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动态网络链路预测是目前复杂网络的热点研究方向,网络表示学习可以有效学习到节点的相似性,从而为链路预测提供基础.现有的动态网络表示学习方法大多先将动态网络进行离散窗口化,然后在静态网络快照图上建模,这样很难有效处理具有细粒度时间特性的动态网络.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学习动态网络中复杂的时间特性的链路预测模型,该模型使用连续时间事件序列表示动态网络,对网络中的连续时间信息和结构演化特征进行学习,并提出了基于时间注意力的信息传递机制来模拟网络中信息的扩散与聚合,最后将链路预测转化为分类问题.实验在4个真实动态网络数据集以及模拟网络上进行,并以ap和auc作为评价指标.真实网络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学习网络演化的连续性,得到更有效的节点表示,从而提升了链路预测效果.模拟网络的实验结果表明链路预测的效果和网络模型相关,但本文模型仍可以获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现实世界存在众多真实网络,研究真实网络中的动态演化趋势和时序性特征是热点问题。链路预测技术作为网络科学领域重要研究工具可通过挖掘历史连边信息推测网络演化规律,进而对未来连边进行预测。通过分析动态真实网络中的拓扑结构演化,发现通过分析网络拓扑中节点间的交互性和匹配度问题能够更充分捕捉网络的动态特征,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匹配度的动态网络链路预测方法。该方法对网络节点的属性特征进行分析,定义基于原生影响力和次生影响力的节点重要性量化方法;引入时间衰减因子,刻画不同时刻网络拓扑对连边形成的影响程度;结合节点重要性和时间衰减因子定义动态节点匹配度(TMDN,temporal matching degree of nodes)方法,用于衡量节点对之间未来形成连边的可能性。在5个真实动态网络数据集中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 3 类主流动态网络链路预测方法,所提方法在 AUC 和Ranking Score 两种评价标准下均取得更优的预测性能,预测结果最高提升 42%,证明了节点间存在着交互匹配优先级,同时证实了节点原生影响力和次生影响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消息传播关键节点发现方法大多针对静态网络进行研究。针对移动P2P社会网络这类复杂的动态时变网络,提出了一种其时效性随时间和传播路径衰减的一般类型消息传播过程中关键节点的发现方法。将静态网络中基于通路(walk)的节点中心性分析方法扩展到移动P2P社会网络中,将消息传播路径分解到时间一空间两个维度上,并利用两个衰减因子分别刻画消息的效用随传播路径长度衰减及随时间推移衰减这两种自然特性,利用节点的历史相遇信息,得到了节点传播能力的量化分析函数,以此刻画节点对时效性消息的相对传播能力。基于真实Trace数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由于所述方法考虑了消息时空两个维度上所有可能的传播路径,也可用于有效预测网络的演化和不同节点在未来传播或获取消息时的相对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4.
社交网络中节点影响力研究在信息传播、舆情监督、社会化商务等领域有重要作用。提出融合行为和语义的节点影响力分析方法--BSA(Behavior and Semantics Analysis)方法。该方法先通过基于Cox模型的时间衰减行为矩阵方法计算受者行为影响力,然后通过语义分析方法计算施者行为影响力,最后融合施者行为影响力与受者行为影响力来计算节点的影响力。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较真实地反映社交网络中节点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因子图模型的动态图半监督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动态图的聚类主要存在着两点不足:首先, 现有的经典聚类算法大多从静态图分析的角度出发, 无法对真实网络图持续演化的特性进行有效建模, 亟待对动态图的聚类算法展开研究, 通过对不同时刻图快照的聚类结构进行分析进而掌握图的动态演化情况.其次, 真实网络中可以预先获取图中部分节点的聚类标签, 如何将这些先验信息融入到动态图的聚类结构划分中, 从而向图中的未标记节点分配聚类标签也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 本文提出进化因子图模型(Evolution factor graph model, EFGM)用于解决动态图节点的半监督聚类问题, 所提EFGM不仅可以捕获动态图的节点属性和边邻接属性, 还可以捕获节点的时间快照信息.本文对真实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EFGM算法将动态图与先验信息融合到一个统一的进化因子图框架中, 既使得聚类结果满足先验知识, 又契合动态图的整体演化规律, 有效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节点影响力排序是复杂网络的一个重点话题,对识别关键节点和衡量节点影响力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已有诸多研究基于复杂网络探索节点影响力,其中深度学习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然而,现有卷积神经网络(CNNs)和图神经网络(GNNs)模型的输入往往基于固定维度特征,且不能有效地区分邻居节点,无法适应多样性的复杂网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简单且有效的节点影响力排序模型。该模型中,节点的输入序列包含节点本身及其邻居节点的信息,且可以根据网络动态调整输入序列长度,确保模型获取到足量的节点信息。同时该模型利用自注意力机制,使节点可以有效地聚合输入序列中邻居节点的信息,从而全面地识别节点的影响力。在12个真实网络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通过多维度的评价标准验证了该模型相比7种已有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网络结构中,该模型均能有效地识别网络中节点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熊超  陈云芳  仓基云 《计算机科学》2016,43(Z6):404-409
社会影响力分析是社会网络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目前大多数 的影响力分析都是针对静态网络的。针对网络演化提出了一种基于个体事件的影响力分析方法,首先改进了传统扩散模型以适用于网络演化,并对在扩散中表现出的事件进行了定义,然后基于其中的个体事件测量了社交指数和影响力指数来衡量节点影响力,从而挖掘出动态网络影响力最大化问题中的关键节点。实验分别计算了节点的两个指标并对得出的结果分别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力较大的重要节点,然后对两个指标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社交指数发掘的节点在扩散前期传播的效率更高,而遇到扩散瓶颈时利用影响力指数发掘的节点则可以更快地突破瓶颈期。  相似文献   

8.
经典的消息传播模型没有充分考虑在线社交网络的复杂性以及网络节点间的拓扑结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基于PageRank的在线社交网络的消息传播模型P-SIR。该模型利用节点的PageRank值作为节点权威度并考虑在线社交网络传播机理,刻画不同类型节点随着时间变化的状态演化关系,反映消息传播过程受到网络拓扑结构和传播机理的影响。该模型还考虑在线社交网络中影响消息传播过程中的一些实际因素,动态指定节点的权威度以适应非均质网络,并考虑外部社会加强效应。采用3种不同类型的网络模拟消息传播过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P-SIR模型可以有效反映在线社交网络中的消息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大部分影响力最大化算法忽略了异质信息网络包含多种节点类型和多种关系类型,且不同类型节点在原始空间无法直接度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异质信息网络中基于网络嵌入的影响力最大化模型(influence maximization based on network embedding,IMNE),用于选择初始扩散节点实现影响力最大化。该模型不仅可以在对异质信息网络进行编码的同时表征异质信息网络中潜在的信息,还可以捕获不同类型节点间影响力的不确定和复杂性。在3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IMNE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孙子力  彭舰  仝博 《计算机应用》2019,39(3):834-838
针对现有网络传播模型忽略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衰减,传统影响力最大化算法无法有效利用社群结构提高影响力传播范围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社群结构的影响力最大化算法--社群衰减的影响力最大化(IMID)算法。首先对整个社会网络进行社群结构划分,评估社群中节点影响力范围,并考虑社群之间关联点之间的关联概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增加节点之间信息传播衰减度计算。通过实验与分析,该算法不仅降低了时间复杂度,还获得了接近贪心算法的影响力传播范围,影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因此,在核心种子节点集和连接社群之间纽带节点选取若干节点作为初始节点,会让信息以最小的代价在网络中获得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1.
准确度量复杂网络中节点的重要度对于研究网络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有多数节点重要度评估算法考虑了节点及其邻居节点的相关信息,却忽略了节点间的拓扑结构对节点重要度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引力模型及相对路径数的节点重要度评估算法。该算法首先分析了相对最短路径数对节点间信息传播的影响效果,同时考虑到非最短路径及路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然后以三阶范围内邻居节点与中心节点的相互作用力之和定义节点重要度值,最后在六个真实网络中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能有效区分网络中不同节点之间的重要度差异,还能准确度量网络节点的重要度大小。  相似文献   

12.
The problem of finding optimal set of users for influencing others in the social network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Because it is NP-hard, some heuristics were proposed to find sub-optimal solutions. Still, 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assumption is the one that seeds are chosen on the static network, not the dynamic one. This static approach is in fact far from the real-world networks, where new nodes may appear and old ones dynamically disappear in course of tim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se how the results of one of the typical models for spread of influence - linear threshold - differ depending on 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the social network used later for choosing seeds. To show the impact of network creation strategy on the final number of influenced nodes - outcome of spread of influence, the results for three approaches were studied: one static and two temporal with different granularities, i.e. various number of time windows. Social networks for each time window encapsulated dynamic changes in the network structure. Calculation of various node structural measures like degree or betweenness respected these changes by means of forgetting mechanism - more recent data had greater influence on node measure values. These measures were, in turn, used for node ranking and their selection for seeding. All concepts were applied to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n five real dataset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emporal approach is always better than static and the higher granularity in the temporal social network while seeding, the more finally influenced nodes. Additionally, outdegree measure with exponential forgetting typically outperformed other time-dependent structural measures, if used for seed candidate ranking.  相似文献   

13.
社会网络节点影响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网络节点影响力研究是社会网络分析的关键问题之一.过去的十多年间,随着在线社会网络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有机会在大量现实社会网络上对影响力进行分析和建模,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社会网络影响力分析的主要成果.首先介绍了节点影响力的相关定义、作用范围以及表现形式;接着重点分类介绍节点影响力的度量方法,从网络拓扑、用户行为和内容分析3类方法总结了影响力的建模和度量方法;然后总结了影响力的传播和最大化模型相关成果;最后介绍了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和应用.根据对现有方法的系统总结,对社会网络影响力的未来研究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蔡瑞初  李烁  许柏炎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1,38(9):2635-2639,2645
在机器学习领域,与传统的神经网络相比,图神经网络在社交推荐等任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工作中大多数都使用静态图.针对现有静态图神经网络方法难以考虑社交用户动态特性的问题,通过引入动态图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构动态图模型的社交网络节点分类方法.该方法在动态图建模的基础上,通过基于点边交互的节点特征更新机制和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时序聚合方法,实现了高效的动态社交网络节点分类.在多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在动态社交网络数据的节点分类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对比静态图和动态图的基准方法有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胡文斌  王欢  严丽平  邱振宇  聂聪  杜博 《软件学报》2017,28(10):2693-2703
社会网络特征千差万别,演化规律错综复杂.合理地分析网络演化规律,及时地检测网络事件具有重大意义.基于链路预测的社会网络事件检测方法利用有限的网络拓扑信息,能够有效地发现网络演化的异常波动,准确地检测网络事件.然而,现有方法大多受到链路预测的宏观评价指标的限制,忽略了不同节点演化波动的差异,用相同的相似性计算指标去描述所有节点的演化波动,不利于提升事件检测的表现.为了进一步提升事件检测的精确性和敏感性,提出一种面向节点演化波动的社会网络事件检测方法NodeED,由节点相似性计算指标判定算法SimJudge和网络微观演化波动检测算法MicroFluc组成.主要工作如下:(1)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SimJudge定量地比较不同的相似性计算指标对节点演化波动的描述程度,确定每个节点在不同时段的最佳相似性计算指标;(2)为了量化事件对网络演化的影响,提出了MicroFluc,充分考虑节点演化波动的差异,从节点演化波动的角度对不同时段的网络整体演化波动进行定量评估;(3)在真实社会网络VAST和ENRON中进行对比实验,其结果表明,NodeED在VAST中的事件敏感性提升了100%,在ENRON中的事件敏感性提升了50%,更有利于精确地检测社会网络中发生的事件.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真实社交网络中节点间亲密程度对谣言传播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SI2R传播模型,建立谣言传播动力学方程组,研究谣言在无标度网络上的传播特性。该模型中不同节点间谣言传播率的非一致性同时取决于节点度与节点间亲密度,理论分析得到了无标度网络上谣言传播阈值表达式。随后,在BA(Barabási-Albert)无标度网络中就节点亲密度对谣言传播过程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实验,并利用Twitter和Live Journal两种真实网络数据集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无标度网络中节点间平均亲密度随网络聚类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网络中节点间平均亲密度增大,谣言传播最终范围变大。研究还发现,节点间亲密度的存在使无标度网络中存在传播阈值,传播阈值随着节点间平均亲密度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control mechanism based on a novel distinguished node (DN) model, for network topology and analysis in small-agent networks such as urban traffic network. The proposed DN model is represented by an extended direct graph that contains congregation and dispersing nodes, and main and connecting links.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DN model are analyzed. With this new network model, a control mechanism is developed, which is governed by two heuristic rules of conflict avoidance and total delay minimization. A case study on a real urban traffic network is performed to demonstrat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DN model applied to the empirical networks, and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8.
随机行走是社交和生物系统中用来模拟传播过程的标准化工具,针对真实社交网络中任意程度的有偏随机行走过程和由优先转移概率定义的偏向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研究社交网络的影响力传播范围最大化的方法,称之为基于节点传播能力的偏向性随机行走的网络信息传播方法(DCID),该方法随机从网络中选择一个信息传播源节点,使得该模型更加符合真实的社交网络;通过节点能承受的传播信息的内容量参数以及偏向性随机行走的参数来作为节点的优先转移概率;并通过影响力传播函数来衡量信息的影响力传播范围,以此达到信息传播范围的最大化。从真实的不同规模的社交网络中选定这两个参数值,并验证了提出的模型在不同规模社交网络中信息的覆盖率和算法运行时间的性能上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的复杂网络节点排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是研究复杂网络特性的重要方面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Web 搜索、社会网络分析等众多研究领域。在选取评估节点重要性指标时,考虑到普通聚类系数仅能衡量网络节点聚类的疏密度,不能衡量聚类的规模,提出了修正的聚类系数;同时,选取了Erdos数和介数两个指标来综合衡量网络节点重要性,建立多层次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确定出各个节点与理想节点的关联度,实现对复杂网络节点的排序。模型不仅考虑到度、路径距离对节点排序的影响,而且也考虑到每个节点聚类程度对节点排序的影响。通过与实际网络和其他方法的排序结果对比,模型能够准确找到复杂网络的核心节点,并且排序结果真实反映了节点依次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