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解决在基于用户的推荐算法中,用户相似度计算精度较低、缺乏个性化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用户属性评分的协同过滤算法(IUAS-CF)。针对个性用户、偏执用户等在评分矩阵上存在的评价值范围差异,基于现有的相似度计算公式设计一种适应于计算个性化用户相似度的距离度量公式;针对用户自身存在影响用户抉择的用户属性,设法将用户属性评分量化,将其引入相似度计算公式中。实验结果表明,IUAS-CF算法能更真实地反映用户评分偏好,提高了推荐系统的推荐精度,更好地满足了用户对系统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个性化推荐方法之一,但传统的推荐算法在计算目标用户邻居集时只考虑用户项目评分矩阵中的具体数值,没有考虑用户偏好以及用户评分与项目属性之间的关系,推荐精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偏好和项目属性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UPPPCF)。本算法在传统的用户项目评分矩阵基础上综合考虑用户偏好以及项目属性,把评分矩阵转变成基于用户偏好的用户项目属性评分矩阵,然后根据这一评分矩阵来计算目标用户的最近邻居集,克服了传统相似性计算方法只依靠用户评分值的不足,同时本文对预测值判定给出了一种有效的度量方法。在 MovieLen 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UPPPCF算法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协同过滤算法中的不足,而且在推荐精度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推荐系统托攻击检测算法监督学习过度依赖训练集,无监督算法依赖于攻击概貌之间相似性。本文提出一种半监督托攻击检测模型,对标记用户分类计算簇中心,给出中心用户相似度特征属性。对不同攻击选择合适的特征指标,把输入用户划分到不同的簇集中,通过簇集中输入用户全部评分项为最大值的均值与标记用户对该项均值差,确定攻击项。依据特征指标对不同簇集进行两次分类,进而确定攻击对象。实验证明,该检测算法对不同的托攻击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流行度分类特征的托攻击检测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系统容易受到托攻击的危害, 如何检测托攻击成为推荐系统可靠性的关键. 针对现有托攻击检测手段使用基于评分的分类特征易受混淆技术干扰的局限, 本文从用户选择评分项目方式入手, 分析由此造成的用户概貌中已评分项目的流行度分布情况的不同, 提出用于区分正常用户与虚假用户基于流行度的分类特征, 进而得到基于流行度的托攻击检测算法. 实验表明该算法在托攻击检测中具有更强的检测性能与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用户兴趣局部相似性的推荐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发青  贺樑  夏薇薇  任磊 《计算机应用》2008,28(8):1981-1985
协作过滤算法作为至今最成功的个性化推荐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个性化节目推荐等系统中。但传统的基于协作过滤的推荐系统一直受到系统的稀疏性、推荐精确度低等问题的困扰。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兴趣局部相似性的改进的协作推荐算法(CFUPS),针对协作过滤算法中用户近邻的计算和项目评分的预测两关键步骤,基于用户间潜在的局部相似的兴趣,并结合项目资源属性和项目评分矩阵来预测项目评分,进而给用户推荐感兴趣的个性化资源,理论上在提高推荐精度、克服稀疏性问题上均有改善。同时实验表明,在极具稀疏性的数据集上,该算法的推荐精度较以往的协作过滤算法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融合用户评分与显隐兴趣相似度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过滤算法是推荐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算法,其核心是利用某兴趣爱好相似的群体来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信息。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利用用户-项目评分矩阵计算相似度,通过相似度寻找用户的相似群体来进行推荐,但是由于其评分矩阵的稀疏性问题,对相似度的计算不够准确,这间接导致推荐系统的质量下降。为了缓解数据稀疏性对相似度计算的影响并提高推荐质量,提出了一种融合用户评分与用户显隐兴趣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用户-项目评分矩阵计算用户评分相似度;然后根据用户基本属性与用户-项目评分矩阵得出项目隐性属性;之后综合项目类别属性、项目隐性属性、用户-项目评分矩阵和用户评分时间,得到用户显隐兴趣相似度;最后融合用户评分相似度和用户显隐兴趣相似度得到用户相似度,并以此相似度寻找用户的相似群体以进行推荐。在数据集Movielens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算法中仅使用单一的评分矩阵来计算相似度,提出的新相似度计算方法不仅能够更加准确地寻找到用户的相似群体,而且还能够提供更好的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的无监督检测算法对正常用户误检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分解的托攻击检测算法。对评分矩阵采用非负矩阵分解技术提取出用户的特征。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提取出的用户特征聚类,得到初始正常用户集和初始托用户集。利用初始正常用户集的特征对初始托用户集进行二次分类,进一步提高托攻击用户检测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算法与其他检测算法相比较能够更有效地检测出托攻击。  相似文献   

8.
协同过滤是电子商务推荐系统中应用最成功的推荐技术之一,但面临着严峻的用户评分数据稀疏性和推荐精度低等问题。针对数据稀疏性高和单一评分导致的推荐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项目属性评分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首先通过均值法或缩放法构造用户-项目属性评分矩阵将单一评分转化为多评分;其次基于每个属性评分矩阵,计算用户间的偏好相似度,得到目标用户的偏好最近邻居集;然后针对每个最近邻居集,在用户-项目评分矩阵上完成对目标用户的初步评分预测;最后,将多个初步预测评分加权求和作为综合评分,完成推荐。在Movie Lens扩展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推荐精度。  相似文献   

9.
协同过滤算法广泛应用于个性化推荐系统中。现有的基于社群相似性的协同过滤算法在新用户新商品的冷启动场景中难以使用,性能较差。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分解和神经网络映射的冷启动推荐算法。首先,使用矩阵分解方法求出用户在潜在兴趣空间的向量表示;然后,训练神经网络学习从用户属性数据到潜在兴趣向量的映射关系;最后,融合用户的历史评分数据与属性数据各自生成的兴趣向量,给出平滑的推荐预测值。实验表明,当用户的评分记录很少时,预测性能有明显提升,融合用户的属性信息能较好地改善"冷启动"情况下推荐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的用户个性化推荐中使用的协同过滤算法存在稀疏性和可扩展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特征聚类和Slope One填充的协同过滤算法。该算法首先以用户属性特征作为聚类依据,利用基于最小生成树K-means聚类算法对用户进行聚类分析,生成K个相似用户集合;其次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lope One算法预测填充生成的相似用户集下的用户评分矩阵;最后采用混合协同过滤算法对填充后的用户评分矩阵进行最近邻搜索,从而得到预测评分,产生推荐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显著提高了推荐的精度,有效缓解了稀疏性问题,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Recommender systems provide 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s on products or services to customers.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is a widely used method of providing recommendations using explicit ratings on items from users. In some e-commerce environments,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collect explicit feedback data; only implicit feedback is available.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method of building an effective collaborative filtering-based recommender system for an e-commerce environment without explicit feedback data. Our method constructs pseudo rating data from the implicit feedback data. When building the pseudo rating matrix, we incorporate temporal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user’s purchase time and the item’s launch time in order to increase recommendation accuracy.

Based on this method, we built both user-based and item-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based recommender systems for character images (wallpaper) in a mobile e-commerce environment and conducted a variety of experiments. Empirical results show our time-incorporated recommender system is significantly more accurate than a pure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2.
协同过滤是目前电子商务推荐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最成功的推荐技术,但面临严峻的用户评分数据稀疏性和推荐实时性挑战。针对协同过滤中的数据稀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近邻的个性化推荐算法。通过维数简化技术对评分矩阵进行优化,降低数据稀疏性;采用一种新颖的相似性度量方法计算目标用户的最近邻居,产生推荐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解决了数据稀疏,提高了推荐系统的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13.
协同过滤算法是目前被广泛运用在推荐系统领域的最成功技术之一,但是面对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及相应的评分数据的缺失,推荐系统中的数据稀疏性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严重地影响着推荐的质量和效率。针对传统协同过滤算法中的稀疏性问题,采用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对用户评分矩阵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得到用户关联度并形成关联度矩阵;然后对关联矩阵中的用户进行关联度聚类,以减少相似性算法的复杂度;之后利用标签重叠因子对传统计算用户相似性的协同过滤算法进行改进,将重叠因子与用户评分以非线性形式进行组合;最后通过实例改进后的算法在推荐精确度上有着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推荐系统因较少考虑多种情境因素和用户置信度对用户偏好预测的综合影响,造成了推荐算法预测结果的偏差。针对此问题,将情境信息引入个性化推荐的过程中,提出一种基于情境相似度和二次聚类的协同过滤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用户情境的相似度对用户进行初始聚类,再基于评分矩阵计算用户评分置信度,将用户分为核心用户和非核心用户;然后根据核心用户评分对初始聚类的簇心进行调整,并对簇中非核心用户进行重聚类,形成新的聚簇;最终根据情境相似度对用户偏好进行预测。该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评分矩阵中的噪点对聚类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推荐结果的准确性。基于实际数据集的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与传统协同过滤算法相比能够有效提高用户偏好预测的准确性,增加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5.
刘海洋  王志海  黄丹  孙艳歌 《软件学报》2015,26(11):2981-2993
协同过滤方法是当今大多数推荐系统的核心.传统的协同过滤方法专注于评分预测的准确性,然而实际推荐系统的推荐结果往往是项目的排序.针对这一问题,将排名学习领域的知识引入推荐算法,设计了一种基于评分矩阵局部低秩假设的成列协同排名算法.选择直接使用计算复杂度较低的成列损失函数来优化矩阵分解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在运算速度上的显著提升.在3个实际推荐系统数据集上,与当下主流推荐算法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李斌  张博  刘学军  章玮 《计算机科学》2016,43(12):200-205
协同过滤是现今推荐系统中应用最为成功且最广泛的推荐方法之一,其中概率矩阵分解算法作为一类重要的协同过滤方式,能够通过学习低维的近似矩阵进行推荐。然而,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在推荐过程中只利用用户-项目评分信息,忽略了用户(项目)间的潜在影响力,影响了推荐精度。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利用Jaccard相似度对用户(项目)做预处理,而后通过用户(项目)间的位置信息挖掘出其间的潜在影响力,成功找到最近邻居集合;最后将该邻居集合融合到基于概率矩阵分解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中。实验证明该算法较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能够更有效地预测用户的实际评分,提高了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17.
推荐系统作为一种程序算法,是通过度量用户对给定商品的的喜好程度做个性化推荐。广泛地说,推荐系统试图总结出用户的个人喜好,并在用户和商品之间建立一种关系模型。与其他奇异值分解方法相比,改进的增量奇异值分解协同过滤算法基于一系列评分值对用户-商品矩阵进行分解,每次产生一对当前最重要的特征向量。算法有着最小的内存需求,扩展性高,特别适合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算法的有效性在Netflix数据集上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基于用户评分的协同过滤推荐系统无法找到合适的评分标准,对大量的评分数据挖掘不足,影响了用户的个性化表达。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序选择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采用选择域滑动匹配寻找项目关联性算法计算偏爱比较值,通过相似特征矩阵进行未评价项目的预测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推荐算法通过预测未评价项目可有效缓解数据的稀疏性,提高了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基于用户评分的协同过滤推荐系统无法找到合适的评分标准,对大量的评分数据挖掘不足,影响了用户的个性化表达。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序选择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采用选择域滑动匹配寻找项目关联性算法计算偏爱比较值,通过相似特征矩阵进行未评价项目的预测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推荐算法通过预测未评价项目可有效缓解数据的稀疏性,提高了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