥+锯末+营养物质+菌剂+复合生物表面活性剂A1)降解率达到85.5%,相比1^#实验(含油污泥+锯末+营养物质)和2^#实验(含油污泥+锯末+营养物质+菌剂)降解率分别提高了71.0%和23.7%。最终经过“生物热洗+微生物降解”工艺处理后的含油污泥含油率降至0.8%,并且可以较好地回收油泥中的石油。本实验研究为下一步的现场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一直困扰油田的含油污泥处理难题,进行了“生物热洗+微生物降解”工艺处理含油污泥的创新性实验。对非离子型生物表面活性剂S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R2和无机清洗助剂N2,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药剂配比(质量比)为S1∶R2∶N2=0.08∶0.03∶0.15;对生物热洗的工艺条件进行探索,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清洗温度为60℃,液固比为5,清洗时间为50min。对经过生物热洗后残留的石油,进行了3种条件下的微生物堆肥降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3#实验(含油污泥+锯末+营养物质+菌剂+复合生物表面活性剂A1)降解率达到85.5%,相比1#实验(含油污泥+锯末+营养物质)和2#实验(含油污泥+锯末+营养物质+菌剂)降解率分别提高了71.0%和23.7%。最终经过“生物热洗+微生物降解”工艺处理后的含油污泥含油率降至0.8%,并且可以较好地回收油泥中的石油。本实验研究为下一步的现场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安塞油田含油污泥井场微生物降解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塞油田井场较为分散、含油污泥量产出量大,需要选择合理的处理工艺技术来降低拉运成本及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隐患风险。从井场合油污泥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分析入手,对油田含油污泥进行微生物降解试验研究。通过对含油污泥在不同温度、湿度、含油等降解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适合的优势微生物菌种,确定了最佳降解处理环境条件。并进行微生物降解处理试验,污泥含油量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BC-G杀菌剂的研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采出水回注系统中, 由于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产物会造成机械设备腐蚀以及地层孔隙堵塞, 致使注水效率降低。在采出水处理中长期采用单一杀菌剂, 会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 导致采出水处理中杀菌剂的投加量增加, 投加周期缩短, 增加生产成本。研制的新型杀菌剂与原有杀菌剂进行交替投加, 是减少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的最佳方法。通过室内评价及现场试验证明, 新型杀菌剂BC-G对油田采出水中的微生物具有良好杀灭效果, 在投加过程中较为经济合理, 各项指标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三元217试验站污泥脱水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油田三元217试验站反冲洗车间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混凝荆种类及加量、比重调整剂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处理工艺及药剂配方,并进行现场试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污泥的含水率在75%左右。  相似文献   

19.
新疆油田超稠油采出液泥沙含量高,在采出水处理过程中含油污泥产生量大、固液分离困难、浓缩效果差,通过采用"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酶+助剂"分离含油污泥中的原油,再用复合微生物制剂无害化处理含油污泥工艺技术,将处理后泥沙中的残余油进行降解,经一级和二级反应处理后的含油污泥投加复合微生物药剂可实现泥与油的分离,处理后的含油率达到了DB 65/T 3998—2017 《油气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标准要求(含油率2%)。依据该技术建设的1 000 m~3/d工业化装置,已累计处理含油污泥7.5×10~4t,回收污油1.4×10~4t,实现含油污泥处理后的干化污泥含油达标率100%。  相似文献   

20.
长岭炼油厂污水处理场表面曝气池自投产以来,常发生污泥膨胀、上浮等现象。为提高曝气池净化效率,长岭炼油厂和抚顺石油研究所协作,进行了在表面曝气投加粉末活性炭的试验。首先在实验室进行了不同筛分和投加量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影响的试验。发现将40~200目的炭粉投入活性污泥混合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