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无线数据传输终端结合了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相关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数据传输、状态监控和实时控制。以一个ARM7TDMI的处理器SEP3203为核心处理器,提出了基于中国移动GPRS网络的无线数据传输终端的实现方案,并将此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应用于蒸汽流量控制数据传输和水流量控制数据传输以验证本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嵌入式处理器和IEEE802.11无线网络的一种媒体点播终端的设计方案,介绍了基于InterPXA270处理器的媒体终端的软硬件设计,并详细介绍了基于IPP库的MPEG-4解码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媒体通信业务的特点,在对多媒体通信终端的有关国际标准进行分析后,提出多媒体通信终端通用模型,从算法实现的复杂度对各组成模块的特征进行分类.在分析用户需求和相关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当前多媒体通信终端的主要实现方案作了比较,详细讨论了基于PC的多媒体通信终端的关键技术,提出并简要说明了两种适用于不同网络带宽的多媒体通信终端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多媒体通信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多媒体通信终端的研究方兴未艾。文章首先介绍了多媒体通信终端的国际标准和关键技术,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PC机的多媒体通信终端的实现方案,并指出其硬件和软件模块结构。  相似文献   

5.
GPRS技术在无线数据传输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嵌入式ARM处理器,结合GPRS通信模块MC35i,给出了应用于远程监控系统的M2M终端解决方案,重点阐述了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FreeRTOS的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6.
PXA270处理器是一款Intel公司新近推出的32位微处理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等优点,已开始广泛应用于以手持终端为代表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中。Windows CE是目前手持终端等嵌入式系统主要采用的操作系统之一,要在基于PXA270处理器的手持终端产品中实现Windows CE系统的设计开发,关键在于如何设计实现Windows CE引导程序(即E-boot)。本文首先介绍基于PXA270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板(ARM—XMU)的基本架构和引导程序启动的基本原理、流程,分析该嵌入式系统启动所需的E-boot代码及其关键技术问题,并根据PXA270处理器的频率配置及存储器控制等特性,通过移植及优化,设计出适用于ARM—XMU开发板的引导程序,验证实现了一种基于Windows CE的手持终端系统。  相似文献   

7.
翟小艳  徐家品 《通信技术》2010,43(8):100-102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视频传输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介绍一种利用嵌入式处理器ARM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Ⅱ实现视频图像采集,经过通信模块传输到数据终端。描述系统硬件的构成,ARM嵌入式平台设计,UC/OS-Ⅱ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移植及通信模块的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可行性强,可扩展性强,应用领域广泛,对视频图像采集相关的领域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H.324系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多媒体通信系统之一,随着芯片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处理器的发展,更加方便了基于DSP的H.324终端的实现.文章简要介绍了基于TriMedia处理器TM1100的H.324终端的实现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Android的可视IP电话多媒体终端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嵌入式可视IP电话多媒体终端的设计和实现方案,设计的IP可视电话终端墓于以多媒体处理器i.mx27为主控芯片的嵌入式硬件平台和Android手机软件平台,支持SIP等协议,实现实时的音视频双向同步通信.  相似文献   

10.
石乃轩  冯伟  王健  季晓勇 《通信技术》2010,43(7):236-238
提出了一种用串口实现DSP在线升级的方案,介绍了在线升级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原理,并给出了一种基于TI公司TMS320VC55x处理器的DSP终端具体实现方法。根据TMS320VC55x处理器的特点,提出了二次引导机制实现灵活引导。在终端软件设计上,提出了层次化的结构使开发与维护更加清晰,描述了在线升级的软件实现流程。该系统已成功运用于DSP的数据采集系统,并且此方法可推广到其他嵌入式处理器系统。  相似文献   

11.
徐金波  章杰  钟锐   《电子器件》2006,29(2):561-564,568
对ARM7和ARM9在嵌入式实验系统中的应用做了比较。阐明了嵌入式实验系统采用基于ARM7微处理器的优点,首次把基于ARM7TDMI的SEP3203微处理器应用于嵌入式实验系统的设计。本设计充分利用了SEP3203芯片丰富的管脚,采用模块化设计,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了系统的成本。本系统可适用于接口类、人机交互类、无线通讯类和操作系统类的实验。  相似文献   

12.
MPEG-4的Profile和Level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虞露 《电视技术》1999,(5):16-21
针对多媒体通信业务的特点,在对多媒体通信终端的有关国际标准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多媒体通信终端通用模型,从算法实现的复杂度对各组成模块的特征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监测系统。采用ZigBee技术组建监测网络,由传感器+通讯模块组成监测终端,通讯模块采用TI公司的ZigBee微处理器芯片CC2530。监测终端由传感器采集相关环境参数并返回无线网络的现场中心,再通过远距离无线传输的方式传到远处的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利用基于LAMP平台开发的B/S结构应用程序发布监测数据,使用户能够通过访问监控网站直接观察整个机电系统的运行状况,并利用数据库对监测数据进行保存。  相似文献   

14.
根据现代家居的发展需求,提出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以ARM11S3C6410为核心处理器,Linux嵌入式系统为家居总中心监控系统,使用Linux Qt完成了控制程序及人机界面的编写,采用GPRS通信技术完成了系统的远程通信及监控,组建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系统内部网络,并完成了对家电的基于统一协议的控制,实现了家居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5.
吴非 《光机电信息》2009,26(9):35-37
嵌入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以嵌入式技术、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和网络传输控制技术为核心的新型视频监控系统,它在稳定性、实时性、处理速度、功能、价格、扩展性等方面与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相比有着突出的优势。本文设计了一种以S3C2410微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先进视频监控系统设备。  相似文献   

16.
基于嵌入式开发板远峰2410的Boot Loader程序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景存  刘奕 《电子工程师》2005,31(6):59-61,64
嵌入式系统具有软件代码小、高度自动化、响应速度快等特点,特别适合于要求实时和多任务的体系.文中详细介绍了基于嵌入式开发板远峰2410中的OS启动加载程序Boot Loader的概念、软件设计的主要任务以及结构框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基于MicroBlaze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泽才  常青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0):56-57,64
当今时代,嵌入式系统已经无所不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嵌入式系统以微处理器为核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其主要特征是实时性强。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微处理器每年生产总量的95%以上都是面向嵌入式系统应用,围绕Xilinx公司的MicroBlaze微处理器,对其体系结构、设计流程和相关开发工具一一做出介绍,并且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以MicroBlaze处理器为内核的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18.
The design of a satellite mobile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 operating at Ka band and using synchronous CDMA is presented. The air interface described in the paper was deriv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quirements induced by the provision of multimedia services to compact portable and mobile terminals.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complexity of the satellite payload, the concept of partial frequency reuse is introduced. A novel algorithm based on evolutionary theory is derived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corresponding link dimensioning. The satellite payload is described, and techniques reducing the computational requirements are proposed. It is then shown that the on-board complexity associated with the given design is within acceptable technological limits  相似文献   

19.
The evolving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generate requirements for complex transport capabilities, i.e., functional features, in the end-to-end communication system such as handling of heterogeneity among communicating terminals, supporting finer levels of user-specifiable quality of data transport service, and synchronization of various data streams for delivery at users in real time. Accordingly,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may be viewed as extending the basic capabilities provided by the backbone network (e.g., bandwidth allocation) into a set of transport capabilities suitable for complex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1) an object-oriented view of the user interface to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n elegant separation of data transport functionalities, and (2) an approach to the design of underlying transport protocols. The object-orientation decomposes an application-level data transport into a set of network channel objects, with each channel object handling a separate data stream. The object interactions are modeled using a “data-flow programming” style, which allows a richer set of protocols to implement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offers flexibility to accommodate complex and heterogeneous subscriber services/terminals. The “data-flow programming” method also allows a high degree of communication level parallelism among data transport through channels. The view of a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 as a “parameterizable black-box”, as underscored in the object-oriented structuring, allows easier interworking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existing networks and easier integration of multimedia transport into programming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20.
本行车记录仪基于CAN总线通信技术,选用STM32F105V8微处理器实现了对车辆各种状态信息的接收;并选用Hi3520D多媒体芯片,实现了对车辆四周环境信息的视频监控。本文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整体设计,硬件软件实现方法。据试验结果显示,本设计可有效监控行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