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雳 《建筑师》2022,(2):91-10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城市建筑开始向现代化转型,外国建筑师们捷足先登,他们在建筑设计和城市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03年德国建筑师罗克格来青岛创业,后于1911年进京执业并迎来了事业的巅峰,他在我国近代建筑师制度的发展、西方建筑文化和技术的引进及中国传统建筑现代化转变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值得载入中国近代建筑的史册。  相似文献   

2.
陈雳 《建筑师》2022,(216):91-100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城市建筑开始向现代化转型,外国建筑师们捷足先登,他们在建筑设计和城市建设 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03年德国建筑师罗克格来青岛创业,后于1911年进京执业并迎来了事业的巅峰,他在我 国近代建筑师制度的发展、西方建筑文化和技术的引进及中国传统建筑现代化转变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值得 载入中国近代建筑的史册。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近代城市的快速崛起以及各种类型的近代建筑大规模地集中涌现,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包括建筑师执业制度在内的中国近代建筑制度体系的保障,本文以1929年3月颁布的《北平特别市建筑工程师执业取缔规则》作为研究个案,对其相关内容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进行初步的分析,并藉此深入制度层面探析中国近代建筑师的执业状况,这对于优化改进中国当前的注册建筑师制度乃至整个建筑制度体系,都具有值得借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期《时代建筑》杂志聚焦“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化现实”.一方面在关注学术性建筑师的同时把目光投向庞大的职业建筑师群体及其职业现实;另一方面关注人世保护期结束后中国建筑师的执业境遇。中国的注册建筑师制度在1995年开始推行.第一批注册建筑师1997年开始执业。从2001年到2006年底中国入世的5年保护期里,政府一方面积极推行设计企业的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民营,专业设计事务所.以与国外的体制相对应,一大批民营设计事务所应运而生.生机勃勃。2007年开始.在资质、招投标、方案设计等方面.内、外建筑设计机构将全面接轨。中国建筑师和建筑设计机构面对着怎样的职业现实.又将如何应对挑战?《时代建筑》将为读者全面呈现针对这一主题的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世民新出版著作《写·忆·空间》,此书由世界建筑导报社编辑出版,用真实的写、忆手稿记录了执业建筑师的生涯和一位中国建筑师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裴钊 《时代建筑》2012,(4):32-35
从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被引入中国后,老一辈中国建筑师在20世纪30年代所致力的实践和构建的体系为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当今中国建筑实践的中坚力量,5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群体,他们接受的建筑学教育来自老一辈建筑师所建立的建筑知识体系。由于历史原因,这个体系与外部和现实存在差距,这使得他们所继承的必然只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反映在建筑实践上,80年代的中国建筑实践呈现出一种既有传承又有分裂的状态。文章试图将这两个建筑师群体放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进行讨论,从而分析两个群体的思想及实践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李军 《新建筑》1999,(5):65-66
由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主办,北京威斯顿文化交流中心承办,新加坡《亚洲建筑》杂志协办的《中外注册建筑师创作与执业论坛》,于1999年6月20~21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为提高中国注册建筑师的创作与执业水平,配合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召开而举办的。论坛的主题为注册建筑师在实际工作中执业实践与创作的过程和经验,共邀请了9名国内外知名注册建筑师分别主讲,约200名国家注册建筑师参加了会议。会上,首先由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赵春山就中国注册建筑师的执业前景及相应的法律、法…  相似文献   

8.
《建筑设计管理》2011,(10):18-18,23
在中国,建筑师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很好的职业:轻松、有意思、能赚很多钱、有社会地位、主导着建筑。但建筑师真实的生存状态并非想象中那般光鲜,总的来说,现今的中国建筑师面对的执业环境和生存态势不容乐观。前不久某建筑网站发布了一篇关于建筑师维权,向某地方政府要求收回拖欠设计费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汪晓茜  俞琳 《新建筑》2011,(5):12-16
作为民国首都的南京是中国近代建筑师实现职业理想和施展专业技能的主要舞台。在民国南京短暂的辉煌岁月里,在此执业的近代建筑师中不少人肩负着设计师、政府机构职员、大学教授等多重身份,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将为中国近现代建筑体系的创立和完善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了解其面貌,可一窥中国现代建筑转型的特殊历程。  相似文献   

10.
年轻的不同     
在中国城市发展建设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设计机会在年轻一代建筑师面前呈现。新一代建筑师开始用自己不同的思考、话语方式解决中国城市与建筑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和上几代建筑师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成长经历。建筑大师崔说,在中国的建筑现实中,想要纯者不容易,肯定建筑师要杂,但要没有定力,也很难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做好事情,所以心态还是要素。  相似文献   

11.
建筑策划是有关保证建筑项目实施水平的重要概念,在欧美和日本等先进国家已实施多年.建筑策划重新规定了建筑师在建筑项目实施中应扮演的角色,赋予建筑师以新的工作职能,并影响到建筑教育、执业建筑师培养和建筑师继续教育等相关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建筑师可能只需负责建筑物的设计,但随着工程的规模愈来愈大,科技的创新以及社会对建筑要求的提升,建筑师要承担的工作和责任也越来越多.未来的建筑师要负责设计团队的管理、工程施工的监管、项目发展的策划、建筑与城市的协调、建材的创新和科研、工程造价和时间的掌握等多项工作,他们要能广又能专.预期未来会出现专科的建筑师,并期盼中国在建筑科技的改进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城市建设可谓日新月异,世界各地的建筑大师在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工地上寻找到最佳的表现机会。在大城市成为外国建筑师表现的舞台之后,中国的中小城市也不甘落后,经济的超速发展和急于求得认同的心态使得他们在城市建设上也采取了跨越式的开发战略,他们可以请到世界明星建筑师来设计,从而力求一步到位达到世界水准。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在实行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制度,从接受系统建筑教育到成为执业建筑师之前,首先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这种社会认可在当前表现为取得注册建筑师执照;而建筑师在未来怎样行使执业权力,怎样在社会上进行再塑造和被再评价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会资源,则是另一个角度上对建筑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陈世民新出版著作<写·忆·空间>,此书由世界建筑导报社编辑出版,用真实的写、忆手稿记录了执业建筑师的生涯和一位中国建筑师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重庆建筑》2003,(2):5-5
正在澳洲纽省进修的中国建筑师王开方为世贸中心重建设计的方案受到纽约市长彭博及纽约建筑师学会的赞赏,他的设计将被纽约市档案及信息委员会永久保存。方案转到白宫美国总统办公室,布什总统百忙之中写来亲笔信,称赞王开方的设计意念。王开方是唯一入选的中国籍建筑师。对这个受总统赞赏的方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王开方自己的观点。关于设计理念我这个方案是去年五月份在悉尼完成的。当时只是一个草案,也没有想投标,仅因为自己是名建筑师,对这个项目非常关注。在悉尼很多建筑系学生、老师,还有一些建筑界的同行他们都在积极地讨论、参与。那…  相似文献   

17.
范诚  王群 《建筑学报》2005,(11):78-81
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和分析当代中国实验建筑师们的市场应对策略,找出他们现行策略的建筑学立场及其对于建筑发展的影响.并试图通过分析他们的市场行为,讨论当代中国建筑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建筑师们市场策略的演进.  相似文献   

18.
正在著名的美国纽约建筑中心,"中国建筑BuildingChina"展览正在展出,5位中国顶尖建筑师及建筑机构的作品首次集体亮相,在美国建筑界引起关注。从观展者的热情可以看出,中国城市、中国文化正在成为国际交流的热点话题。中国建筑以及中国建筑师也因此而有更多机会登临国际建筑舞台,并获取着更强有力的话语权。崔恺、都市实践、王澍、刘家琨、张雷等的作品,以及北京的德胜尚城、深圳的大芬美术馆、杭州的象山校区、四川大邑文革之钟博物馆、南京的砖房子等都可以让人们从城市的角度,关注一座建筑给周边地区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时代建筑》计划在2012—2013年这两年时间的3期杂志里,以10年为剖切面,对"50后"、"60后"和"70后"3个中国当代建筑师群体(以下简称"50、60、70年代生建筑师")进行系统且整体的梳理与研究。这批建筑师经历了中国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参与了中国30年城市快速扩张背景下的大规模建设,成就了无数的新城新区和高楼大厦,也创作了一批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无疑,这是一群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正在发生影响的一线建筑师。我们不仅会对这批建筑师进行群体研究,而且会对其中的优秀代表进行个体分析,关注他们30多年来的成长,关注他们对当代中国建筑问题的思索,关注他们的建筑实践。  相似文献   

20.
对话崔愷     
UED:作为"从北京到伦敦——当代中国建筑展"的策展人之一,您是怎样来选择展览的内容,即全面展示中国建筑师的执业状态,包括大院、大学和独立事务所?崔愷:我一直认为,中国建筑师给予国际建筑界的概念有些时候是模糊的。国内的一些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建筑师通常都有国际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