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文本相似度算法研究一直是文本挖掘领域非常重要的算法,指采用一定的策略比较两个文本之间的相似程度,目前文本相似度算法已经在文本分类、文本聚类、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崭露头角。本文主要就语义角度出发对文本之间相似度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2.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文本相似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振  何明  杜永萍 《计算机科学》2013,40(12):229-232
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模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具有文本表示能力的非监督学习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LDA主题模型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LDA为语料库建模,利用MCMC中的Gibbs抽样进行推理,间接计算模型参数,挖掘隐藏在文本内的不同主题与词之间的关系,得到文本的主题分布,并以此分布来计算文本之间的相似度,最后对文本相似度矩阵进行聚类实验来评估聚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文本相似度计算的准确率和文本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智能客服问答系统中,用户所提问句具有咨询意图复杂、上下文相关性弱以及口语化等特点,导致问句相似度计算的准确率不高,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相似度计算模型MA-CNN。通过2个不同的注意力机制,同时关注词汇间的语义信息和句子间的整体语义信息,提高智能客服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词向量和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模型相比,MA-CNN模型对问句的辨识能力更强,其F1值最高可达0.501。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已有的基于统计和基于语义分析的文本相似性度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语言网络和词项语义信息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对文本建立语言网络,计算网络节点综合特征值,选取TOP比例特征词表征文本,有效降低文本表示维度。计算TOP比例特征词间的相似度,以及这些词的综合特征值所占百分比以计算文本之间的相似度。利用提出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在数据集上进行聚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在F-度量值标准上优于传统的TF-IDF方法以及另一种基于词项语义信息的相似度量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语境框架的文本相似度计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一种新的文本形式化的语义模型———语境框架。语境框架是一个三维的语义描述,它把文本内容抽象成领域(静态范畴)、情景(动态描述)、背景(褒贬、参照等)三个侧面。在语境框架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文本相似度计算算法。算法从概念层面入手,充分考虑了文本的领域和对象的语义角色对相似度的影响,重点针对文本中的歧义、多义、概念组合现象,以及语言中的褒贬倾向,实现了文本间语义相似程度的量化。算法已经应用到文本过滤系统中,用以比较用户过滤要求和待过滤文本之间的相似度。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论文提出一个基于语义的文本间的相似度算法,以文本的特征词相似度为基础,来计算文本间的相似度,利用聚类算法对文本簇进行聚类.实验结果证明基于知网的文本语义相似度方法在对文本相似度计算以及文本聚类方面,能有效提高聚类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董苑  钱丽萍 《计算机科学》2017,44(Z11):422-427
为了克服传统的文本相似算法缺乏综合考虑语义理解和词语出现频率的缺点,在基于语义词典的词语相似度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词典和词频信息的文本相似度(TSSDWFI)算法。通过计算两文本词语间的扩展相似度,找出文本词语间最大的相似度配对,从而计算出文本间的相似度。这种相似度计算方法利用语义词典,既考虑了不同文本间词语的相似度关系,又考虑了词语在各自文本中的词频高低。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语义算法和基于空间向量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相比,TSSDWFI算法计算的文本相似度的准确度有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中,词语权重定义TF-IDF方法仅考虑词频信息,而没有考虑特征词在文本中的位置因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另外,在建立文本向量模型,选择特征词时,对于与高权值词语有较高共现率、语义相近的潜在特征词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挖掘。最后,结合几种常见的传统特征选择方法对特征集合进行精简、优化,更加准确的建立了文本向量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了改进后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袁晓峰 《计算机时代》2014,(11):40-41,43
计算文本相似度常用基于向量空间计算夹角余弦的方法,该方法忽视了同一文本中词与词之间的语义相似度,因而造成了文本表示模型的高维性以及计算的高复杂性。为此,提出了一种文本相似度算法,利用HNC理论先计算特征词之间的语义相似度,进行必要的降维,进一步计算每个文本向量中的TF*IDF值,最后计算两个向量的空间夹角余弦值并将其作为两个文本之间的相似度。将实验结果与直接计算余弦值的结果比较发现,改进后的算法中VSM的维数明显比改进前小得多,改进后的算法提高了召回率和准确率。因此,改进后的算法是切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领域本体综合考虑属性、语义距离、层次深度和调节因子等多种因素对词语相似度的影响,提出计算词语相似度的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领域本体中概念的层次关系和属性特点,并把它们结合起来,利用词语之间的相似度对文本的向量空间模型进行扩展,达到了较好的文本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文本相似度计算大多基于词匹配的方法,忽略了词汇语义信息,计算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本的词汇重复率。虽然分布式词向量可以有效表达词汇语义关系,但目前基于词向量的文本处理方法大都通过词汇串联等形式表示文本,无法体现词汇在语料库中的分布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认为基于统计的文本向量各元素之间存在相关性,且该相关性可通过词汇语义相似度表示。 因此, 本文利用词汇相似度改进了基于余弦公式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 实验表明该方法在 F1 值和准确度评价标准上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2.
裁判文书的类案推送策略有助于解决司法过程中的裁判尺度不统一、类案不同判、量刑不规范等问题。针对裁判文书类案推送任务,基于裁判文书在篇章结构和语言表述方面的特征,从裁判文书案情内容的抽取、案情内容中不同词性类别词项的权重分析、案情内容中未登录词的识别、案情内容中数量表述的相似度计算等角度展开研究,并设计相应的案情相似度计算模型。通过在真实裁判文书数据集合上的实验,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14.
为解决近年来使用依存分析等语法信息计算句子相似度存在的手工标注代价较大、自动标注准确率低影响性能等问题,结合现有的句子相似度算法,提出两种方法融合词性特征计算句子相似度。在高精度的自动词性标注基础上,方法一通过词性信息调整不同词性的单词对句子相似度的影响,方法二使用词性信息选择句子中较为关键的单词进行计算。对比实验中,方法一在实验任务中取得了最高的准确率,方法二具有较优的准确率和较快计算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了两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话题追踪方法大多面向新闻数据,将其应用于论坛时效果不够理想。结合论坛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语义相似度的论坛话题追踪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构建话题和帖子的关键词表建立其文本表示模型,然后利用知网计算两个关键词表的语义相似度并以此作为帖子与话题的相关程度,最后根据相关程度实现论坛话题追踪。该方法较好地避免了向量空间模型的缺陷。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比较有效地解决面向论坛的话题追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自动分词作为自然语言处理基础性的研究课题,一直被学术界所关注,随着藏语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藏文分词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该文通过分析藏文自动分词研究现状,提出基于词性约束的藏文分词策略与算法。相对于传统方法,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各类歧义现象,而且在藏文未登录词处理方面有较好表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短文本语义相似度计算的准确率,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将文本分割为句子单元,对句子进行句法依存分析,句子之间相似度计算建立在词语间相似度计算的基础上,在计算词语语义相似度时考虑词语的新特征——情感特征,并提出一种综合方法对词语进行词义消歧,综合词的词性与词语所处的语境,再依据Hownet语义词典计算词语语义相似度;将句子中词语之间的语义相似度根据句子结构加权平均得到句子的语义相似度,最后通过一种新的方法——二元集合法——计算短文本的语义相似度。词语相似度与短文本相似度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87.63%和93.77%。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确实提高了短文本语义相似度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潜在狄利克雷分布(LDA)以词袋(bag of words,BOW)模型为基础,简化了建模的复杂度,但使得主题的语义连贯性较差,文档表征能力不强。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布相似度的主题模型。该模型在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算法框架下,使用GPU(generalized Pólya urn)模型加入单词—单词和文档—主题语义分布相似度来引导主题建模,从语义关联层面上削弱了词袋假设对主题产生的影响。在四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基于语义分布相似度的主题模型在主题语义连贯性、文本分类准确率方面相对于目前流行的主题建模算法表现得更加优越,同时该模型提高了收敛速度和模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