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水流挟沙理论和悬移质泥沙悬浮效率系数研究基础,建立了浑水管道输水临界不淤流速计算公式,通过6组不同含沙量和4种规格管径的临界不淤流速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含沙量、管径、泥沙粒径和密度等因素对临界不淤流速的影响,利用试验数据确定了泥沙悬浮效率系数计算方法,并对临界不淤流速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96%,能够满足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浑水渠灌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网淤积堵塞是制约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浑水渠灌区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本文根据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实践经验,总结了管网淤积堵塞的形式及成因,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淤堵技术措施和管道临界不淤流速的计算方法,通过工程实例证明其技术措施是可行的,并具有显著的节水、节地和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3.
应用有压管道水力计算理论和一维非均匀不平衡输沙计算公式建立管道泥沙冲淤计算模型,并采用克诺罗兹临界流速公式对管道中是否产生淤积进行判断,将模型应用于引黄有压管道3^#、4^#隧洞的计算,其结果与用临界流速进行的淤积判断结果比较,定性是上合理的,但因缺乏管道泥沙的实测资料,定量上的准确程序有待于实施引水后检验。  相似文献   

4.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管道输水临界不淤流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4,(8):137-140
为了研究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管道输水临界不淤流速的计算方法,在室内用U-PVC管道,以黄河泥沙为沙样,进行了90、110、125 mm三种管径、两种泥沙颗粒级配条件下,不同含沙量浑水管道输水临界不淤流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在含沙量、管径相同时,浑水中泥沙粒径越大,临界不淤流速越大;在管径、泥沙粒径相同时,含沙量越大,临界不淤流速越大;在泥沙粒径、含沙量相同时,管径越大,临界不淤流速越小。依据试验成果,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管道输水临界不淤流速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张文刚 《治淮》1996,(8):33-33
低压输水管道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节水灌溉工程,它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地、省时等优越特点。但是因多种原因,管内淤积严重制约了管道发挥效益,有的甚至使管道报废。 管道淤积的原因有多种,具体分析如下: 1、设计不合理。在设计中,有时为了加大管道过水量保险系数,管径选择偏大,流速小于不淤流速;有时管道过设计流量时流速为不淤流速,而平常运用时流量小,流速也小于不淤流  相似文献   

6.
作者采用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万家寨引黄工程高压输水管道中泥沙的淤积过程,形态,分析了临界不淤流速及管道淤堵等问题,试验成果表明,在高压输水管道中,即使含沙量小,泥沙颗粒细,如果管道中流速小,也会出现泥沙淤积,但随着淤积增大,管道中流速也随之增大,只要正常运行,管道将不会出现淤堵,其临界不淤流速为0.9-1.0m/s。  相似文献   

7.
近30年来,固体物料的管道水力输送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管道水力输送系统设计中,不淤临界流速是首先需要确定的重要参数,对确保管道安全输送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细颗粒物料,已有比较成熟的计算方法,但对粗颗粒物料,不同的计算式差异较大,给参数确定带来困难。在对已有的管道不淤临界流速计算进行比较分析基础上,探讨了颗粒浓度、粒径、密度以及管道直径等因素对不淤临界流速的影响,并分析了计算式结构的差异。整理不同学者针对粗颗粒输送的试验数据,重点分析了不淤临界流速随颗粒粒径加大的变化规律。基于量纲分析法,提出了粗颗粒在管道输送中不淤临界流速计算式,其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相对误差在10%以下,基本满足不淤临界流速计算的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引黄灌区低压管道浑水灌溉的泥沙淤积管道问题。结果表明,按管道流速大于进水池前输水渠流速的原则设计的管道灌溉系统,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不会发生泥沙严重淤积管道现象,即使由于设计条件发生变化导致泥沙淤积管道,也可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冲洗,淤死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东雷抽黄灌区低压管道输浑水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雷抽黄灌区设计灌溉面积90多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0多万亩,能运用低压管道灌溉的面积占40%以上。本文通过在该灌区用低压管道输送浑水的现场应用试验、证实了低压管道输浑水不但节水、节能、少地、省工而且是可行的,管网不淤积。试验结果分析得出的低压管道输浑水的水力坡降以及临界不淤流速在含沙量、管径、泥沙容重等诸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给低压管道在浑水灌区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引水式电站压力管道内淤积、不便清理等问题,结合某工程压力管道淤积实际情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提出了在管道底部设置喷嘴,进行水下射流方式的冲淤方案。其结果与前人模型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给出了不同尺寸和形式的喷嘴射流流速分布,通过对圆形喷嘴、开孔排沙和矩形喷嘴三种方案进行对比发现,在管道底部开孔,利用管内压力排淤的方式不可行;圆形喷嘴虽然能满足冲淤要求,但引用流量过大;矩形喷嘴利用较小的流量,能够达到全断面冲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管道输水灌溉中的淤堵原因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灌溉管道输水过程中的淤堵问题困扰着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推广应用,直接影响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正常运行与使用年限。通过对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中管道淤堵原因分析,提出了农田灌溉管网淤堵防控措施。针对农田灌溉管网淤堵机理相对复杂、理论研究尚不深入的现状,建议从水源水质管理、灌溉管网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等方面入手,进一步研究灌溉管网淤堵防控的综合性技术措施,以最大限度提高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使用寿命,维持灌溉输水管网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2.
泵淤固堤技术是用泥浆泵、管道、动力系统将河道内泥沙输送到堤防内外,把河道疏浚与堤防加固紧密结合起来的一项技术,本首先论述了高浓度泥浆管道输送中有关管径、泯浆浓度、沉降速度、粘性系数、临界不淤流速等参数的合理性确定,然后进行了动力系统的优化,最终使泵淤达到节能与安全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管道输水灌溉中管流流态分析及含沙粒组沉降规律初步探讨了管道淤积的临界条件,并据此对防淤设计提出一些指标,供含沙水"管灌"生产实践中采用及检验。  相似文献   

14.
子牙新河穿运涵洞淤积问题一直是设计和工程管理部门长期研究的课题。根据多年的实际观测.特别是1977年及1996年穿运涵洞取得的冲淤资料,对分析穿运涵洞泥沙淤积规律有很重要的价值.并确认穿运涵洞淤积物能被洪水冲开。一般情况下.汛前也不需要人工进行清除。同时。对淤积成因,不冲不淤流速及洪水过程与冲淤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子牙新河穿运涵洞淤积问题一直是设计和工程管理部门长期研究的课题。根据多年的实际观测,特别是1977年及1996年穿运涵洞取得的冲淤资料,对分析穿运涵洞泥沙淤积规律有很重要的价值,并确认穿运涵洞淤积物能被洪水冲开,一般情况下,汛前也不需要人工进行清除。同时,对淤积成因,不冲不淤流速及洪水过程与冲淤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子牙新河穿运涵洞淤积问题一直是设计和工程管理部门长期研究的课题。根据多年的实际观测,特别是1977年及1996年穿运涵洞取得的冲淤资料,对分析穿运涵洞泥沙淤积规律有很重要的价值,并确认穿运涵洞淤积物能被洪水冲开,一般情况下,汛前也不需要人工进行清除。同时,对淤积成因,不冲不淤流速及洪水过程与冲淤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子牙新河穿运涵洞淤积问题一直是设计和工程管理部门长期研究的课题。根据多年的实际观测,特别是1977年及1996年穿运涵洞取得的冲淤资料,对分析穿运涵洞泥沙淤积规律有很重要的价值,并确认穿运涵洞淤积物能被洪水冲开,一般情况下,汛前也不需要人工进行清除。同时,对淤积成因,不冲不淤流速及洪水过程与冲淤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渭河和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渭河下游和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特性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利用渭河下游和黄河下游实测资料对从非平衡输沙理论推导出的冲淤临界流量与含沙量关系进行了验证和对比。以此为基础,对河床冲淤特性做出了新的解释,即“相对大水冲刷、相对小水淤积”。按照来水来沙指标流量与含沙量的对比关系,将河床冲淤分成相对大水冲刷区、相对小水淤积区2个大区,或分为清水冲刷区(绝对大水冲刷区)、相对大水冲刷区、相对大小水冲淤临界区、相对小水淤积区、绝对小水淤积区5个小区。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渭河下游洪水期输沙用水量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新的洪水期输沙用水量计算方法,确定了不同水平年的输沙用水量。认为:①渭河下游非漫滩洪水的冲淤临界条件与含沙量有关,当咸阳与张家山含沙量在300 kg/m3以下时冲淤临界流量随含沙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含沙量超过300 kg/m3以后冲淤临界流量有所减小;②洪水期输沙用水量与来水来沙、河道淤积水平密切相关,河床边界条件对输沙用水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③利用渭河下游高效输沙洪水淤积比的计算公式得到的渭河下游洪水期输沙用水量是基本可信的。  相似文献   

20.
马子普  吴保生  沈逸  薛源  覃超  汪舸 《水利学报》2024,55(4):468-480
为揭示黄河下游河道的沿程冲淤分布模式及分布特征,对黄河下游1952—2021年间共70年的河段实测冲淤量数据进行了系列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黄河下游河道存在7种沿程冲淤分布模式,其中全线冲刷、全线淤积、上冲下淤、上淤下冲等4种为基本模式。上淤下冲模式的冲淤临界位置在孙口附近,上冲下淤模式的冲淤临界位置在游荡性河段。各模式对河道整体冲淤的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两边冲中间淤模式对冲刷量的贡献率最大,全线淤积模式对淤积量的贡献率最大;(2)1952年以来,黄河下游河道沿程冲淤分布模式的变化过程可分为1952—1959年、1960—1985年、1986—1999年、2000年后共4个阶段;(3)各河段冲淤量大小以0点为中心近似呈偏态分布,冲淤量在多年尺度下具有沿程减小的趋势性特征以及“冲久必淤、淤久必冲”的周期性特征;(4)各河段整体冲淤发生年数差别不大,反映了河道冲淤的平衡趋向性;70年内淤积于黄河下游河床底部的泥沙有一半左右被冲走,花园口到孙口河段的累计冲淤量接近下游总冲淤量的8成,孙口以下河段很小;(5)全线冲刷模式为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下游河道的主要冲淤模式,小花段前期淤积的泥沙基本被冲完,夹高段、高孙段及孙艾段仅冲走了前期淤积泥沙的二到三成。研究结果总结了黄河下游河道的沿程冲淤分布模式,分析了冲淤分布特征,有助于深化对下游河道冲淤现象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