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姚景友 《机械制造》1992,30(11):29-30
图1所示锥度量规,小端尺寸φ300±0.004,圆锥角a=24°±10″,长度30mm,材料GCr15,淬火硬度HRC60~64。在测量时,由于量规尺寸较大,超出万能工具显微镜的测量范围,在用正弦规或一般平台测量其锥度,则不易测准;而现场加工时,操作者也无测量手段。现介绍一种间接测量锥度的方法。设计制造一根测量心轴,结构如图2所示,其长度等于磨削量规时所用定位心轴的长度,顶尖孔的大小基本相等,两端轴颈尺寸B与量规定位心轴两端轴颈尺寸B一致、允差0.005mm,所用材料及热处理要求与量规相同。取B=φ20mm、a=24°±5″。  相似文献   

2.
锥度量规是机床主轴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检具,随着机床性能、精度、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对锥度量规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锥度量规磨削提出了更高的尺寸及形位公差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的“坐标法”测量螺纹量规中径的方法 ,符合 GB/T1 4791 - 93螺纹中径的定义 ,不存在原理误差。螺纹牙型半角误差及螺距误差对中径测量不产生影响。中径测量结果与三针法量值的可比性较好。在国产 JX1 3B微机型万能工具显微镜上用影像法、轴切法或干涉法测量时 ,可以直接显示测量数据和打印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锥体螺纹量规公差中 ,除螺纹尺寸公差与圆柱螺纹量规有着相同要素外 ,还必须考虑中径锥度公差。一些国外标准 (如日本JIS标准 )对锥体螺纹量规未专门设置中径锥度公差 ,即在锥体螺纹量规全长内均适用中径公差 ,如零件中径均在中径公差范围内 ,则可判定合格。用中径公差来控制锥度误差可能出现图 1所示情况 ,即当小端有效直径为最大值时 ,锥度误差不允许出现正偏差 ;当小端有效直径为最小值时 ,锥度误差则不允许出现负偏差。图 1在美国ASA标准和英国BS标准中 ,只对基本径面给出中径公差 ,而锥度公差对于塞规为正偏差 ,对于环规为负…  相似文献   

5.
郁振贵 《工具技术》1999,33(11):37-39
使用传统的锥度量规测量锥孔的锥度时主要采用涂色对研法,该方法测量效率低,可靠性差,量规易磨损,且测量结果评定困难,无法得到准确的锥度值。本文介绍的新型锥度量规则可较好克服上述缺点。1-结构原理传统锥度量规的测量原理是在锥体的一定轴向长度内测量其径向差值。新型锥度量规的测量原理则是首先确定标准锥度的径向差值,然后测量对应的轴向长度。图1为新型锥度量规的结构示意图。量规由件1~3三个零件组成。直径D用于控制锥孔大头尺寸,其公差可通过刻线或台阶来保证。长度l约为锥体长度的1/2,长度l1约为锥体长度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的“坐标法”测量螺纹量规中径的方法,符合GB/T14791-93螺纹中径的定义,不存在原理误差。螺纹牙型半角误差及螺距误差对中径测量不产生影响。中径测量结果与三针法量值的可比性较好。在国产JX13B微机型万能工具显微镜上用影像法,轴切法或干涉法测量时,可以直接显示测量数据和打印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7.
产品推荐     
瓦尔特(无锡)有限公司HELITOOLCHECK标准型测量机HeliToolcheck测量机是对于标准公差的理想测量设备。其极高的性价比和检测质量承诺既适用于刀具制造商,又适用于修磨车间。花岗岩基座具有极高的抗震性,稳定性和热敏感性低等性能,保证了Toolcheck的高精度测量。为刀具制造商和磨削车间提供的带有标准公差的HeliToolcheck(圆柱和锥度刀具,钻头,梯级刀具等),可以达到重复精度<±2μm。加工工件参数:直径  相似文献   

8.
图1所示是我厂制造的某产品综合量规,用于检验带锥度的三角花键。在该量规的一对齿形上有1条基面刻线,基面刻钱位置是在图中φ50.4mm的分度圆和分度圆上的弧齿厚1.51mm,齿形是由93°16′±4′和斜角1°28′30″±4′组成的。对此,我们根据量规制造的技术要求,采用间接测量法测量,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彭志和 《工具技术》1990,24(9):44-45
<正> 我们经常遇到要检如图1所示的套筒、导向筒这类零件,此类零件内孔很长(200mm左右),精度要求很高,锥度、椭圆度一般在2—3μm以内,有些还要求测量实际尺寸,以便与轴配合,配合公差也在微米级。用现有光学仪器如万能工具显微镜和测长机均不能测量。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对于6~7级精度的小模数蜗杆齿距偏差和累积误差,通常采用影像法或干涉法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进行测量。然而当螺旋角较大,超过万能工具显微镜立柱倾斜角调整范围(±12°或±15°)时,齿距偏差和齿距累积误差的测量就成了问题。从工艺上可知,小模数蜗杆的加工是左右齿面同时加工的,因此,不必分  相似文献   

11.
陈本庆 《机械制造》2001,39(1):51-51
图1所示零件,工艺上要求检查交点尺寸122.5、114±0.05。原在万工显上检查测量,因零件厚达80mm,测量和加工都不方便,随着生产批量的加大,矛盾更为突出,为此,我们设计并制作了如下的量具,相互联合使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1]量规的设计(1)主量规(图2)其中100°+1′是依据工艺要求所定,为便于加工和准确测量,外角做成80°0′,严格对称分布。量规两处交点尺寸60.00不作硬性要求,但它们之间的相互差值不得超过0.003,尺寸100±0.002是很重要的,应保证达到。为减轻量规、重量,在量规上钻有5-20的孔,量规厚30mm,用CrWM…  相似文献   

12.
徐根林 《机械制造》1991,29(1):34-35
1.截面法圆锥量规用截面法检查圆锥工件的量规多用于直径较大的单锥或复合锥体的内圆锥测量,特别在军工行业中,即制造弹膛工件的重要部位等,如图1所示。截面法量规在检验锥体工件时(见图2),是利用主体量规上的测量头、刻线或辅助样圈量规上的刻线或者界限刀口,来检查圆锥工件各个给定的圆锥截面直径尺寸 D_1和圆锥截面位置尺寸 X,从而保证锥度要求的。它主要用于检查内圆锥体的工件。截面法量规和圆锥综合法量规比较,具有如下特点:(1)能够检查单锥体和复合锥体。(2)能够检查内圆锥体直径较大和较深的工件。(3)对圆锥体内表面的形状误差检查,如母线的  相似文献   

13.
GB1957-81《光滑极限量规》实施以来已经指导了很多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但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工序间的尺寸公差大多是非标准公差。其光滑极限量规应怎样设计.才能达到既符合GB1957的理论.又不缩小通现量头的磨损量和制造公差.进而获得光滑极限量规制造和使用的合理性,这是贯彻该标准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此.笔者谈些看法。图1是耳片的零件图.它要求孔镇后达到IT11级精度.即镀后尺寸达到镀前尺寸由冲切、机加车间与表面处理车间协调后定为.其加工公差为0.061mn。相当于IT10和IT11中间,此公差为非…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用影像法测量普通螺纹量规中径的方法,符合GB/T14791-1993《螺纹术语》中的中径定义。误差分析和测量实践表明,蚴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对中径测量没有影响,测量结果与三针测量值的可比性较好,并可在微机型万工显上直接显示测量数据和打印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
刘光庚  崔玮 《机械制造》1998,36(10):42-43
我厂承揽日本特种车辆配件的制作任务中有一种如图1所示的零件。该件内锥孔有一个φ94.19±0.13的尺寸,要求此尺寸从端面向内在9±0.05处进行测量。日方要求我方测报实测尺寸以验证我方的测试能力。该尺寸利用通用量规无法测量,利用锥度塞规也无法测量。在此情况下,我们设计了一套测量内锥孔的综合量规,如图2所示。工具车间制造出该量规,我们测报的数据与日方测量数据基本一致,误差能够控制在±0.01mm范围内,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得到日方的好评。现将该量规的结构以及关键零件测量爪和对表环的制作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量规刻线参数中间距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中的问题,提出量规刻线参数异名边间距设计的新方法和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精密刻制异名边间刻线的方法,提高了刻线量规的精度和扩大了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张建华 《工具技术》2000,34(8):37-38
在大型轧机油膜轴承与轧辊辊颈的制造及装配过程中 ,为保证轧辊辊颈与油膜轴承锥套的精密配合 ,对轧辊辊颈锥面的精度要求很高。轧辊辊颈尺寸如图 1所示 ,要求锥面大端直径误差小于0 0 8mm ,锥度误差小于 0 0 3mm。为保证辊颈的制造、安装及更换要求 ,必须对辊颈锥度及直径尺寸进行精确测量。由于辊颈锥面尺寸较大 ,无法采用常规的环规测量方法 ,其它直接测量方法也较难实现。本文介绍一种用于检测大型轧辊辊颈锥度及直径尺寸的锥度量规的设计原理及制造方法 ,该量规可在轧辊辊颈加工过程中及最终检验时使用。  1 测量原理量规的基…  相似文献   

18.
三坐标测量机是近30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率精密测量仪器.它的出现使几何量测量尤其是空间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测量变得简单、快速,并且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因此,它被广泛用于机械制造、电子工业、汽车和航空工业中.但是,由于坐标机的价格偏高,致使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欲购无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万能工具显微镜的基础上,增加三个光栅位移测量系统及一套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使其升级为一台小型台式三坐标测量机.这样可以使企业花费少量资金便能得到一台小型三坐标测量机.2 改造的关键技术及创新(1)空间坐标的建立建立三维空间坐标是三坐标测量机的关键,它是由坐标机的三根轴线来体现的.影响三维空间内任意一点位置精度的误差主要由坐标轴本身的精度所决定.普通万能工具显微镜只提供了X、Y两根轴线.因此第三根Z轴的好坏决定万能工具显微镜能否升级到三坐标机.对这根轴的基本要求是:①轴系本身的位移精度必须与万能工具显微镜提供的X、Y轴精度相适应;②运动轴能够在轴向任意位置随遇平衡并自锁;③万能工具显微镜立柱刚性较差,Z轴要求结构紧凑,重量轻,且其运动不能直接用手操作.  相似文献   

19.
企业建立7:24锥度最高标准要和国家锥度基准量值一致.通过对用正弦规法和比较法测量7:24圆锥量规锥角进行误差分析,说明用比较法测量可以满足企业建立锥度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我公司是专业减速器生产厂,日常生产中经常进行锥度的测量,使用锥度量规是比较简便易行的方法。最近为客户生产了一种大端直径φ100mm,锥度为1∶10的输入轴因没有合适的量规而无法测量。为此,我们想出了一种用通用量具对其进行间接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